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全国气象局长会消息,中国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准,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第一阶段奋斗目标。
新华社报道,根据2006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第一阶段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准”。5年来,中国气象局在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业务、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气象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率显着下降,实现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的预期目标,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服务的满意率从2006年的74.2%提高到2010年的83.3%,全国年均人工增雨量为500.6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显着提高。气象对农业、水利、海洋、交通、航空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得到初步实现。
在气象预报预测方面,中国台风短期预报品质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了9.4%,24小时全国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4.9%,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2%,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提高9.4%。
此外,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得到提升。
中国气象局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气象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着提高,已经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准,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准。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把提高气象服务水准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构建整体实力雄厚、初具世界先进水准的气象现代体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障民生和国家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郑国光还说,2011年,中国气象局将重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对防范工作。包括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短临预警,极端气候事件以及旱涝、冷暖等气候趋势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等,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