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谢盛友:“天道”与“人道”


2010年11月7日到慕尼黑看儿子,我们一起到德国人教会参加主日崇拜,牧师讲《希伯来书》,“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影像(shadow)暗示那样东西是模糊的、暂时的、不完美的,但也暗示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地上的东西是天上的影子。地上的山、水、鸟、兽、花、草等天上都有,所不同者,地上的东西不完全,而天上的却十全十美。”

牧师说地上和天上的圣所时,我想到我曾经有一张账单写错了,96欧元写成69欧元,用手涂改掉,复印了账单,账目对了,但是账单不好看,恐怕还会被怀疑,是我故意多加27欧元。我决定回去更改,必须找到原件,要进入原件,就必须通过一个软件,不然无法更改,为了那27欧元,我当然愿意通过电脑软件,把帐单更改过来。

几年前,作家在布拉格开会,我们休息时走到大教堂,我问同行的哲学家:“为什么西方的教堂在市中心,在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人的道教、佛教的庙却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甚至在深山老林里?”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天人相应”,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天人合一和基督思想有相同的地方,基督教给我们解释生命是什么,我们人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到哪里去。基督教看世界不是唯物的,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实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有客观的、物质的一面,是可以考察和研究的;也有灵魂和精神的一面,是需要体验和经历的。

如果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随时间演化会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每个分形和上个层次的分形有相当的“相似性”,有点所谓“全息”的味道。人体、社会乃至宇宙都可视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演化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也是一定的,这么讲,中国的“天人合一”与基督教的“神人合一”思想亦多少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有区别。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 本于“天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道”,是不是就是《圣经》里讲的天道(上帝的话)?

我知道的是,中国人强调讲究修炼,讲“诚”,以顺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就是追求诚。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作为人道的根本要求,“诚”渗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诚实,不讲假话,不欺骗,不作弊,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诺。《大学》所说的“诚意”。所谓诚意,是说要能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

康德:“诚实从地而生,正义自天而降。”

康德说:“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共同向我印证,上帝既存在我头顶上的天空,也存在于我的内心。”“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如果我们不敬畏耶和华,不敬畏天地,就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敬畏天地,所以我们“农业学大寨”,向荒山要粮,围海造田。用“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政治、动力产生愚公移山精神,拼命地为围海造田。

中国人倾向于物的相关性,侧重整体观察,而悟道的途径却是个体、内在体悟性的;西方人倾向于的物的内在构成,侧重细分,而悟道的途径却是群体式、外在引导性的。
从这里看,福音是需要传播的,当然教堂要建立在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人悟道的庙多见于深山林密的静谧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炼悟道,但是少了一个电脑软件,缺一个链接,那就是耶稣十字架。


写于2010年11月11日,班贝格


bill007 发表评论于
谢兄的文章很有深度。在我看来当今人们说说的天道和人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而真正的天道是无法定义和想象的的,当你去定义它想象它的时候它就已经变成了人道。
霍金说过:真理的真理是存在的,人们可以无限接近它但永远也不可能触及它。
eaglewings 发表评论于
好文大顶!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中庸》的原话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你说的对,福音是需要传播的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如钱穆总结的,是只有来学,而无往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信基督也一样需要修炼体悟。如果认为信了基督就不需要修炼,那正是给很多懒人和假信徒开了方便之门。佛教讲开悟起修,开悟只是修行的起点,而非终点。

基督教自宗教改革以来,人才辈出,又承西方科学技术及整体实力强势的大气候,到处传播基督文化,才到今天的程度。但我在欧洲时听很多神职人员抱怨,说现在的欧洲年轻人信基督的越来越少了,与我们有同样今不如昔的感慨。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也是需要不断革新才能维系的。中国的文化衰败是一百年年来我们自己抛弃了自己的文化造成的。可中国历史文明太厚重了,即使我们自己摒弃了一百年,在今天他仍然有生命力,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孔子、老子都是畏天命的,从没说过与天地奋斗。那是反中国文化的毛泽东说的。

中国人向内的求索和西方人向外的探索是人类的两种不同文化个性,这是无优劣区分的,只能说各有所长。

一点意见,望直言批驳。

谢谢你替我回答了 为人父 大哥的问题:)))))

为什么后人反中国文化?

君用「軟件」為喻,現代人容易明白!

按基督教言,這「軟件」是基督,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神而人者,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神,神人二性在于一身,故藉著他,人得以到父那裡去,天道、人道因而得以貫通了。

按中國古人的領會,以神學言,即普通啟示,天道之「軟件」人能領會的曰「诚」,人「诚之」,是其分形,有一定全息的相似性,人道得以靠近天道。古人稱此之為「天人之際」。但後來變成了講「天人合一」,可能是一個問題。因「诚之」這「軟件」只有分形的相似,可以逼近原形可是不即原形。這和基督教的「軟件」性質不同。

如把近似的分形軟件當原件用,會出問題,結果是中國道德哲學中功夫論的一大癥結所在。

同樣的原則,如把與原件本為一的軟件,只當一分形軟件,也要成問題,這是現代基督教裡出現的一個嚴重的問題了。
马来人 发表评论于
上帝造人, 谁造上帝?

上帝造万物,包括灾难, 慈悲心何在?

万物无常, 人也如此, 如何又有一个自在永有的灵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