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婚记 一 (1)二孬子的童年生活

1940年,河南某偏僻的农村,二孬子寂静无声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生下来许久都不会哭,他爹对他娘说,咦,看你生的这个儿子,哭都不会,真孬。加上在家排行第二,这个不算白胖的孩子被冠名二孬。
  二孬就这样被叫了许多年,久到几十年后,当他带着初长成的女儿出现在村口的时候,凭着一句“俺是二孬”瞬间集合了一批热情的村民,颇有敲锣打鼓的功效。离开的这些年,都被“二孬”这个看似普遍而韵味独特的标签灰一样的吹散,那一刻,二孬觉得他穿越了,回到了村边的池塘,光着屁股捏着乱跳的小鱼,欢快的准备献给他娘。正要觉得后腚凉嗖嗖的时候,手里的鱼儿跳脱了掌握,低头一看,哦,女儿的手给他捏得快断了。
  这是他得女儿第一次理解到,原来父亲给当初自己取名“四大”是很有历史渊源得。二孬和四大,都是以量词开头,形容词结尾。相较而言,“大”比“孬”更上升了几个档次,不仅读音响亮,意义也无比优美。于是,女儿很是同情了一下父亲,长得象猪头不是错,叫猪头也不是错,可是长得象猪头而每个人都坚持叫你猪头,那就是一个非常悲哀得错。
  二孬子虽然出生得时候不会哭,可是后来声音洪亮无比,可传千里,很快被挑上选去学了豫剧。逢着赶集得日子,总能看见他在台上鲜活得唱念做打,男女兼顾演出着别人得悲欢离合生生死死。时年6岁,江湖传曰:六小龄童。
  二孬子得爹娘对此持截然不同得意见。他娘觉得,这孩儿学这些没用,瞎耽误功夫;他爹反而觉着,看我这孩儿,真本事,6岁都会唱戏,又有人管饭,还能让他爹去后台看戏,将来实在没饭吃,靠这个也能混个瓜儿枣儿的。他爹娘意见再怎么不统一,这也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外一致宣称的是:俺们不管,这是孩子的造化。不赞成也不反对,深得外交部发言人得要领。
  二孬子戏唱得好,他的老师也顺理成章的因此喜欢他,整天逼着他练签名外加课外辅导,怕他将来出息了字儿卻写不好,问起来原来是师之惰,那就不好在村里混了。于是二孬成天写字算算术,家里的土墙实在画不下了,他爹便捉了许多乌龟来让他练手。发展到后来,池塘的乌龟终于销声匿迹了,二孬也小学毕业了。至今,二孬的毛笔字和画风流畅大气,尤其草体,看起来都跟甲骨文似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