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推演案例-上半年茅于轼事件客观分析
前面讲了一个模型推演的案例,其实客观理性的去分析,就是这么回事,没必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带有感情色彩就无法做推演了,就像持有股票的人就带有股票要涨的感情去寻找信息,当然愿意看到股票涨的新闻了。客观理性是做模型推演的基础。
上半年公诉茅于轼的事情闹得热火朝天,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看透整个背后的操盘的痕迹。大家有没有发觉,亲美的势力抛出一个小马仔,然后左这一块就全部扑上去了,我这样说你们就明白了吧。亲美的这块分工很明确,有运筹帷幄的(可能你连名字都不知道),有专门抛头露脸的,有专门出来给你骂的,有专门骂政府的,有专门给政府出馊主意的,有专门做文化引导的,等等等等,分工很明确。
然后我们来看茅于轼,其实就是亲美的抛出的一个给你骂的小马仔(类似方舟子),起到几个作用,一个是引左的一派跳出来,另外一个是做压力测试。然后我们把整个事情还原出来看。
当时的事件的背景:
1、 茅于轼出来很多奇谈怪论,包括什么高利贷是好事(现在来看高利贷就知道茅于轼是瞎说八道)、大骂老毛(不管怎样,对于毛其实应该是客观评价,有功也有过,不能一棒子神化或者一棒子打死)。
2、 左这派不管大小一哄而上,5万人签名要公诉茅于轼。
我对当时的政府的背景情况的分析:
1、 政府认识到茅于轼这种说法有问题,因为否定毛就是否定现在政府的执政的合法性。
2、 政府同时也认识到了左这派的危害性,这次你5万人签名要网上公诉茅于轼,让你们办成了就会形成很大的示范效应,那么下次什么事情可能就是50万人签名了,这样中国不就乱套了吗。在经济危机中秩序是核心和关键,没有了秩序,什么都是白搭。
当时的结果:
1、 公诉茅于轼失败,但是后面茅于轼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声音了。
2、 其实就是左的这派的运动式模式失败,茅于轼也因为触犯众怒不允许过多发表言论(所以现在很少看到茅于轼有什么奇谈怪论了)。
博弈过程各个环节的分析:
1、 亲美体系抛出一个小马仔的目标很明确,做压力测试,测试左这块的策划能力、运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
2、 获得了左这派比较精英的5万人的名单,看看苏联解体后如何定点清除苏共的人员就知道了,是直接干掉,当时死了大批的苏共的人员。
3、 给政府高层造成一个左这派不容易被控制并且会产生巨大后患的影响。
4、 运作的实际情况是左这派确实做了组织等等工作,但是可以看出来叫做山头林立,同时马仔和大将都出场了,说白了就是大将也拿着斧头去打仗了。其实就是缺少谋略,没有做到该运筹帷幄的运筹帷幄,该抛头露脸的抛头露脸,该做马仔的做马仔,结果大大小小都成了马仔。
总结:其实国家是需要左的势力也需要右的势力,关键是在于平衡,一般来说左的势力比较倾向于国家利益,右的势力比较倾向于资本利益,看看美国就明白了,美国也有左和右,但是力量对比比较平衡。但是中国是右的力量太强大,左这块力量太弱小,同时左这块还处于一盘散沙的情况,山头林立,做事情比较冲动,没有谋略。
另外下半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右也犯了个错误,过早暴露了自己,其实前总理不出来还好,出来了反而让人揪住了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三样核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没有任何借口和言辞能够去抵赖的。其实也是谋略上面的判断失误,看看辛亥革命100周年出场的人就知道了。
其实我们抛开左右之争,因为一个国家是需要左也需要右的,只是大家力量的平衡问题,一旦不平衡,国家就要打击力量太过强大的一方,这个就是政治。
后面我国将要面临大萧条,期望后面所有中华民族的人民都能够站在国家利益这个层面,因为只有国家利益保证了,才会保证每个人民的利益,一旦国家崩盘,上台的肯定是没有政治势力的(因为美国需要没有政治势力的人上台,这样容易驾驭),这个就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没有做成总统而叶利钦做成了总统。
下面给左右几个建议:
1、 要有谋略
2、 不要去做带路党,那都是被美国人利用了,不管是你引导产业工人上街还是引导学生上街,都是错误的。
3、 危机时刻秩序是核心,没有了秩序,没有人会保证你的老婆和女儿不受凌辱,没有人会保证你的爸妈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什么叫做秩序?这个就是秩序,美国人要的就是让中国失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