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的沉默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悲哀的沉默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一次宏观经济管理学的课上,老师组织大家辩论,论题是,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总是上不去。

班级里有一位口才很棒的辩手,在辩论的时候,自信满满,大言不惭,一脸不屑地,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下归结到中国农民的身上,具体怎样说的不记得了,大意是,中国的落后,完全是因为中国有那么多的农民造成的,农民不但贫穷,更是愚昧无知。如果没有这些农民的拖累,那么中国就会像发达国家一样领先世界。

我不是原定的辩手。不过,在他那番话讲完之后,在全班三十几个人鸦雀无声,无人反驳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站起来,驳斥他的观点。

中国农民是贫穷,但是这完全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吗?为什么不追根寻缘,揪出现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农民是愚昧,可是,政府给过他们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了吗?为什么要把他们的没有文化推到他们自身上去,受教育是宪法保护的公民权利,国家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为什么倒反过来说,农民拖累了国家。

记得我当时慷慨陈词,脸红耳涨地,自己把自己激动半天,除去老师不断点头,台下的同学,依然是沉默,一脸茫然的沉默。

    我不是农村学生,其实并没有太多关于农民贫寒生活的真切感受,我也没有觉得他们愚昧无知。如果一定要把书本上的字和习题当作知识,那么他们可能是欠缺的。只是,知识同能力,品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一直觉得,农民有天然的生存能力,有着淳朴,憨厚等美好品性。

    当时班级上有一半是农村来的孩子,有的甚至来自非常贫困的地方,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听着这种公然歧视农民的论调,竟都是一副漠然的表情,连痛苦都不曾有,更不要说发出任何反驳的声音。

    那个时候,我的心里是悲哀的。这种悲哀是那么沉重,以致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仍然会有一种被它压得透不过气的感觉。

    没错,那只是一场班级的辩论,没有什么值得较真的。只是,如果每一个微小的场景,每一个应当具有不同声音的观点,结果都是一种声音。久而久之,日熏月染,当有良知,有能力思考的人,渐渐地把沉默当成惯性,不屑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的更正,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一定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该沉默的时候沉默,没错,这个世界需要平静和安宁。但是,在该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就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是极微小的声音,在形成合力时,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呐喊。

    我一直觉得,中国,很需要不同的声音,不但需要一个自由发声的环境,更需要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勇气和责任感。

    当然,这一直都是个美好的愿望。世界很大,个体的世界很小,能够关注身外事,并且有自己的思想,更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的人,在现实中,太珍贵了。中国,始终多的是看客。

    很钦佩那些敢于说真话,敢于暴露实情,敢于为民发出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媚官媚俗的文人,他们的文字,是刺向谎言的利剑,也是大众的福音,带着金子般的尊贵。

    一直都很庆幸,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是那个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年轻人,虽然,只能靠写几个字,虽然不能够以笔为剑,不过,我终是用着字在刺向我以为的那块黑幕,虽然,力道仅仅够刺出一个针眼大小的缝隙……

 

 

sunzi888 发表评论于
先天下之忧而忧。。。

可嘉可喜!

谢谢分享!

-逸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