今天上来看了一个网友发的关于1944-1945日本粮食配给的帖子后,忍不住想说几句。不看这个帖子,我还真不知道日本居然在战争末期最艰苦的日子里还能给国民提供每天330克大米的供给,我一直认为他们早就该吃糠咽菜了。没想到小日本打了那么多年仗,每天吃的大米比我小时候每天吃的都多。
记得直到70年代末,国外的舅舅通过红十字会找到姥姥和我们一家后,生活才开始有所改善,我才不用吃玉米面窝头,还有白面和高粱面做的花卷儿。
真不知道这人发帖子是骂日本人哪,还是夸日本人哪?
看这个帖子让我想到了前两年的一件事:
那时我还在做导游,接待来自广东的一个考察团,包括省人大和政协的几个领导,年龄都很大了,一看就知道是离休前的最后一游了。因是所谓的公费“考察”,所以此团安排了一个公务活动,在布里斯班和昆士兰省议会的议长有一个座谈。座谈会安排在到达布里斯班的第二天下午。
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昆士兰议会大厦(省政府和市政府大楼倒是进了很多次了),所谓的大厦其实是一座以列为文物的一百多年的老建筑,坐落在布里斯班河岸边。议会里面寥寥的没有几个工作人员,门口有两个年龄颇大的保安。
座谈会在大厦后边的小花园里,颇显陈旧的塑料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摆了两盘饼干,果汁和咖啡。我方是西装革履的大队人马,对方只有常务议长和秘书,加上一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
座谈很枯燥,都是东拉西扯的废话,我坐在后面直犯困,但还是对其间的两个问题很感兴趣。一个就是人大的领导在谈广东目前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另一个就是在座的所有领导都热情邀请对方择时去广东考察,在对方因工作安排和经费问题推搪时,大家又一致表示费用不成问题,可以安排。看着他们颇显骄傲的热情邀请中,我颇有些尴尬。
随队的年轻政府翻译在翻译的时候,把工作重点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的温饱给翻译成了更加富裕。会后我私下问他为什么?心直口快的年轻人带着不屑的口气说:这帮老家伙也不想想,建国都快60年了,还解决温饱哪?都不怕人家笑话!
无知就已经够可怕了,无知再加上无思,不仅可怕而且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