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暴力的迷思(误区)

普及关于家暴的心理以及法律知识,澄清家暴的心理与法律误区,帮助受家暴荼毒的姐妹,推动国内关于家暴的立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御树林枫 转载


以下所使用受暴者、受暴妇女、受暴儿童等用语,并非要标籤这些受到家庭暴力的人,而是為了说明施暴与受暴的的相对位置之便,这些名词只是他们生命中曾有的经验,不代表他们成了受暴化的人生。

一、常见的迷思
迷思
只有低收入家庭、教育程度低的人,才会发生家庭暴力,而且家庭暴力不会常发生,即使发生也是马上就和好了,不会变得更严重。
事实
错!家庭暴力存在於各种经济、教育、种族、宗教背景的家庭中,并且家庭暴力并不是偶发行為,会随著时间而越演越烈,伤害的程度也随著时间成正比。

迷思
家庭暴力的发生,多半是受暴者向施暴者挑衅,导致施暴者忍无可忍而动手打人,不是受暴者故意的,更不是施暴者愿意选择的。
事实
错!事实上,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权力与控制,施暴者通常认為自己比家中其他的人更有权力,因此可以决定用任何形式(包括暴力)处理及控制行為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也因為如此,他/她的上司(比施暴者权力更大的人)向他/她挑衅,他/她就不敢对上司施暴,以免对自己不利,可见施暴者的暴力行為是经过选择的,甚至是有意识的行為。

迷思
家庭暴力很少发生,即使偶尔发生也不会恶化。
事实
错!有太多的家庭暴力因為社会对被害人的不支持,而使被害人没有勇气公开,因此实际发生的案件数,远大於报案的数字。曾有专家学者估计,婚姻暴力的发生比例可能在17.8∼35%之间,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儿童虐待与老人虐待的数字。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暴力行為往往是得寸进尺,越演越烈的。

迷思
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大事自然会化小,小事也会变成没事,何必插手。
事实
错!家庭暴力往往是循环式的发生,不但不会自动终止,更会越演越烈,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和长期的努力才能改善。

迷思
家庭暴力的最好方法是在完整的家庭中解决,而不是家人分离两地。
事实
错!家庭暴力问题往往呈现一个纠结混乱的家庭关係,一段时间的分开,可使置身暴力家庭的人不再掉入旧有的行為模式,而能真正看清问题的根源,并以一种新的认知和有效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迷思
忍耐可以改善一个施暴者的暴力行為。
事实
错!暴力行為不会因為消极的忍耐就好转,必须了解暴力的本质,双方都做好自我管理、学习新的行為模式,才能真正改变。

迷思
暴力是為了渲洩情绪,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
事实
错!学习一种有助於情绪压力的抒解,又不会伤害他人的方法才是治本之道。

二、对受暴妇女的迷思
迷思
受暴妇女的教育程度都很低。
事实
错!受暴妇女的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

迷思
受暴妇女不是自己犯错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
事实
错!许多受暴妇女长期扮演著委屈求全的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而施虐者仍然我行我素。即使受暴者继续留在婚姻中,也往往是為了孩子、经济因素或背负了传统要求『好女人』是必须维繫整个家庭的责任等等原因,而不得已继续留在暴力关係中,绝对不是有被虐待狂。

迷思
受暴妇女大可以一走了之,应该不是什麼难事。
事实
错!由於许多受暴妇女抱持著相当保守的家庭观常一味地认為自己必须為整个家庭健全负完全的责任,再加上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或想要离开但施虐者却扬言对其不利,因此,受暴妇女常常在真正离家前有许多的挣扎。

迷思
受暴妇女似乎很神经质,要不就是精神失常。
事实
错!由於遭受暴力的长期压迫,使得受暴妇女不得不採取一些看似不太寻常的生存方式,究其原因其实是长期的焦虑、恐惧、紧张造成极度的无助、敏感、依赖等心理症状,进而產生社会适应不良的行為反应。适当的心理辅导可帮助受暴者重建愉快自主的生活。

迷思
受暴妇女往往会再选择同样暴力的人作為配偶。
事实
错!只要受暴妇女成功的走出家庭暴力,他们通常会更审慎地选择下一个伴侣。 (按:有资料显示,她们的经历容易被施暴者所利用成为施暴者的猎获目标,所以要小心.)


三、对受暴孩童的迷思
迷思
不打不成器,怎麼打都是為孩子好。
事实
错!父母亲以教养子女為名,对子女形成虐待,不能用「不打不成器」来加以搪塞。

迷思
父母通常会适时控制自己,而不会造成孩子的伤害。
事实
错!父母為了发洩个人情绪压力而施虐子女,这往往是非理性的行為,有时甚至不能或不愿克制自己。举例:邱小妹家暴事件

迷思
受虐儿童青少年必然有错在先,才会被虐。
事实
错!形成虐待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父母亲不知道如何处理本身所面临的情绪压力,而把压力转嫁发洩在子女身上的行為。这种发洩行為是往往非理性的,有时甚至不能或不愿克制自己;发洩行為与子女的行為有时没有必然的关连。

迷思
只要儿童没有直接被施暴,继续生活在目睹暴力的家庭中(只有看著其他的家人被打而已),总是比离开这个家庭好。
事实
错!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环境,即使子女只有目睹家庭暴力的冲突场面,而没有直接被施暴,对其心理与行為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对子女而言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而不在於给他们一个家庭成员俱在,却不健康的完整家庭。

四、对施暴者的迷思
迷思
施暴者必然是失败者,少有成就,而且缺乏爱心、长相凶暴的人。
事实
错!许多施暴者并非如我们所想的,是爱喝酒、缺乏爱心、长相凶暴、少有成就的人;高社经地位的加害者比比皆是,有某些施暴者是医生、律师、政治家等专业人士,而且长相斯文体面,甚至有时施暴者是相当善体人意,颇有情趣的。他们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暴力相向,他们往往只在家裡施暴,但在其他的社交场合,却可能非常温文有礼,言行举止都很有分寸。举例:王静瀅家暴事件(陈威陶先生)。由於他们懂得掩饰暴力的方法,比如打在衣服可遮掩的地方、技巧性的施暴以躲过验伤检查,或只找自行开业的医师商量施暴情形以避开旁人目光,使得高社经地位者不容易被指控,以至於多数人误以為加害者主要出现在低下阶层

迷思
施暴者都有赌博、酗酒或吸毒的习惯。
事实
错!几近一半的施暴者并没有酗酒或用药的习惯,酒醉施暴的比例远低於意见不合、金钱问题和工作不顺利这三个理由。酒癮、药物和赌博上癮,只是扩大施虐的可能或加重施暴的程度,而不是施虐的原因。

迷思
施暴者对所有的人,都是暴力相向的。
事实
错!许多施暴者只在家中施暴,在其他的社交场合却可能是非常温文有礼,言行都有分寸的人。

迷思
施暴者都是有精神病,而且对自己的暴力常是乐在其中的。
事实
错!研究显示大多数施暴者之身心状况与常人无异,而在暴行后,施暴者甚至常后悔自己的冲动行為,但是若不经过治疗,施暴者是很难终止其暴力行為的。

迷思
施暴者没有能力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
事实
错!只要施暴者愿意承认暴力是不对的行為,又愿意自我负责,并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疗,学习新的行為来替代暴力行為,施暴者的改变是相当可能而且有效的。

资料来源:
林美薰、丁雁琪、刘美淑、江季璇(2004)。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人员服务手册。台北: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



对家暴说不”群组链接【遭遇家暴的姐妹们,以及反家暴自愿人士,入组。】请认准原创防伪图标(如下图红色底板黑色字体的“对家暴说不”题图),以及查对核实此群组管理员名单(汉代蜜瓜,寻ME,老姐,花雨101,Youshijie,随意了,piao11,小泥山, 御树林枫......等)。谢谢

          点击图标即可申请
          



例如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S),律师,妇联干部、人大代表或者你们认识这样的人,请自荐或者向她们推荐我们的群组和博客,期待你们加入此组,与我们一起并肩工作。请点击此处申请

minirock 发表评论于
这个海智子很偏激吗.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rolia里的“海之子”就是我,我在rolia里也快有“工作”一年了。
我们切实的帮助了许多的中国男人,看了不少的case。 而你们呢,却是用下三滥的卑鄙的手段,逼rolia的斑竹,还要威胁告rolia,如果不封我的id,就采取法律手段。最后斑竹被你们逼走了, 但是看看现在的rolia婚版,除了那个汉代啥瓜(她的三个马甲)自说自话外,还有啥呢,人都走啦。这种“文革”的革命小将的手段,你们觉得有用吗?
===============================================
你的“工作”恐怕在哪里都难容身,因为替暴力鼓吹开脱是反社会的,就如同恐怖组织。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你在rolia的故事,我也有所耳闻。反家暴工作组犯不上理你。

你要是再在这里进行人身攻击,就是闭门羹了。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你说我:“毫无事实根据的信口开河”。

请你们这帮人有点自己的创意,好不好,
不要老是在那里,照搬洋人的东西,
搞翻译的无聊的事。。。
======================================
你看的这篇就是来自台湾的。

每一篇博文都是在7-8篇合格文章中选出的,中文就转载,英文就翻译。我们不说没根据的话。我们可不比你敢“创意”(在论坛教别人说要自杀)---这不就是“毫无事实根据的信口开河”,这是在害信赖你的人。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加拿大的很多女权机构和属下的家庭辅导机构,虽然说挂的牌子都是NGO, 他们做的case,办“家暴离婚”讲座 是受政府资助的。。。,只帮女人,对女人都是免费。如果男人到这些结构,她们就转接到其它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不服务你,给你一些名片,找这些律师去”。其实就是变相的拒绝男人, 是对男人的性别歧视。
=====================================
在你所在的安省就有男性家暴避难所:Post-Traumatic Stress Recovery Program,www.homewoodhealth.org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看你们的blog里说的绝大都是: 他是家暴分子,她是受害者。。, 这样做。。太片面了。

好。。, 即然你们说,你们的反家暴是不分性别,那你们也给男人开个栏目嘛。
===============================================
栏目早开了,自己去看。

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犯罪学等领域的很多研究对象是基于女性受害者,要是真象你说的数据那样,早有大批学术文章出来了。社会上针对女性是受害者的资料的远远多于男性受害者。

由于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已经列出。我们建议男女受害者互读资料,你的心里放的要是反家暴,而不是反女人,你也应该能读。
Youshijie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我们都知道你们是在做marketing的工作,你们机构的钱是按接的case向政府收钱的。
--------------------------------------
你可真能信口开河啊。证据在哪里?哪个case政府给我们钱?哪个政府?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阿富汗?澳大利亚?
虽然是网络,还是提醒你,你对你说的话是要负责任的。


对家暴说不小组成员由女性组成。很多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关注着男性家暴受害者。这样的心胸,很遗憾,你这样的大老爷们,没有。
家暴是犯罪,同性别无关。无论谁是受害者,是什么样的性别,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博客能够让他们受益。

但是,你这样的毫无事实根据的信口开河,让我看到家暴施虐者的某些品质。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我们都知道你们是在做marketing的工作,你们机构的钱是按接的case向政府收钱的。
===========================================
说你小人吧,别不服。反家暴群组的义工完全义务贡献时间和技能,不服务于任何机构,凭的是社会责任感。群组里有医生、工程人员、主妇、作家等,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海智子,你近日在法坛口口声声反对女性暴力,却连最基本的信息知识都不具备。你要还是爷们,就花时间花精力去收集整理翻译材料信息,拉起旗子为男性受害者踏踏实实地做事。可惜你没这个觉悟。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你们派到rolia里的“汉代滥瓜”,已经在rolia里呆不下去了,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是想找份工作,做啥不可以,一定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呢.我们都知道你们是在做marketing的工作,你们机构的钱是按接的case向政府收钱的。即使如此,你们也不能如此没有公德的“制造”“催生”家庭暴力的案子吧。这里的老移民都知道你们是干啥的也不会找你们,你们也只能欺骗那些新移民的家庭了。。
======================================================
我们只有“汉代蜜瓜”,我也去rolia了,没人派,网络是公开场所。我和蜜瓜在那里都好得很,不劳你挂念,倒是有个叫“海之子”的在rolia里很不爽啊。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如果你们把性别作为家庭暴力的前提的话(只是不断的腔调男人如何暴力女人),那么你们永远都不会成功!!。北美的这种gender-discrimination是非常明显的。你们是一帮所谓的社会工作者,更准确的说:你们是一帮“女性的社会工作者”,这是对男人极其不公平的,你们的后台是女权分子机构,和男人对立。整天想的做的都是如何“战胜”男人。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是要合作的,不是敌人。希望你们不要再做那些伤天害理的撕裂家庭伤口的缺德事了,家庭需要的是愈合,这样的工作是反人类的。。看看你的杰出的,在BC的同事吧!,搞的胡MM一家家破人亡!!!,Markham的一家男女都死了,也有你们的“杰出的贡献”。关门吧,如果真的有暴力,让警察按法律来管。不用你们在有某些小问题的家庭里“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
======================================================
在反家暴工作组眼里,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在你眼里是“把性别作为家庭暴力的前提的话”。看看你所有的发言,和你论坛的言论,海智子,你太小人了。 你的理念同反家暴工作组不在一个层面上。
御树林枫 发表评论于
回复海智子的评论:
你们为何一讲家庭暴力,就只说女人是受害者?,却从来不保护男人受害者呢?,有非常多的case,是女人在家庭暴力男人!!
=============================================
官博有男性专栏。我们建议女性受害者阅读男性受害者的文章,也建议男性受害者阅读女性文章,因为在暴力虐待的问题上,很相似,不同之处已经单开文阐述。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