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Morocco)印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卡莎布兰卡国际机场焦急地等待了4个多小时后,飞马德里的航班终于可以登机了. 到此,我们近一周的北非摩洛哥之行就要结束.没有遗憾,也没有眷恋,有的是那种似梦似醒的感觉,不知为何,脑子里忽然闪出Out of Africa里面的旋律,从远处片飘来一位老妇人的独白: I have a Dar in Africa. I have a Dar in Africa….

是Dar, 不是笔误. Dar 是摩洛哥老城里富裕人家的宅子, 跟Riad (同样位于老城Medina,平均年龄在4-5百年以上的庭院似旅馆) 差不多, 只不过Riad 多半有开放式的屋顶 Terrace, 而Dar的 terrace要小些,而且是封闭式的. 这位老太太名叫沙丽,来自East London, interior designer, 丈夫Daivd是退了休的 Power Plant executive. 两年前的一次摩洛哥之行,给他们本来悠闲的半退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被火车上认识的一位地产商怂恿,鬼使神差的买下了Fez城里一座具有4百年历史的Dar. 我们是在Fez城外的庄园式旅馆吃晚餐时结识的,他们的宅子借给瑞典来旅游的朋友,故来此暂住两天,而我们则是因为连续4晚住在Riad,被Marrakech和Fez Medina的”浓郁”气息逼的快揣不过气来,来郊外吸点新鲜空气. Daivd酒量甚好, 沙丽则极为善谈. 她讲到在买下宅子差不多一年时间里,来回跑了20多趟,无数次装修返工以及没完没了的市政府paperwork的过程中,身心疲惫,无可奈何: What have we done? What have we done? 我们好像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时不得不佩服两位老人的过人体力和精神.回来后收到他们发来的dar的照片,的确很漂亮,尤其是内部装修,不愧为伦敦的设计师.

多数国人对摩洛哥的了解来自三毛的撒哈拉故事,以及电影北非谍影(Casablanca),我们也不例外.因此原来行程中有撒哈拉一日游,我们第一站选择南部的靠近沙漠的Marrakech就是这个考虑.在跟Marrakech Riad的法国老板通了几次email后发现去撒哈拉的guided tour一定要安排三天时间才够,两天都比较赶,而我们这次没有那么多时间,才很不情愿的放弃了撒哈拉之游.后来想想,guided tour还就只是个tour, 恐怕也没法真实地体会摩洛哥风情,要体验真实的撒哈拉, 以后有时间该去West Sahara,可能更有意义. Casablanca的名气恐怕除了那座新建的,唯一一座可以进去参观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就数因电影Casablanca而得名的Rick’s Cafe了.不过,旅游的经验告诉咱们,慕名而去的往往是会失望而归者,因此对Casablanca也没报太大希望.

对摩洛哥的印象是矛盾的,一方面作为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的国家,总是有那么些亲切感. 来之前也读了很多游记,对它的历史民风有所了解,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真正见到它,嗅到它,竟感到有些语塞,真的不知从何说起. 另一方面,积多年旅游经验,我们对任何旅游目的地都还是能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期待,因此不可能有太大的surprise. 但是我们真正感到的surprise是一种近乎谦卑的体会: 我们这么多年的游历实在太有限了,天外有天,旅游真的是永无止境啊.

回来来后思索良久,终于对英国老太太的感叹有所理解,是色彩,那种北非独有的蓝色,褐色和橘黄,你无论如和在别处是找不到的! 这么说吧,你即使在别处找到了那也是假的! 呵呵.

1.



读者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没关系,因为已经有法国时尚大腕同意了,足以. (位于Marrakech老城Medina墙外不远的Majorelle公园,一个跟色彩和时尚关系紧密的,小巧玲珑的植物园。它的设计者是法国画家Jacques Majorelle,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殖民时期,公圆里无处不在的天蓝色是画家的一个独特而大胆的实验,turns out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试验, 在北非到处可见的土黄,橘黄和植物园里四季常青的绿色植物中间, 这片蓝色给人带来祥和与宁静,而且非常鲜艳夺目. Majorelle blue 如今已成为蓝颜色的名称之一进入字典. Majorelle公园也因此成为Marrakech 的一个抢眼的景点, 八十年代中,法国时尚大腕Yves Saint Laurent和Pierre Berge买下了这个公园, Yves Saint Lauren 08年死后,他的骨灰便撒在了Majorelle公园.)

漫步在公园里,你是否会感受到时尚与艺术的灵气呢? 至少我感到了,想到YSL的骨灰就在脚下,我不禁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以为一进到Riad的第一件事是主人亲自献上久负盛名的薄荷茶(Mint tea),结果不是,遇到的是帮厨的摩洛哥女郎爱理不理的脸,而且她好像除了法语一点英文都不会.任凭领导怎么向她打听主人何时回来,以及有没有一张Marrakech的地图,就是听不懂.由于是半下午,周围一个客人都没有,只好先进到房间安顿下来再说. 房间还算干净,不大但布置得比较典雅,其大红色的纺织品装饰,与院落里几株热带植物相呼应,有一定格调。


由于只飞了两个小时,且没有时差,我们一点不觉得累, 在Riad门口拿了张印有旅馆地址的名片,便兴致勃勃的朝3,4百米外的露天集市广场Djemaa el Fna走去。

2.



这个Djemaa el Fn广场名气之大, its sigh and sounds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Oral and Intangible Cultures)遗产保护点 (第二个在哪儿呢? 大家猜猜? 答案见后) 实际上就是个巨大的露天市场.白天还比较清静,傍晚开始,几百个露天小吃摊一个挨个摆开,远处看着缕缕炊烟环绕在广场上空,游人混在本地人中间,照相的跟吃食的比多, 夕阳西下时显得尤为壮观.

3.




紧邻Djemaa el Fn广场的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 是Marrakech最大的清真寺,经过8-900年的时间洗礼,它已是饱经沧桑.好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塔楼(Minaret)是有名的西班牙赛维利亚的Giralda的模型,因此也是无数东欧教堂塔楼的样板.

4.




第二天早餐在屋顶露台上吃,同桌一位年轻女士跟我们很客气地打招呼,她的摩洛哥人长相和一口标准的American English令我们非常好奇。攀谈中得知她叫Tannia,出生在Casablanca,在Paris受的教育,英国的MBA,在伦敦的Google office工作,这次是为Google Europe在摩洛哥的Offsite作先期准备来到Marrakech。我们问她的美国口音在哪儿练的,她说到伦敦之前曾在Google在硅谷的总部工作过两年。我们夸她有语言天赋,要是去中国呆两年中国话肯定也很溜。热情的Tannia还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在Casablanca 游玩,哪些景点可看可不看,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摩洛哥菜。她介绍的餐馆 La Scala,是我们在Casablanca比较短的逗留其间的一大收获。交谈中,一只乌龟悄悄的从露台的另一边朝我们爬过来,Tannia 笑着告诉我们,Riad的老板米切尔要来了, 看来她对这里很熟悉。

5.



果然,不一会儿,一个60多岁模样,笑容可掬的长者来到桌前,跟大家一一握手,客套一番。鉴于昨晚在Djemaa el Fna广场落得喝稀饭的尴尬,无论如何今天要好好吃一吨来弥补,便请米切尔推荐一间Marrakech最好的餐馆。一说到吃,米切尔马上眼睛一亮,来了兴致,不愧为法国人。你们没去广场边的Cafe是对的,那里全是对付游人的,根本谈不上美食,要品尝地地道道的摩洛哥美食, considering Marrakech\'s French colony history, 全城仅有一家 - Dar Mima。女老板跟米切尔很熟,同是法国人(我们心下说,难怪呢!) 米切尔答应亲自打电话帮我们订桌,然后在地图上标明了Dar Mima的地址,并推荐了一款他本人的最爱(忘了菜名,好象类似于Fna?), 他的热情让我们感激不尽.

Dar Mima果然名不虚传,光从它坐落于Marrakech东南一个很深的死胡同里来看,那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从下午5点起,我们就开始在找Dar Mima,在大街上无论你问谁,他都会拍着胸脯说,我知道,跟我走!可是不出两分钟你就会发现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而你发现他不时停下来跟路人说话时,那口型,语气分明是在说:喂哥们儿,帮我盯着点马子,我把这俩鬼子给做了,回头给你留下个小玩意儿啥的 (可能真实情况是: 嘿,别忘了让你小舅子给我回扣啊!). 几次尝试后不敢再问人了,反正有的是时间,咱自己走. 按着米切尔画的路线,很快找到了这家饭庄.

6.



饭吃的什么好像已经不太记得了,印象最深的是”金盆洗手”,女伺者一手捧着盆子,一手持水壶,必恭必敬的样子让你以为做了皇帝.


晚饭之前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在小巷入口处逛游,被一个门庭若市的洗澡堂(hammam) 吸引,于是上前打听价格,55欧每人1.5小时,一看离我们订的晚餐时间正好还有一段时间没处去,便进去享受一下.从蒸汽浴到搓背到全身油按摩.俺舒服的几度睡着.出来以后20分钟才见领导出来,问她怎么这么账时间,她说她一个小时不到就被糊弄完了,出来以后找老板论理,老板在好多客人面前不想丢面子,便叫来一中年妇女把领导带进去重新返工半个小时,问我有没有抹瓶子里的黑泥,我说睡着了不知道,估计是被坑了.

澡堂子里没法儿照相,只好在网上寻了一张.当然形式不同,意思到了就是.




白天去了有名的Majorelle Garden,色彩的盛宴不用赘言, 在另一个景点 Menara Garden没有照出好像片,也拿张网上的凑数.


and Gare de Marrakech, 火车站,以及它旁边的皇家剧院

7.



第二天乘7个小时的火车到历史重镇Fez, 摩洛哥的火车还算可以,有空调,座位也还舒适.一路上全是北非特有的风景(算是一半沙漠,一半黄土坡吧)

8.



火车上遇到一个摩洛哥女大学生,在摩洛哥唯一一所国际大学University of Tangier上学,她是学旅游的,因此英语很不错,跟其他女孩子不同,她身着牛仔裤,打扮入时,跟我们聊天也一点不拘谨。问她在Tangier上学会不会经常往西班牙跑,她回答说一次也没去过,摩洛哥人需要签证,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学习和工作两种签证,都需要经济担保。这一点很是让我不解,为什么半个小时的距离,都能看得见对岸,摩洛哥人去西班牙比去法国还难!


到Fez后入住老城北(兰)门(Blue Gate)的 Riad Hala.旅馆的当班跟我们用日语打招呼,我们告诉他不是日本人,他连忙道歉,原来当天也有一对日本人入住。当班把我们领进房间时跟我们说,房间比较小,希望不要介意。打开门一见一大厅,便问他我们的房间在哪儿,看见他忍不住笑,才知道他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原来我们的房间巨大!

9.



Fez夜晚和黎明

10.



北门,开放的清真寺博物馆, 里面的伊斯兰经文木雕和精美的庭院建筑比安达泸西亚著名的阿尔汗布拉宫还要早几百年,而且后者明显是模仿前者造的. 想到那年游阿尔汗布拉宫时所感受到的巨大震撼,竟然有些失落感.

11.




最古老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Karaouine (founded in AD 859, is the oldest continuously functioning university in the world),的内部,古老的清真寺,古代图腾钟,兰门口的毛驴儿

12




Fez 小巷,和满街的毛驴儿

13.




著名的Fez皮革作坊,古老的制作工艺一直沿用至今.领导还买了那里的特产,羊皮鞋,全手工制作,非常精美,可是气味及其难闻,带回来后用几层塑料袋包起来还可以闻到味儿.

14.




在Fez 最后一晚住的庄园式宾馆, 主人的狗比主人似乎更好客, 特喜欢跟我们玩儿..
15.




Casablanca的巨大的清真寺, Hasan II Mosque

16.



Rick’s Café, based on the same from the famous movie Casablanca. 晚餐吃得还算不错,有情调,菜也比一般的摩洛哥餐馆做得好。

17.




另一家餐馆La Scala座落在海滨大道与老城Medina之间的一座废弃的城堡内,从外边看很难看出这是个餐馆,要不是在Marrakech听Tannia推荐,又在Casablanca cityguide旅游手册上读到,还真不容易找到呢。这里的Tagine and Couscous是我们在摩洛哥吃到的最好的。

18.



照片下方是Casablanca的海滨大道,远处隐约可见Hasan II Mosque的塔尖。


下面两张照片是我精心选出,觉得最能表现我们心目中的摩洛哥。它的色彩(这是真正的色彩,一点不做作。右下脚那位香料店学徒,为了向我们兜售特产,非常认真的为我们介绍了不止20分钟,最后被他感动,买下了两瓶美容用的纯Argon Oil。领导上次在法国香水城格拉丝厂家买的还花了20多欧一瓶,比较起来这真不贵)

19.



和它的民风(照片上的人不是做戏的演员,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摩洛哥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这一点比国内好多景点出钱雇人来做摆设,要好得多)。

20.






第二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点在哪儿呢?
答案:
就在我们四川成都西郊的两河公园撒,去年五月份在那儿搞了个世界非遗节,嘿热闹的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