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未来的建筑会怎样?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潘石屹:未来的建筑既可以居住,也可以办公,更可以社交娱乐。

潘石屹:未来的建筑会怎样?

苏荣 (2010-12-04)

  去年的春夏之交,当潘石屹以人民币24亿5000万拿下地处黄金地段的上海东海广场时,这名SOHO中国的掌门人自称是以一种敬畏的心态走进上海滩。如今时隔一年,在上海拿了四个项目的他仍然谦恭谨慎,如履薄冰。

方案惊世骇俗

  就在不久前,当潘石屹在上海时尚地标之一的外滩三号高调公布“临空15号地块”的中标设计时,他形容自己在招投标完成,“打起背包,从北京拿着图纸、扛着电脑,给上海市的领导汇报的时候,真像古代书生赶考一样”。

  “临空15号”位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邻近的虹桥交通枢纽将包含两条飞机跑道、24个候机坪、30条高速铁路以及五条地铁线,全部开通后日吞吐量达140万人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

  SOHO中国今年8月拿下“临空15号”,随后在全球招标,最终中标方为英国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该方案惊世骇俗,外形仿佛一条盘旋蛟龙,极富创新寓意和未来特征;其设计理念,用潘石屹的话说,是“要用参数化的设计,营造一个参数化的城市”。在潘石屹的微博上,该方案被很多网友称为“很未来”。

  未来,尤其是未来的生活形态和工作形态,是现年47岁的潘石屹最近两年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他常常跟身边人讲,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率将回归到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造房子的出路在哪里?

  他说,现在所有的建筑师都在思考,因为有了互联网,社会的变化速度太快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购物方式、办公方式都在变化。可是我们的建筑,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能让人们连续使用上100年?在未来100年里,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未来的生活形态、工作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而思考得最深刻,并提出一套完整答案的,是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在它看来,“未来的形态再也不是简单的居住、办公了,也不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了”。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一个新趋向。在此之前,潘石屹还一门心思窝在北京,将地处核心地段、设计时尚的办公楼和商铺分拆卖给山西的煤老板、内蒙古的羊绒企业主,这一做法让SOHO中国成为最赚钱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如今,这种有别于传统的做法又要发生变化了。

新型城市综合体

  据潘石屹透露,将于2013年全面建成的临空SOHO,已不单单是办公楼和商铺的结合,而是一个集工作、娱乐、文化、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他说,“其实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房价、泡沫上的时候,就没想着产品,没想想我的产品能不能适应未来。”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困难,不是张嘴就能说出来的。你得提出一套方案,未来人的行为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原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办完公就回家了。以后呢,他在车里可以用iPad发email,可以到卧室里工作。而且现在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地方,人们大部分办公的时间是在咖啡馆里,边聊天边办公,一人一个iPad,互相之间边发边讨论,其实效率非常高。”

  潘石屹指出:“所以我们原来定位的‘产业功能区’是非常落后的,因为它一定要把人的生活方式分成‘今天是上班的,明天是休息的’。然后把房子的功能也做得非常死板。”

  “那么怎样把它们串起来呢?就要从功能上把建筑做成流线形的,也就是说,既可以居住,也可以办公,更可以社交娱乐。而且在一个大的建筑里,公共空间的面积要扩大。原来的办公室都是一个一个隔断,每个人面前是一个方形的电脑,就跟小学生上课一样。我们凭什么要坐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风景不好,空气不好,心情不好,效率也很低。我完全可以拿着电脑,到公共环境中去,或者跟喜欢的人坐在一起。实际上,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在颠覆所谓‘大伦敦地区’和莫斯科地区的规划,这个规划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规划,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联合早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