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称中国四艘元级潜艇现身 静音性能大幅提高(组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称中国四艘元级潜艇现身 静音性能大幅提高
2011年01月   来源: 东方网

    美国环球战略网16日报道称,中国最后4艘“元”级柴电潜艇现身,虽然目前尚无官方消息,但根据现有照片来看,它似乎是中国获取俄国潜艇技术并将之融入中国设计的又一成果。

    虽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就一直采用这种手法建造潜艇,但最新“元”级潜艇反映出中国工程师已经更富创造力。据信,两艘或更多“元”级潜艇加装了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而加装这种系统的潜艇可连续潜行两周甚至更长时间。

资料图:中国海军早期服役的元级常规潜艇

资料图:中国海军元级常规潜艇。[图片来源:东方网]image

资料图:中国海军元级常规潜艇。[图片来源:东方网]

    汉和称中国潜艇开始应用AIP系统提升对敌威慑力

    报道称,“元”级潜艇外形特点类似俄制“基洛”潜艇。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订购俄制“基洛”级潜艇,这是其当时能够获得的最先进的柴电潜艇。俄罗斯新“基洛”级潜艇单价为2亿美元,仅约为其他西方国家同类潜艇售价的一半。

    “基洛”级潜艇重2300吨(水面排水量),加装6根鱼雷发射管,可搭载57名艇员。其携带18颗鱼雷或SS-V-27反舰导弹(射程为300公里,在水下经由鱼雷发射管发射)。这种潜艇非常安静,能够以约5公里的时速潜行近700公里。安静的特点,再加上潜艇携带的巡航导弹,使之对美国航母颇为危险。越南和伊朗也都采购了“基洛”级潜艇。

    报道指出,与前两艘相比,最近现身的两艘“元”级潜艇似乎有所改进。前两艘潜艇接近早期“基洛”级潜艇(877型),而后两艘(41B型)则接近新型“基洛”级潜艇(636型)。

    后两艘“元”级潜艇可能最终还会经过进一步发展。而所有这些发展努力,可能都是为了打造一艘类似“基洛”继任者“拉达”级的新型潜艇。

image

中国海军现役的俄制基洛636型常规动力潜艇。

俄海军拉达677型常规动力潜艇。

/>

    在两年前俄罗斯宣布“拉达”级潜艇可以列装之前,首艘该级潜艇已经过了三年的海上测试。目前,俄罗斯正在建造两艘该级潜艇,而且还计划再建八艘。俄罗斯仅采购了24艘“拉达”级潜艇,但其出口量却已超过30艘。据信,这是一款成功的潜艇设计。不过,在1991年冷战结束之前,前苏联海军就已经开始建造该级潜艇。上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资金,该项目被中止,但又于上个十年恢复。

    “达拉”级潜艇加装6根55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28枚鱼雷和/或导弹。该级潜艇水面排水量为1750吨,长171米,可搭载38名潜员。每名潜员都有自己的舱室,虽然新兵舱室面积很小,但仍大幅提高了士气。潜行时,“拉达”级潜艇可以约39公里的最高时速航行(水上航速是它的一半),而且能够下潜到约250米处。“拉达”级潜艇在海上停留达50天之久,在使用柴电动力的情况下(在水下通过通气管唤气)可航行10000公里。潜行时,该级潜艇使用电池电力,可行驶约450公里。“拉达“级潜艇还配备有具备夜视能力和激光测距仪的电子潜望镜(通过电缆接到海面)。

    “达拉”级潜艇设计可加装AIP系统。在AIP设计领域,俄罗斯曾一度领先,但在过去十年中,西欧国家却占据了领先位置。首艘“达拉”级潜艇的建造工作开始于1997年,但资金短缺导致建造工作被搁置多年。首艘该级潜艇最终于2005年完工。该级潜艇被称为“阿穆尔”的简单版潜艇用于对外出口。中国新型“元”级潜艇体形较“基洛”级或“达拉”大,但外部设计特点却颇为相似。

    “拉达”级潜艇被设计成注重快速攻击和侦察,旨在执行反水面和反潜以及海上侦察任务。据称,这款潜艇的静音性能是“基洛”级潜艇的八倍。这主要归功于潜艇表面的消声涂料和更加安静的推进装置。而且,设计时潜艇所有内部机械都考虑到了消声因素。潜艇声纳包括主动和被动声纳,包括拖拽被动声纳。这种静音性能正是中国所追求的能力,因为柴电潜艇是最安静的潜艇,甚至比AIP潜艇还要安静。

中国海军宋级改型常规潜艇

中国海军宋级改型常规潜艇。

    报道称,在“元”级潜艇之前,中国还建造了39型“宋”级潜艇。这是中国首次采用泪滴形壳体设计,是以“基洛”级之前的“Romeo”级潜艇为基础建造的。41型潜艇被认为是“宋”级潜艇的改进版,但在经过仔细观察,特别是俄罗斯方面的观察后,人们发现该型潜艇像是“基洛”级潜艇克隆版。中国目前拥有13艘“宋”级潜艇,3艘“元”级潜艇和25艘“Romeo”级潜艇。目前,中国仅有三艘“汉”级核潜艇,因为中国在潜艇核动力方面仍面临着问诸多问题。现在,“汉”级潜艇正在服役,尽管它们仍会发出嘈杂的声音,而且很容易被西方传感器探测到。(编译:春风)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