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到了她.
依稀是在一个聚会. 人很多,很吵. 她同一些人讲着话走来, 眼睛似乎看向我们这边. 我没有直面她,左右应酬着.
待要寻她时,却不见了,连同周遭其他的人. 好空, 好静. 人都去哪里了? 隐约似在隔壁什么房间.大家都在忙些什么.
蓦地又见她背影,黑亮的长发瀑布一样垂了一肩.急探身去拉她手臂, 没抓住,滑落了下来,触到她的手, 继而落了空.
临窗泡着三杯茶,只听她问:这是我的吗?指着中间那一杯菊花.
我有些漠然,张了张口,暗想我怎会知道.有一丝疑她明知故问.
不觉醒了.
认识她,是在初中.按规定只能就近入学.学校很年轻,两三年,老师也是.二三十.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却还敬业,愿意倾力提携不多的几个尖子. 她是其中之一,做了班长.有几个体己的女孩,同她一起来自另一所小学,成绩不错.而同我一所小学的,除几个明白的男生外,原有两个邻家女孩,书也读得好. 然而都想办法去了别的学校,自然是担心被耽误了.
那时的男女生不说话,好象订了协议一样.对于陌生的女同学,更不知应否或者如何招呼.
外面的世界开始变了,已经恢复高考, 数理化变得很吃香. 师生一齐努力,目标要考好高中.
考入重点中学, 更少见到以前的同学了.学校在郊外,周六才能回家.
偶尔从邻家女孩处得知她们成了高中同学.又听说她停了几天课,在家养伤.于是一同去她家探望.她因骑车不慎跌倒,伤了脚踝,坐在床边,对我们笑说:属兔的人脚伤了大不利.第一次听到如此的推论,不免奇怪,但她自有解释,感叹说伤脚的兔子跑不了了.
这样一来,算有了接触,知她同母亲住,跟妈妈姓.
幸运的她没有考,凭实力直升进入名牌大学新闻班.是以我后来在校园里不时见到她.
某天突发奇想,要办初中同学聚会.一讲, 她欣然应了.其时我们都搬了家,我搬得比较远.于是联络召集,多由她和她的女伴们张罗. 而我只花了约半天的时间,走访了原先同住一个楼区的同学.聚会很成功, 学校出场地,老师来了不少,同学几乎全到.大家叙谈,吃些茶点,还跳了时兴的交谊舞.
由此开始同女孩子交往渐渐多了起来.与她也走得近了.发觉她很善解人意,和她在一起很轻松很随意.她倾注的眼神,饶有兴趣的微笑和恰到好处的评论,可以使任何话题都谈得投机.男士之间,谈论多的往往不外政经时势,体育科技,喜欢说古论今,海阔天空.她于这些,并不疏浅.而她的见解趣味,更多了艺术文学和女性独有的心思细腻,见微知著.
说起中学里的事,她的话让我颇为讶异:那时成绩虽好但并不敢放松,暗地里似乎在与成绩好的男生比赛,但要超越却很吃力.又说看我们轻松无虑的样子,根本不知道有被追赶的威胁,颇有几分无奈和羡慕.这话听上去,无形中感到一点恭唯,不觉飘飘然.
提到那次聚会,才知我的人缘分在她的女伴中惭愧地几乎为零.她们其实都不情愿看她起劲张罗,很替她抱不平:为何提议的人不动,要我们替他卖力?幸而有她替我辩解开脱,说我住得远,情有可原.她们碍于她的面子,推卸不了,只好帮忙分头找人,这才成就了唯一一次令人难忘的聚会.
我在读研的时候,她已在报社工作,整日在人与文字堆里,想来有不少感触.
毕业后,有段时间我去国外工作,与她时有书信交换.有天突然收到厚厚一个大信封.拆开一看,是一本>杂志.刊登了她的一个中篇.写了感性女孩的情感世界和身边的故事. 文风颇老道,手法却很新颖.按她信里的提示,从中我也寻回些自己零散的影子.很叹服她驾驭文字的能力.
毫不奇怪,她身边总有不少男孩. 在大学的时候,就有个男孩相随左右, 常在食堂里一同进餐.俩人有说有笑,很开心.有次去她家,见她正在准备,似欲出门.身边有一男孩待命,手提很专业的相机.她见了我来,便说不急着走.偏我不识趣,闲坐了一回方去.
按我太太的话,她属于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女孩.与生俱来的风韵气质,即便不打扮,也一样引人注目.
当我打电话告诉她我定了婚期,约在两周之后的时候.她呆了一会儿,笑说我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婚礼前几天才通知她.
婚宴那天.新娘照例会给客人敬烟,她也借机小闹一下.轮到替她点烟时,让新娘划了无数根火柴,几乎燃到了手指.
以后我家每每请客,她总是我们的座上宾.
老大出生不久,她来看我们,带来新婚夫君和昂贵的进口奶粉.先生来自台湾, 言谈儒雅,见识不俗.她沉浸在幸福里,掩不住的自豪喜悦.
后一次见到她,是我们一家从新加坡回上海,准备移居温哥华.她和我们在酒店的顶楼用餐,凭窗俯瞰闹市.人又回复到以前的平静,略显憔悴.没有太多的解释和报怨,只说分手了.令人不胜欷嘘.
从此失了音讯.我至熟的朋友中,有一位对她印象非常深.托他在国内打听,告诉我们她去了美国.
数年之后,我们来到加州, 总以为还有再见的希望.不想黄鹤一去,白云悠悠.
第一次知道茶叶以外的茶,是在她家.一只淡青的瓷杯里,满满的浮着小小的黄花,竟看不到一丝茶水. 凑近了,更有淡淡的药香.她说肝不大好,中医嘱以菊花冲茶,早晚常饮.
如今这种清热解渴的香茗,早已成了我在中餐馆的首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