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陈向阳:福建印象
发布者 thchen 在 12-01-26 08:44
2011年底,平生第一次去福建,逛了8天。
到处是山
都说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真是不假。鹰厦线(鹰潭到厦门)从福建的西北角穿向东南,火车完全走在山里,直到海边才出现了不宽阔的平原。不过,山并不大,相对高度多在一到
火车只能走河谷,先是沿着富屯溪、沙溪(都是闽江的支流),然后是九龙江,直到海边。河谷都不宽,有些地段只有百十米,走火车都嫌窄,所以很少见人家。几百米宽的地段就有农田农舍了。老式农舍是黑瓦或黄瓦,泥墙。更多的是新式农舍,二层、三层或四层,方头方脑的小楼,水泥墙或砖墙,有些墙上贴了瓷砖。中国许多地方都见类似的新农舍,可能这种样式最省地也最易建造,但美观实在谈不上。河谷更宽的地方就有城镇了,除了脏乱的老楼房,已有新式的高层楼。尤其是三明市,那里的河谷有几公里宽,可见许多十几层,甚至二十几层的漂亮高楼,还有一座很现代模样的大体育场,可与北京、上海的现代建筑比美,真是一步到位。
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福建的基本建设不得了。火车走在山里,却能见到气派的高速公路,还有翻山越岭的高压输电线。不过,环境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垃圾,过去农村的垃圾可降解,还了田就看不见了。如今塑料袋之类的却长久不烂,使垃圾非常显眼,大多倾倒在村边的坑塘里,一路随处可见。河水也多是浓绿色,明显的富营养化。九龙江已完全梯级开发,不再是河,而是一连串的水库。一些水库里长满了水葫芦,看不见水面了。
厦门确实漂亮
由冬季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厦门,感觉真好。到处见绿树,街道比北京干净,至少地面上的痰迹少多了。真的,在厦门很少见人像北京的人那样肆意吐痰。
厦门最漂亮的当然是鼓浪屿,那里有更多的绿树,有许多西洋小楼。岛上没有汽车,窄窄的小巷上坡下坡。小巷两边是高高的围墙,墙头探出大树。墙里也许有花和草,但是看不见,只能越过墙头看那些西洋小楼,想象里面是多么典雅。还是堪培拉好,沿街不许建围墙,每家每户的花园完全敞开,供行人欣赏。
鼓浪屿的制高点是几块巨石,即日光岩。爬一下日光岩要60元门票,太贵了。但若不这么贵,日光岩一定会挤成“人粥”,那窄窄的登山路恐怕会出危险。鼓浪屿名气太大,游人太多,而乌央乌央的游人冲淡了原有的韵味。要体会鼓浪屿,真需要在那里住几天。等游人走光之后再去漫步无人的小巷。天恐怕已经黑了,树影婆娑,花香阵阵,再从小洋楼的窗中流出梦一般的琴声,也许味道相当不错。
厦门也很现代,那些漂亮的高楼大厦完全是21世纪大都市的样子。新建的环岛路绿化得很好,海边的沙滩也不错,只是海水不像澳洲的那样清澈,因为入海的河流带来太多泥沙。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型标语处,金门岛遥遥在望。
厦门的南普陀寺竟然不要门票。寺庙很新,大概是刚翻建的。山不算高,二三百米,但爬上去也要出身大汗。在山上可俯瞰秀丽的厦门大学,还可遥望鼓浪屿。厦门还有不少公园、湿地,据说可见悠悠白鹭。还有集美学村,胡里山炮台等名胜。当然,厦门也有乱一些脏一些的老街道,两旁是1960和1970年代的三四层楼房,一层是留给行人的走道和商店,这叫骑街楼吧?这样的街道有更多的生活气息,也值得一逛。
总之,厦门很值得多住些日子,细细品味。
泉州到处是古迹
历史名城泉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汉代开埠,历经南朝、唐宋,及至元明清的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自是厚重。当然,泉州没有北京、西安那样的“大古迹”,但“小古迹”太多了。尽管它们已经淹没在现代城市中,只要留心,就见这里一座庙那里一座寺。是的,泉州的古迹有一半是寺庙,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此处有中国现存最早(宋代)的具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不过,寺里真正宋代的“原装货”很少,还多是残垣断壁,而漂亮的部分是新建的。
泉州最有名的寺院当属开元寺,镇寺之宝是宋代的两座石塔,那些殿堂显然是新翻建的,屋顶虽是黄瓦却不闪亮,因为并非琉璃瓦。许多柱子是石头的或水泥的,又粗又长的木头已经很难找了。不过,对笔者来说,那里的弘一大师(李叔同)生平展览和泉州佛教历史展览倒是真有看头,远比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好看。作为泉州佛教协会所在地,开元寺好像还担负着佛学的教育普及,寺里有些房间分明就是教室。也确实有不少平民信众,他们是真信,不仅烧香拜佛,还去上课听经,还在庙里做义工。几座庙里都见一些中老年男女在打扫卫生,在搬运杂物,还管维持秩序。一次笔者见几位和尚在做法事,左右并无不许拍照的牌牌,于是举起相机,哪知旁边一位早就盯着我的“大妈”却马上伸出手来:“不要照相!”
泉州的小古迹太多了,这里一座牌坊,那里几间老屋,有些原物不复存在,就立块石碑或石牌,比如“弘一大师化身处”。有些原物还在,却破破烂烂无人看管,比如“施琅故居”,残破半塌,空无一人,只有文物保护部门的一块石碑在镇守。
泉州还有座清源山值得一游。这里有宋代的老君石雕像,
泉州街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批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他们大多不走马路而走人行道。所以行人身边不断有摩托车擦身而过。虽说看上去乱哄哄一片,尤其是红灯变绿灯时,两边的摩托大军立即相对冲锋。可笔者在街上逛了两天,居然没看到一起交通事故,真该称奇。
泉州还有一座宋代的古桥——洛阳桥,据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说洛阳桥跨海,实际只跨了几百米宽的河流入海口。那河叫洛阳江。之所以起名“洛阳”,是因为宋代的中原移民怀念故乡。历史上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躲避战乱,不少就来到了福建。笔者还去看了厦门南边漳浦县的赵家堡。此堡规模相当大,围墙数公里,堡内不光有大片民居,还有堡中堡、地道,有学堂、庙宇、宗祠,还有水塘、田地。即便被包围,也可长期坚守。建堡人是南宋的皇室族裔,当南宋被元朝消灭后,隐姓埋名,避居于此。
由于一批又一批中原人南迁,当时的“正宗”中华文化被带到南方保存延续,而北方的中原却多次因战乱被杀得千里无人烟。南方人常常显示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是原因吧。想想看,最正宗的老北京人几百年前还是东北的游牧民族呢。
福州值得一看
曾经听人说,福州没啥可看。到了福州才发觉,没个五六天也是看不过来的。城中有一大片老民居“三坊七巷”,那里有许多名人故居(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等),还有一些展览(各种民间手工艺和老民俗),不少特产小吃,足够逛两天的。城中有于山、乌山两处风景区。也许风景算不上多好,但那里的多个展览(戚继光、郁达夫的生平事迹,福州历史名人,福州的辛亥革命等)却值得一看。福州还有规模很大的林则徐纪念馆,细看一遍半天不一定够。
福州城东还有一座鼓山,山上有以涌泉寺为中心的160景,山也高,
另外,福州的闹市区也值得一逛。虽说现在中国的大城市正在“趋同”,那些大商场、名牌店大同小异,但每个城市的商业街第一次去逛总会有些新鲜感。尤其当华灯初上,到处熙熙攘攘,花花绿绿的土特产品,各式各样的街头小吃,总让人感到特别亲切。糟糕的是人只有一个肚子。
福建的小吃
闽菜也属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佛跳墙”大名鼎鼎。但不管在哪里,最吸引人的当地风味还是小吃。去福建之前曾作了一点“功课”,所以目标明确,直奔福建的名小吃。
肉粽吃了两次都没有失望,不仅味道美,那糯米也特别的粘、软、筋。厦门黄则和花生汤店的花生汤不负盛名,花生入口即化,汤表面可见油花,花生油都熬出来了,那汤虽不粘稠,但甜甜的滋味浓浓。不过,同一家店里的面线糊却糟透了,两大块鸭血,几块凉鸭子还净是骨头,浇上一大勺温不嘟的烂糟面条汤,一句话:太难吃了。不过,笔者坚信福建名小吃绝不应当这么“烂”。果然,在泉州再尝面线糊就强多了,鸭血切成细丝,还有点海蛎子小虾仁,有小葱、绿菜叶,那细面条略有几分筋道,味道挺不错。原来面线糊不必是糟面汤。其实,面线糊的做法很随意,有100位厨师就有100种面线糊。
海蛎煎的名气也不小,青葱、鸡蛋,加上些海蛎子一起煎,味道还可以,但笔者可能没有吃到上乘的。福州的肉燕貌似大馅馄饨,但味道可比馄饨强,除去馅大味鲜,那“燕皮”据说是用猪肉加番薯粉打制出来的,“薄如白纸,软嫩滑韧”。但笔者恐怕也没吃到最正宗的,感觉那燕皮比北京的馄饨皮薄点,筋道点,但还是面味而非肉味。至于吃的福建大鱼丸,感觉那是工厂流水线的产品,和在北京吃的“福建鱼丸”一个模样一个味道。倒是在泉州吃的小鱼丸(不及蚕豆大)更地道,筋道得富有弹性。
福州街头还有卖麦芽糖的。咱小时候吃的关东糖就是麦芽糖做的,又粘乎又经嚼,越嚼越香。现在北京的关东糖不知改成了什么糖,虽然又酥又脆,但那股子老关东糖的香味却没了。在福州街头又吃到了麦芽糖,重温老关东糖的香甜。
福建的风味小吃还有不少,只恨时间太短肚皮有限。
福建在狂奔
福建不多的平地都在沿海一带,而这里的土地已经超负荷了。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和密密麻麻的农民小楼。城市与乡村已经难以区分,建筑群正在把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联结起来。剩下的农田更显宝贵,挤满了蔬菜和经济作物。几乎所有可用的水面都用来养殖,包括河口海湾、沿海的滩涂。
交通太方便了。全省有几横几纵的高速公路,还有动车。厦门到福州近
不知道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中有多少浪费,有多少腐败,产生了多少环境问题。但有一样是肯定的:福建已经相当繁荣,还在高速走向更加繁荣。
(来源: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397)
顶好文, 短短的几天和精悍小文把福建的特征和精华都概括了,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