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间的一个傍晚,我随意打开信箱,一封邮件的标题霍然跳入眼帘:芳死了!读完邮件,我脑海一片空白,没有悲伤,只有茫然!
五月间,芳与几个同事结伴出游。度假地处山区,夜间十分寒冷,据说芳用房间里的煤气炉取暖,煤气中毒后身亡,室友也魂归西天。
芳,你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其他同学听到噩耗时,异口同声地呼喊!我百思不得其解,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我和芳是大学同窗好友。她来自苏北,因地域观念,她有些自卑,学习倍刻苦。三点一线就是她的日常轨迹:宿舍——教室——食堂,循环往复,四年不变。毕业分配,哪里来回哪里去,她自然就回到盐城教书。
她是个有心人,听说我喜欢猪蹄筋,她通过父母买了2斤,托人带给我。80年代初,猪蹄筋在市面上很抢手,走后门才能买到。18元一斤,当时我们的工资每月才48元。2斤蹄筋花了她6分之5的月收入!
93年我出国前夕,她正好在上海进修,我们短暂重逢,短短几个小时,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之后,我们各自在大洋彼岸忙碌,一晃10来年,联系上后我得知她已经在上海落户,转行做外贸了。
电话中她很感慨地说:当年我调回了苏州,你却去了上海;如今我到了上海,你又去了美国,我总是落后你一步!
我说:没关系啊,你可以到美国来做客啊,我给你担保!
她说:不,为了小孩,我要到美国来奋斗! 我语塞了。
当时,她的丈夫还在苏北老家,婆婆坚决反对儿子去上海落户。芳跟婆婆说,她会在上海买一套复式的单元,接她去同住。婆婆拒绝了,说不喜欢大城市,而且要儿子留在盐城陪她。芳的丈夫因此留在了父母身边,芳一人带着女儿在上海单过,每月回一次苏北跟丈夫小聚。如果芳出了国,这个家岂不是要散了?
我问:你丈夫连上海都不愿意去,以后会随你来美国吗?
她说:不可能。他是学中医的,又没有闯劲,到美国没啥出路的。
我说:那你要是出了国,不就是把他丢了吗?此事不妥哎!
她说:先不去管这些了。看她很坚决,我就不再劝告了。
2004年回国,我得知她还是跟女儿在上海单过。直到我返美之际,我俩才在浦东机场重逢。时值盛夏,她身体不好,但还是一路赶来送行,见了面我们反倒不知从何说起了,30分钟匆匆而过,告别之际她给我儿子一个出自山东潍坊的风筝,现在它成了一份念想!
此后,我们没再见过面。就通过一两次电话,再后来电话也无人接听了。从一同学那儿打听到,芳已经辞职下海,把厂子办在苏北,经常穿梭于上海和盐城两地。我想创业时期,芳一定是忙碌不堪的,也就没再刻意去联络她,但时常会想到她。
最近几天,不知怎么地,她生前的点点滴滴老在我脑海里晃。也许是经过几个星期的沉淀,我敢面对自己的内疚了。如果我坚持寻找她,我们会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如果我邀请她五月间来美国度假,也就不会。。。。
有同学说:唯一的安慰就是芳走时没痛苦。我认为,唯一能让我宽心的,芳是在享受生活时走的,应该是快乐而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