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废話多多】
国内老年父母身边无人照顾是海外游子的一大心病。当年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时,父母尚在中年,出来之后念书、做事、结婚、生子,到了可以静下心来喘一口气的时候,父母已垂垂老矣。在照顾老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说“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健康尚存,或家里有兄弟姐妹可以帮着照顾老人的游子,心里承受着不能为亲人分担忧虑的内疚,若老人失偶,多病,家中无人的游子,面对的就不光光是内疚的心理,还有怎么办的问题。
自认在道德制高点上站着的人通常会说:这还不简单,回国啊。父母把你养大了,不就是要你养老送终吗。你说你回不去?纯是借口,鄙视你一把。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是家里老人不需要照顾的人,要不然按他自己所说,早就回国尽孝去了,不会有功夫在网上鄙视他人。
通情达理的说,如果有条件,比如自己退休了,或家里孩子大了,或不用上班挣钱养家了,海归照顾老人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即使是有条件的人,未必有能力。人老了,不是单单的穿衣吃饭,健康的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生病的老人要有专业的护理和治疗。现代的照顾老人是一门学问,不是一个人心想事就成的。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请家政工无疑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的弊病之一是家里要有人指导。照顾老人是很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外人不知老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很难使老人满意。无论年轻时如何叱咤风云的人,老了之后,思维不会像年轻时那样敏锐,对身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了依赖性,即使不好也不敢说。如果碰上不敬业的人,虐待老人的事就会发生。
所以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好一点的办法是老人住进养老院。这个办法最大的阻力来自世俗观念。因为一提起养老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群面黄肌瘦,孤苦伶仃的老头老太太,每天吃着残羹剩饭,坐在墙角里抓虱子晒太阳。然而现代的养老院却与此大不相同。大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的养老院不叫做养老院,而叫做福利院的原因。一位福利院院长曾经说过:我们的目的不光光是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老人们生活的幸福顺利。
北京的福利院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的多有政府补贴,所以费用较低,但等的人也多,一个队能排出一年半载,而且受到很多行政上的限制,如户口,工作单位等等。私立的福利院比较容易入住,但费用相对较高。福利院对老人的照顾分级。最简单的是对于行动可以自理的老人,院方除了提供吃住之外,每天有人来看一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院方在吃住之外提供治康复,并提供护工服务,老人将护工费交与福利院,护工由福利院统一管理。卧床不起的老人,有的福利院有常驻的医生和护士,并有二十四小时的护工服务。
好的福利院有各种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歌咏,舞蹈等等。我认识一位老太太,九十多岁了开始学电脑,后来可以给大家发电子邮件。平时她的儿子女儿们轮流去看她,没访客的时候有许多李奶奶,张爷爷们聊天,忆旧,吹牛。老太太经常感叹自己从前不知道,要不早就住进来了。儿女们则说福利院的好处是放心,知道老人有紧急情况会得到专业帮助,这是在家里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说了这么多住福利院的好处,实际上是没办法的办法。现代人寿命长了,总有一天有不能自理的时候。现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独生子女们面对照顾好几个老人的现实,所以福利院会是每个人的最后归宿。只是我们和父母这两代人正处在新旧养老观念交替的时候,如何照顾老人不仅是个头疼,更是一个心疼的问题。
望天下所有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