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战略型科学家江上舟:鞠躬尽瘁中国心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顾瑞珍
跨越多个领域,他一生致力于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患癌症十年,他一直坚持工作,为推动上海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科研专项和战略产业布局鞠躬尽瘁。
2011年6月24日,在上海瑞金医院的一间病房,他的生命在64岁戛然而止。数个月来,在人们的回忆中,这位战略型科学家的人生轮廓渐渐清晰。他就是原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
为国谋利的“产业推手”
从集成电路到电动汽车、大飞机,他涉猎多个前沿领域,力推自主创新,被人称为“产业推手”。
“他不仅是要引进一个产业,更让其产生更大的推动效果。如大飞机,不仅带动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和江上舟共事多年的科技部部长万钢说,“江上舟主张的自主创新,不仅是技术,更是产业发展。”
江上舟创造了世界最快建芯片厂的纪录,实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零”的突破。2000年8月1日,中芯国际在上海张江打下第一根桩,自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到2004年,仅上海一地,就已会聚6条8英寸200毫米集成电路生产线。10年前,上海集成电路销售额约50亿元,而今已达539亿元,占全国的37%。
他力主在浦东建设面积22平方公里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仅“十五”期间,张江开发区便引资100亿美元,建设了10条8英寸至12英寸的集成电路生产线,芯片产业迅速形成规模。与此同时,北京、武汉、深圳等工业重镇也先后介入芯片制造业。
他提出了“以产品制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观点。他说:“100项技术出不了一个产品,但是,通过一个大飞机产品完全可以带动100项技术。”在他和许多专家共同努力下,大飞机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
进行大飞机项目论证时,一些人认为这个项目不适合中国。众多争议给江上舟带来了很大压力。他对助手何志庆说:“如果我们提出的是正确的建议,对国家也算有了交代。但如果搞错了,就成了历史的罪人。”尽管压力很大,他仍不懈地坚持着。如今大飞机项目在上海全面展开,运转顺利。
纵横海内的前瞻者
江上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与一般留学生埋头专业不同,他利用在国外学习的机会,不仅学习了专业,还广泛涉猎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理念,并把它们带回国内。
从1998年开始,时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的江上舟为集成电路奔走呼吁。那一年他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上海要大力发展IC(芯片)产业。2001年在科技部组织的一次讨论会上,江上舟力主做光刻机。这给时任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戴国强留下深刻印象:“他是个重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战略眼光,向前看的人。”
“他从来都是十年磨一剑,把眼光放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的发展。对事情的发展态势作出判断,需要深厚的功底。”万钢说。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回忆说,2001年4月,美国能源基金会和欧盟在意大利召开一个关于汽车排放的研讨会。会上,一位中国官员对国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就是江上舟。
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谈到相交往事,万钢用“敬重”一词来形容。他说:”江上舟为人,从来不考虑个人,他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事业上,乐此不疲。”
江上舟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据秘书陈筱琳回忆,江上舟写的报告从没有大话空话,极为慎重:既要有科学依据,又要有政策建议,既有技术含量,还要浅显易懂,篇幅还不能长。江上舟曾规定,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建议一定要在500字之内,最多2页篇幅要讲清楚问题。为了一份3分钟的材料——《上大飞机宜早不宜迟》,他前后竟然写了整整一个多月。
患癌症的十年间,他仍坚持为推动上海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科研专项和战略产业布局工作。作为一个战略型科学家,他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在飞机上,他往往都是在看书、看杂志。
万钢最后一次见到江上舟是在2010年5月,地点在上海的瑞金医院。万钢说:“我们谈的仍然是工作。他告诉我一些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判断。多年来,我们感情很深,我一直视他如兄长,但我们很少谈工作之外的话题。经常是一杯咖啡、一杯茶,谈到很晚。”
《中国科学报》 (2012-01-0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