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的邻居

让心之船随思绪漂流,静息聆听岁月流淌的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又剑拔弩张,使世人眼光再次聚焦那个热点地区。今年恰逢韩战爆发60周年,随着冷战结束,史料解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得失是网络的热门话题。

对于北朝鲜,我们这代中国人有太多的相关记忆。儿时生活过军营里驻扎的部队刚从朝鲜回国没几年,父辈中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九死一生的老兵。军部有个笔杆子根据本军在朝鲜战场上官兵原型,创作了电影剧本《英雄儿女》。奇峰山下有一个罗盛教公园,是战友们在他为抢救落水朝鲜儿童牺牲十周年后在营地修建的,这里是我们清明扫墓过队日的地方。

那时候,我们毫不质疑官方的说辞:韩战的起因是“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了鸭绿江边”,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对金日成指挥的人民军越过三八线进攻南韩首挑战争的行为却闷声不响。在当年冷战格局下,地缘政治,国家博弈,这场局部热战打得很惨烈。

记得刚来美国时,历史系有位以韩战史材做毕业论文的博士生老尹,肚里装了不少国人鲜知的史料,聚会时听老尹绘声绘色地侃韩战,十分过瘾。那时我们住在密苏里圣路易,为了解韩战,我们还特意趋车去了一趟堪萨斯独立城,因为那里是杜鲁门老家,总统图书馆保存着不少韩战时期的珍贵史料。

1988年9月,我飞离北京来美国时,汉城奥运会刚好开幕,南韩景气显现,经济开始起飞。而北韩在苏东波后江河日下,民不聊生。我住的华府郊区在韩战结束后接纳了大批韩国难民,半个多世纪后已成长为全美数一数二的韩裔聚居的富裕社区。相反生活中却真没见过来自北韩的朝鲜人,倒是听说北朝鲜人为穷困饥馑所迫,偷渡到中国东北地区有十万之众,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 

正好这几天我在听一本书“Nothing to Envy", 作者Barbara Demick 是《洛杉矶时报》北京记者站主任。在此任之前,Barbara常驻汉城,采访了逾百名北朝鲜偷渡到南韩和中国的“脱北者”,由中挑选了六位来自咸镜北道清津市的男女人物,以他们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生动多层次地描绘过去十五年间北朝鲜社会状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