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功利的 文 / 汪汪麦子 | |
中国人是功利的,在中国人的眼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金榜提名、光宗耀祖”是人生最大的追逐目标。从小就刻苦努力地读书,“十年寒窗”的个中苦楚又岂是“悬梁刺锥、凿墙漏光”可以比拟的?稚嫩的肩膀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在书本堆积如山的书桌后面探出带着深度眼镜的脑袋,如痴如醉地啃着枯躁无味的教科书,无可奈何地做着永无止境的作业,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一纸文凭,一纸大学的文凭,最好是名牌大学的文凭。这文凭就如同敲门砖,如同赌场中的筹码,手中有了敲门砖,口袋中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房子、车子、票子,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或是终身追求的目标就能步步实现。若是那个孩子天生就不喜欢读书,如同爱迪生小时候那样,喜欢鼓捣一些在大人们看来不务正业的诸如:用身体孵鸡蛋、玩昆虫、捉蝴蝶、斗蚂蚱、看蚂蚁搬家、……;对自然界中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云雾雷电、七彩雨虹……产生了好奇心;或是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等等,那么,这个孩子立刻就会被视为异类,甚至会被认为是弱智;如果在学校中是这样的表现,就会被老师视为没有前途的差等生,并从此被忽视被冷淡,进而被疏远在群体之外,让你饱受孤独和冷淡;若是碰上家长有爱心的还好,回到家中还有些许温暖,若是遇上家长势利的,回到家中不但没有好脸色,反而冷嘲热讽的,没事找茬让你坐如针毡,这样,你的日子就难熬了。 中国人是功利的,因为功利,所以凡事随大流,并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允许你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在文革十年中,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三代贫农是根红苗正,从事简单而原始的劳动最光荣,而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必须把他(指专家教授类的知识分子)打倒在地还要踩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这是当时的政治口号)。于是高考制度被废除,天下人奉行的是“读书无用论”,(与现在的文凭论正好相反)许多人谈书色变,谈知识色变。那时的知青选调(就是下到农村劳动满2年的知识青年,按比例从中挑出一些到工厂,以及城里的一些部门工作)首选就是国企大工厂,要不就是省属市属企业,其次就是供销和粮食的营业员(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物资由国家统一安排)。那时,喜欢读书和爱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一个原因是废除了高考制度,那时的大学生主要从工农兵中推荐,而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第二个原因:一纸大学文凭不如一个好的家庭出生,一个大学生在政治上不如一个没有文化的职工。记得1977年恢复了高考,这年12月的某一天我参加了高考,上午考完了政治后,我的父亲找到了我,从兜里掏出了一张招工表,叫着我的小名说:“这么多的人参加考试,希望太渺茫了,还是把这张招工表填了,当工人去算了。现在当工人也很吃香,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错”。记得当时我执拗的对父亲说:“我就是想读书,我就是要读书,我的理想就是读书做学问,只要有书读,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吃。”父亲看我的态度很坚决,也就依了我,而我,也得以顺利地考完了所有的科目,顺利地通过了高考(那时中考、高考是一张卷的)。记得当时,有相当一部分的知青在高考的关键的时刻动摇了,选择了招工,也埋没了相当一部分的人才。更糟糕的是在改革开放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面临着下岗了,这是后话,本文就不赘言了。 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都不应该象风中的芦苇草那样没有主心骨,风吹两边倒,从众心理,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不敢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要想有自己的个性,要想有独创精神,要想能独立特行,要想以自己的精神震撼这个世界,或是要在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就不能急功近利,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其利益,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报负,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利益,就难免随大流。废除高考时,大家都说读书无用,你就跟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读书不写字不思考,一旦高考恢复了,你难免手忙脚乱,回天无力,无法考上便怨人忧天了;现在讲文凭了,一切用文凭开道,你就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也不管他适不适合做学问,是不是读书的料,反正赶着鸭子上架,都往高考那座独木桥上去挤,结果往往是大人辛苦,孩子遭罪,大学没考上,学一技之长的最佳时期又过了。 当然,民众的功利心理也不能全怪民众本身,政府的倾向,媒体的鼓躁就是极好的催化剂,做为普通的民众又能有多少的选择余地呢?而他们不跟着大家走,跟着媒体的宣传走,跟着大趋势走,又能怎样呢?看来,要消除民众的功利心理,从众心理,使我们这个民族个性化,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精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