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雕塑“维纳斯”征服了全世界,将其知名度位列第一,不会有人不服。是因为她美吗?恐怕许多人不同意,至少著名色鬼李敖看不上。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引起人们的恻隐之心吗?对现实世界的残疾人视而不见,会有这种高尚情怀吗?如果把原因归结到时间久远,雕工一流,物以稀为贵,大概比较接近事实。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维纳斯”,尽管残缺不全,仍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她的残疾,在许多人眼里,不但不是瑕疵,反而益添无穷魅力,增加神秘美感,令大批精英学者衣裳颠倒,浸淫其中。在顶尖学者和最高统治者的推动下,红学成为中国学术论坛上的“显学”,每有新作,必定吸引众多眼球。
年轻时,轻狂无知,对红学颇不以为然,很为那些终生以此为业的专家们不值,对红学研究成果很少涉猎。来美国后,网上的文章不少,可看的不多,于是史迷在网上发表的“车轱辘话话红楼”系列文章,引起我的注意。原本只打算随便翻翻,聊胜于无,谁知一看竟欲罢不能,成为每次上网必搜的项目。它不仅补充修正了我的红学知识,还对我在其他方面的思路多有启迪。能够开卷有益,从中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这应该就是“以文会友”的含义吧。这次史迷在国内结集出版,仍以《车轱辘话话红楼》题名。书中57篇文章,大部分我都看过,其中一篇还是与我遥相唱和。这次重读,依然令我感动,仍然给我启发,让我悟出了一些新的道理。
首先,我明白了,以前之所以喜欢史迷的文章,是因为与我的审美标准若合符契:一、 逻辑清晰,脉络分明。二、 深入浅出,语言生动。三、 视野宽阔,立论大气。有研究经验的人肯定知道,这里面任何一条都不容易做到,必须资料精熟,观点明确,有通观全局,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史迷的文章既不虚张声势,又不草率敷衍;既不琐碎考证,又不忽悠乱侃。平实中不失自我,严谨中不失幽默,难为史迷在业余伏案中做到了。
其次,进一步了解了史迷父子两代研究红学的历程,知道了他们取得研究成果的原因。两代人都是专业理工,业余涉足红学。这一点固然增加了研究难度,牺牲了业余时间,但是由于不是以此谋生,不是评级升职的必需,所以也没有国内那些专业红学家们的禁忌、图谋、浮躁偏激、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等弊病。他们是老老实实地从基本史料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弄清红学的研究历史、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恪守学术道德,基础扎实,能够融会贯通,提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独特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史迷一再宣称自己是业余爱好,这大概再次证明了,对于学者来说,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机构的身份和研究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出真知灼见的保证之一。而一旦与谋生等切身利益挂钩,其成果可能大打折扣。红学泰斗周老先生恰恰就是被专业和专家的大帽子压垮了,做出了有违学术道德操守的事情。
再次,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风格探讨不能拘泥于是否前后一致,是否文字水平相等,而应该更多地考虑时代和个人遭遇的变迁。从《红楼梦》我想到中国文学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残本:柳青的《创业史》。如果现在没有说明,若干年后,谁会相信第一部和后来接续的第二部,出自一人之手?拿杨沫的其他作品与《青春之歌》比较,谁又会相信都是一个作者所为?除去时代环境的影响,创作规律上的“江郎才尽”现象如何解释?曹雪芹为何“泪尽而逝”,是为了作品来不及完成,还是无力完成?十几年的时间完不成,有没有心力、才力都已经“空乏其身”的可能?红学家们是否有神化老曹的倾向?正如史迷指出的,在前八十回中自相矛盾与败笔并不罕见。挑不出毛病的作品,还是人写的吗?我没有把后四十回硬安到雪芹头上的意思,只是想借门外汉的胆大多提些问题。
最后,我对史迷反复强调的红学研究的尴尬症结印象深刻。其实,许多学术问题都存在材料不足证,死结无可解,求索无方,前进无路的困境。只是由于红学已经独立成一门显学,痴迷者甚多,个个地位显赫,不愿意承认而已。史迷在书中透露了一个细节,其父晚年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将积累半生的十几万字的论文手稿付之一炬。对此,他很不理解。我在痛惜之余,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有良知学者的科学态度。从老先生侥幸存留的《脂评臆解》看,他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因此必然为红学的尴尬症结所困扰,为一生心血得不到一个圆满结局而失望。他知道儿子和他一样执着,为了爱子不再纠结于他的成果而获得解放,干脆做出了断。父亲一定想到了,在他的熏陶下,史迷早已不能自拔,这对他是安慰,还是担忧?很可能是后者。如果我想得不错,这是一个老父亲的慈爱胸怀,令人肃然起敬。不管怎样,史迷坚持下来了,并没有为红学所累,而且独辟蹊径,终于把两代人的心血捧出来奉献给世人,他无愧于父亲,无愧于时光,无愧于良心。
车轱辘话聊的是红学家常,知者,不知者,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大概就是一本书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