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反思

我喜欢文学及古典诗词,喜欢探究历史真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毛泽东自称“马克思加秦始皇”,可是据长期追随毛、曾做过他的秘书的李锐研究,
毛从马克思那里只学到四个字:阶级斗争;对民主的理解只是“要让人家说话”,
对别人的恩赐而已;他自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说明他无法律观念。(李锐:
《开放言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另一方面又嗜权如
命,公开对人讲,“我是不让权的”,直到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都不曾放手;同时
迷信自我,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明言“我是不做自我批评的”。(郭宇宽:《胡耀
邦,生前办过〈理论动态〉》《炎黄春秋》2007年第9期)这些特点说明他在很大程
度上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家,毋宁说是中国两千余年皇权专制传统的最高产儿。
因此,他为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能跳出中国传统吏治文化的窠臼,突破专
制传统的藩篱。
在处理武的力量方面,鉴于政权已经易手,原来敌对阵营的投降将领,即使心有不
轨,在失去民心的处境中已不可能再兴风作浪,所以,即使对于他在理论上认为是
一切反动势力代表的清朝末帝溥仪,以及在战争结束前列为“战犯”的傅作义、杜
聿明等蒋介石集团的得力干将,也往往表现出相当的宽容;相反,对于那些为他出
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在民众中有着崇高声望的战友,却是处处设防,稍有不满,
即行严惩,毫不留情。狡兔死,走狗烹,屠戮功臣的旧把戏以翻新的形式再次上演。

毛当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然而,但凡书生,思维能力就
相对发达,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倾向,不管其从前立场如何。尤其是20世纪初
叶以来,经新文化运动对启蒙思想的传播,成为现代思想标志的“精神独立,思想
自由”已为众多知识分子所接受,虽然这一启蒙过程为外敌入侵造成的民族救亡所
打断,但其影响仍不可小觑。尤其是,海禁开放以后,大批中国学子负笈海外求学
问道,回国后成为一股冲击中国皇权专制文化传统的重要力量。在接管中国以后,精
于国情的毛对于这一切洞察秋毫,了如指掌。所以对于书生一直坚持非经改造不可使
用的态度。批胡适,反胡风,反右派,批右倾,“文化大革命”,最后釜底抽薪以
求彻底解决,将应该接受教育的青年学生赶到乡村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其本质是文盲化和愚昧化──这一次次的思想改造运动实际目标只有一个:显见的
动机是钳制舆论,巩固政权;深层的动机是完成不朽的“圣人”功业。
不过,正如乌龟可以随时将脑袋缩到脖子里面逃避外面的危险一样,知识分子可以
随时将思想隐藏在脑袋壳里,以表面上的言听计从掩藏内心的不服与对抗。所以,
毛对于自己多次发动的改造运动所产生的效果并无十分的信心,以至为后世留下两
句玩世不恭的名言:“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愈多愈愚蠢”。前一句可谓深得
中国传统愚民策略的“精髓”,与圣贤之徒的一贯精神若符契合。老子曰:“古之
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民。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
治国国之福。”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一句则流露了毛在多次思
想改造不能完全奏效时所表现的无奈和妒恨之情。
  毛对这三部分力量进行打击的次序有先后,但态度和策略则是一致的,即:或
者俯首称臣为我所用,或者自我消失。前一种类型以郭沫若、冯友兰为代表。郭沫
若在建国不久的国庆庆典上,代表党外人士向毛献礼致辞中,已有“您是我们的导
师,我们永远跟您走”之类的称臣之语,后来更多次以:”我是毛主席的一名老学
生“之类的谦卑之词表示臣服。冯友兰之附炎趋势、卑躬屈膝、厚颜无耻,更是世
人皆知。后一类型,一部分人选择可杀不可辱的自戕,如老舍、邓拓等,一部分则
选择沉默失语,忍辱含垢、苟全性命,如小说家沈从文改行研究中国服装史,史学家
陈寅恪三叹”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之后,选”颂红装“──撰写
《柳如是别传》──的”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年“。
但以鲁迅惯有的与当局不合作的性格,他必定做出屡屡抗上的举动,甚至写出类似”
好个国民党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那样痛快淋漓的骂人文字来。如此说来,
他活着的话,大概只有进监狱做囚徒一途。

  如果说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是所谓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
难道说中国人民活该遭受那”要么闭嘴,要么坐牢“的折磨?活该要历经十年人为
浩劫的苦难?如果说,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历史研究还有何意义?

  中国人历来强调”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对于鲁迅这样中国
历史上的文化思想巨人,无论是被迫沉默还是做囚徒,都是中华民族的大悲剧,怎
样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需要考虑”假若鲁迅还活着“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他既不
沉默又不做囚徒的问题。这在根本上涉及到政治
制度的设计,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旧制度向现代新制度转变中不可回避的根本性的
难题。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意味着我们完成了中国现代性改造中的大问题之一──
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改造。这就是”假若鲁迅还活着“这个似乎有违”历史不能假设
“旧例的”假设“所显示的重大现实意义。


来源: 《炎黄春秋》2009年第6期







imagine45 发表评论于
"--------假若鲁迅还活着“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他既不
沉默又不做囚徒的问题。-------"
----------------亏你想的出来阿,这一来帮忙想的人定会多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