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纽带》网7月4日报道,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已于6月初与中国签署了在2013年前向中方提供123台AL-31FN型航空发动机的合同,总价值超过5亿美元。据俄航空工业企业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首批13台发动机将会在今年年底前交货。
俄媒称,俄中双方此次签署的合同将由莫斯科“礼炮”发动机制造厂负责执行。该企业此前已分批向中国提供过276台AL-31FN发动机:根据2003年的合同交付54台,根据2007年的合同交付100台,根据2009年的合同交付了122台。
俄媒称,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AL-31FN由用于装备苏-27/30双发重型战斗机的AL-31发动机发展而成,是俄方专门针对中国空军最新型的歼-10单发战斗机研制的。他表示,歼-1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中国还为歼-10和仿制的苏-27(歼-11B)研制了类似AL-31的WS-10型发动机。不过,由于WS-10的可靠性不高,将其安装到单发的歼-10上存在危险。到目前为止,中国出口的所有战机均安装了由俄罗斯或西方国家生产的发动机,而这显然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的配置。
俄媒称,俄航空发动机企业的一位高管表示,中国目前在研制多种级别的航空发动机,并在尝试仿制俄罗斯的RD-93和AL-31型军用发动机,但与此同时,中方还在试图购买AL-31的最新改进型号。他认为,中国航空工业近些年来的进步虽然显著,但在一些关键项目上(如发动机)上却存在滞后,此次新签署的AL-31发动机采购合同便是很好的证明。
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康斯坦丁•马基延科指出,中国认为自己的工业已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因此在2005年之后逐渐停止了大规模进口俄制武器技术装备的活动,而对其尚无力独立研制的则会采取仿制的方法,这其中也包括寻求乌克兰的帮助。从俄中此次签署的发动机出口合同判断,中国意识到,不购买俄制武器装备是不可能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