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小镇故事多 (一)
小镇故事多 (一)
梦中的小镇,现实中已面目全非了,留下的些许痕迹,破残不堪。那是个生我养我的小镇,现在走到只剩街头留着半边的街上,估计没人能认出我。
时代在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即便把新的拆了,再盖成旧的,也不会再有原来的味道了。对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钱比先人多了,技术比先人强了,但要修建出原汁原味的老宅,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就有点像人与人间的感情,很多人,遇到新人,就把旧人忘了;还有人,对旧人念念不忘,但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了;很少有人,义无反顾,回到旧人身边,其实也是重新开始。
那老屋,不改造,已没法适应现代化的生活了。过去的,永远过去了。
和小镇不同,那些保存下来的江南古镇,大都处于不发达地区,且交通闭塞。等到发现它们的存在,已到了人们意识到它们的价值的时候了。不管是为了旅游赚钱,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总之,他们幸存下来了,是一件好事。还有一处不同,有些古镇,是一个或几个有钱人,在外发了财,回老家修豪宅,建花园,荣宗耀祖。那是请了当时最好的工匠,化了最长的时间,挥霍了无数的银两,一砖一瓦精心打造出来的。
我们那小镇,无论是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是房子的建筑风格,都不是为了一家人或几家人,而是为了共同的繁荣。据说,小镇是有几家手工作坊起家而发展起来的,作坊慢慢演变成一个一个弄,小镇便有了自己的地名叫七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乾隆皇帝坐船下江南时,因为我们方言中"弄"和"龙"发音相同,小镇便改了名。
小镇上的人,解放前都以做生意为主,乡下也会有些田产。小镇上的建筑,有着明显的江南特征,小桥流水,浆声灯影,青石板大街,小碎石人行小路,青砖斜铺的店前过道,白墙黛瓦,雕花格窗。
典型的房屋,沿街是店面房,穿过店面,是一天井,过天井便是正厅,厅后面是厨房,若是楼房的话,厅上面是睡房,再往后过了厨房,往往又是正房,后门出去,是公用的场地。而沿河的房子,后门出去沿石阶而下,就是河。那些人家,可开了后门,去河里洗衣洗菜。
解放后,每家的店面房给国家占用,有些地方不再开店,比如我老家和隔壁人家,沿街的木质排门板换成了门和窗,变成了小诊所。老街和老房子很快就随着小镇的发展和运河的开发而被拆除。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沿河有很多房子被拆掉;在三年级时,运河拓宽,又拆掉好多房子,取而代之的是新盖的水泥房,一楼是商店,二三楼是居民用房,石子路也全变成了水泥板路;再后来,我们那条街的对面半边,全部被拆。随着落实政策,被国家占用了几十年的房子返回各家,商店搬去新楼,老街昔日的繁荣就此终结。
此后,曾经的对门老邻居,要在菜场或商店见面,大声地打招呼,诉说你怎样我怎样;再后来,非本镇人越来越多,外乡人外地人越来越多,老镇上的人,淹没在这些人群中。这个小镇,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它的传统,它的文化,它的人们,它的整个布局,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和其他农村集镇相比,不再有自己的特色。
运河上人工手摇的船只,被机动船取代,浆声换成了柴油机的噪声;机器声随着船只一起飞过后,河面留下的不是涟漪,而是飘着柴油的浪涛,拍打着不再宁静的河岸;运河上的拱形石桥随着运河的加宽被炸掉,新型水泥桥建成,又高又大;小河上的小石桥,也被水泥桥取代,河中清澈的河水,慢慢泛黄,河水不再能饮用,不再能生活之用;再后来,由于大量采用地下水,地面下沉,运河边,小河边,筑起了堤坝;------。
一颗闪亮的珍珠, 落入泥沙,从此失去了光泽。
现在一些有识之士,正致力于小镇的改造,运河两岸,已出现了新的生机。小镇是否会重新放出光芒?不得而知。但千年小镇,有数不清的故事,深深的埋在青石板底下。
我只想把我经历的和听到的一些小镇故事写出来,琐碎,但很亲切。
焕华 发表评论于
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