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住”
本来打算按照“衣食住行”的次第,但是,“食”最琐碎复杂,不如参照考试的办法,先把比较简单的标题做了。
先说“住房”,上海大概算是全国最困难的了,三代人住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包吃包撒,并非稀有。普通情况,上海人多住在市区弄堂狭小拥堵的“石库门”房子。上者,有“新式弄堂”、“公寓”等;下者,有大量的“棚户”,就是最简易的小房屋,普通都是“私房”? (补遗:走进这样的“楼房”,白天都黑咕隆咚的,地板叽嘎叽嘎作响,好担心这样的砖木结构房子,都是易燃的木头,失火了怎么办?)国家不情愿接收这种简陋房屋。
典型的传统弄堂“石库门”房子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底层:有前门和后门。前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4-6平方。然后进入“客堂间”,约20- 28 平方不等。一般比较阴暗潮湿。再深入,经过楼梯和小卫生间,到达厨房,约6-8平方。厨房有后门。
上一道楼梯,到达“亭子间”,约6-10 平方,朝北,阴冷,较矮。再上一道楼梯,到达二楼“房间”,面积与“客堂间”相等。
再上一道楼梯,就到了一个小晒台,也就是“亭子间”的房顶。再上一道楼梯,是“三层阁楼”,三角斜顶,“老虎窗”,人能够站得直得面积大约12平方。
这样得房子,原始的设想,是一家人居住。“客堂间”会客,二楼“房间”是卧室。“亭子间”和“三层阁楼”堆放杂物。结构和如今的“联体别墅”相仿。
大家知道,解放前,“亭子间”常常就是许多穷文人租住的地方。解放后,普通这么一个房子会住进四家人,最多的听说有七家的(子女结婚“派生”而来,用“硬件”或者“软件”隔开)。相对于“棚户”,这还算天堂了。如果男孩子住在“棚户”区,谈恋爱都大大的有问题:女方家长普通都要极力反对。当时人们说,你看到一位打扮时髦妖娆,举止似乎相当高傲的女孩子,很可能就是住在“棚户”区的,她普通不会让人知道本人住在那里,很可能吹牛说住在淮海路某公寓!
于是,你在“石库门”房子的厨房,会看到好几套煤气灶台,不少白天各自上锁,怕邻居偷着用。还有很多没有煤气,就是好几个煤球炉。每个灶台都有各自的电灯照明。烧饭时候,抢占水斗洗菜淘米等,难免磕磕碰碰。互不相让就会造成“邻里纠纷”。再“升级”,找人来打架,砸东西。“武斗”吃了亏的,可能会搞“阶级斗争”报仇 ?? 举报对方平时的“反动行动”,经常有鬼鬼祟祟的人聚集(其实是来往亲戚),是“反革命地下黑俱乐部”等等。由简单的“邻里纠纷”攘成大祸的,并不少见。
当然,邻居的主流,还是互相辅佐,互通有无。邻居有当医生的,当老师的,卖肉的,卖衣服的,都能够沾光。自然,你也得巴结着他们。普通的,烧了好吃的,大家分点尝尝,搞好关系。如今,人们住上了独立式的高楼大厦,怀念“石库门”房子的邻里热闹,天然就“过滤”了当时那些不方便的以至苦楚的回忆,这也是人情之常。不过,怀念归怀念,任谁也不会真正要“回去”。
住房困难,青年男女的约会,普通是“看电影”。当然醉翁之意,不是要敬仰《列宁在十月》里列宁的胡子啦。省钱的方式,是逛马路。再要省脚力,就是到外滩的凳子上坐着谈恋爱??那是上海出名济济一堂的“情人角”。普通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是每张凳子上背靠背坐上两对。于是有传说,最后的结果,有对角线交错了谈成功的。这个当然很难排除,不过怕是想象力的成果居多。
恋爱成熟要结婚,是单位担任分配房子。单位先调查男女双方本来居住的房屋面积。如果比较宽敞,不予分配。但能够出证明,让房管所辅佐“间隔”分开。如果具备条件能够分配到一间8-10平方的“亭子间”作为婚房,就能够拥拥堵挤放进一套新家具和箱笼、缝纫机、马桶等物,床上堆叠摆放8床五光十色的被子(包括一条羊毛毯),8个枕头。当时算是十分荣耀,万分幸福的了。新婚之夜,洞房里的活计,首先要大费力气的,是把床上这堆被子搬开摆放到地板、沙发等合适的地方。
大街上常见的是“房屋交换广告”。有企图捐躯地段换取较大面积的,比如有子女要结婚。有以一换二,方便分家的。。。不一而足。如果认得“房管所”有权的人,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越换越好。
“寻租”,绝非自市场经济始。
三. “行”
先说市内公交。公交普通分段计费,大致每4个站为一段。当时上海有三种:
有轨电车,线路不太多,比较慢,但路线都是主要干线,比如1路车,由静安寺穿越整条南京路到虹口公园;8路车,由东新桥(广东路??浙江中路,靠近南京东路)经过秦皇岛轮船码头(往大连、青岛)到杨树浦底;而且价格便宜:3分,6分,9分,12分。。。
无轨电车,4分,7分,10分,13分。。。
公共汽车,5分,10分,15分,20分(这么长的线路不多)
上海人比较精打细算,普遍会前面走一站,下车后再走一站,省下一段的票价。如今听起来,就3分钱,太可笑了吧?昨天我去买菜,给两个5分的硬币凑一毛钱,人家还拒收呢。可是在当时,省这几分钱乃是上海人的共同实践,主要缘由当然不是上海人特别“抠门”,全部是由于经济条件啊!我们知道,当时工资收入的“流行配置”乃是36元!中老年人,家庭负担重的,还有不少是起早摸黑,步行一小时上班的。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省钱。
(补遗:读中学时,母亲每月给4元钱坐26路电车到徐家汇附近的学校上课,为了省这笔钱,每天和同学一起从南昌路走到学校,一面走,一面背外语单词,一不小心就撞到了电线杆上。有时,挡不住路边油煎糯米豆沙团子的诱惑,8分钱买个吃,结果一天的路费节约计划全泡汤。当然,最后这一学期脚下节约下来的车马费,最后到陕西路淮海路转弯角的无线电商店,仅仅买了一个13元的低频半导体三极管。)
说到公共汽车,上班的人不少有月票,每月6元(单位根据上班路程远近确定是否给补贴,老职工全贴,新职工贴4.5元),上车出示一下就行。有月票的人当然就不必考虑“省下一段的票价”,他们会想法尽量乘得离家更近少走路。但是如果用自行车上班,就不会有月票,由单位每月发2元自行车补贴。
当时自然没有出租车扬招。要车能够打电话预订,但普通视为奢侈,病人出院都不会叫车,只要产妇抱小孩回家,不愿吹着冷风,才可能会叫车,这种情况,邻居也能理解。结婚,是绝对不敢叫车的!
其它比较常用的就是人力三轮车。再要省钱,单位或者什么地方借来“黄鱼车”(人力三轮运货车)用用也是有的。再其次,就是自行车带人了 ??警察要管的,最多带一段,看到警察下来走一段。过年的时候,一部自行车上面载着一家三口(一个小小孩子),车头挂着一盒大蛋糕,走亲戚,乃是当年上海的流行一景。
当然,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一部自行车的价格大致是150??180元,凭票供应。这个价钱,对比收入,绝对是一笔很大的投资!所以,大部分骑车人,爱护自行车就像爱护本人的眼睛一样。每天上班时间,用一个多小时揩拭宝车的,大有人在。这样的男人,你让他为本人的小孩洗澡他还绝对没有这么好的耐心和精细呢。还有自我规定下雨不骑的?? 不是怕风险,是爱护自行车。
还有极其少数的人(主要是有“外汇”收入的)会拥无机器脚踏两用车。轻骑牌或者上海牌,大约每辆600??800元。相对而言,其稀有和威风的程度,自然远胜过如今拥有大奔和宝马汽车!
市外的出行,主要是火车。上海到苏州,90公里,慢车票价1。2元。车行2小时,平均5分钟停一站。要乘快车,是以慢车票价1。2元为基础,加“加快费”0。6元(另外再给一张票),车行1小时左右。上海到西安,快车22元左右,车行约25小时。以上说的都不是卧铺,而是硬座。
那年头,不少人都会在长途火车上花去很多的钱,夫妻分居两地,省亲假以外再想聚会的;上山下乡回家省亲的(大部分家庭都会有)。。。不少人会说:挣来的钱都送给铁路局了,还哪有什么积蓄?
轮船比火车便宜,但费时间比较多,也有“水陆联运”的。上海到大连的船票,5等(散席)约9。3元,4等12元左右,大概是火车票的三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