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入大学开始就给自己立下目标,上完大二就进商学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付出了许多努力,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始做起了经济老师的助教,还在计算机lab里打了份工,有目的的参加许多相关组织,并在组织中被选为学生领袖,甚至还当上了学生议员。
我和他妈都属于那种完全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一类人,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给过他什么帮助。在一次交谈中,儿子无意间流露出一种遗憾,他说他的同学各个都很优秀,因为人家父母从小教育的好。言外之意,我们对他的教育不够好。我有些心虚,还有点惭愧,因为他说的是事实,我们真的没有尽到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在孩子教育方面我有些担心,总怕说多了会让孩子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和我们渐行渐远。不过多的干涉孩子,一方面是因为他总显得有些不耐烦,另外也是鞭长莫及。到是我每天和孩子通话时,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有时儿子因为忙或不方便没有接听我的电话,但他一般都会在方便的时候打回给我。其实我和儿子每天的通话,在许多时候简洁的就像编好的握手信号程序一问一答:"你好吗? ""我很好!" 时间久了,慢慢地和儿子通话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那天没有和儿子通上话,就会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事实上这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上的重复,而渐渐成为我和儿子间维系感情的纽带,一种生活的惯性和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样是每天一通电话,其涵义截然不同,给儿子的多少有些乞讨的意味,而给父母的却更像是在施与。
他妈很少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拿她自己的话说:"想不起来。" 但有件事却让她耿耿于怀,就是儿子是否有女朋友。在乱点鸳鸯谱的问题上,他妈总显得古道热肠,是那种爱操闲心的主儿。却在生活上总没有侧重点,比如多关心一下儿子生活和学习问题。她这辈子给别人介绍过无数次对象,可从来就没有成过一对。这不,又把剩余精力用在儿子身上了。但每次谈及此事时,她总会碰一鼻子的灰。儿子的回答不是:"谁有心想那些。"就是:"有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会觉呢。" 可她贼心不死,虽然屡试屡败,却屡败屡试,竟然没有一点挫败感。现在她又改变策略,采用比较中性的话题对儿子进行旁敲侧击,什么有女孩子喜欢你没有? 而儿子的一句戏言:"有的是!"竟让她满足了很久。这两天儿子在家,她又开始疑神疑鬼起来,看到儿子天天在网上就无端猜测,儿子一定是和女朋友聊天儿呢。还经常私下里逼着我猜儿子到底有没有女朋友。每次问得我头大,就哄她说有,她总会信以为真,并为之欢欣鼓舞。
刚刚我突然接到儿子从家里打来的电话,说突然是因为他在家从来是晚睡晚起,如果有事我也是过了12点才打给他,否则一定自讨没趣。在电话里儿子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我,他的成绩下来了,三个A,一个B+。我想他高兴是有理由的,因为上周他才被商学院的人面试过,事后面试的人在EMAIL中告诉他,只要他这个学期的成绩不低于3.5GPA,就可以录取他,而他现在的成绩远远超过了这一标准。记得他面试后就曾经告诉我他这学期的成绩很重要,我当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好好把握机会。" 他什么也没有说就放下了电话,但我心里明白,如果他自己想努力,发条一定已经上紧了,否则我就是说破了天也无济于事。这不禁让我想起前天从机场接他时他主动和我们说起,他学校的商学院今年在全美排名第三。现在我总算理解他起早的原因了,让儿子耿耿于怀的就是如何实现他的理想。
看来出国是出对了,如果他还在国内,如果任由我们由始至终的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而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西方教育,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从小就送孩子到私立学校就读,更是非常好的决策。美国梦的概念来自美国人自己,不外乎就是孩子能上私立学校,住大房子,开好车。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过,三代出一个贵族,这个贵族就是得从私立学校出来。这句话不是毫无根据,私立学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格朔造方面完全不同与公立学校,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别也很大,这不单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主要的是价值观的相悖和人格魅力方面,而且时间越久差别就越大。
看一个孩子,不光要看他的成绩,更要看他的发展,还要看他有无理想和远大的志向,看他是否努力接近他的理想,其效果如何。起点底决不是问题,上没有上哈佛更不能说明一个孩子有没有未来和前途,而能否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接近目标才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说到此,不禁让我又想起儿子所在私立中学培养学生的宗旨:不断超越自己!
可以说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没有做过什么,更不像大多数家长那样为孩子呕心沥血的付出。看到儿子从一个在国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连考试资格都没有的落后生,转变成一个在美国名校中茁壮成长,而且懂事的好孩子,我就感到莫大的满足。
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希望这也是他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