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说小敏他们家已经出发了,现在恐怕已经到了,也联系不上,山里是没有手机信号的。
我绝望的听着,因为这意味着今晚就是下刀子,至少我们家也得去。估摸着其他人,是不会去了。尽管报名的时候有十来家人,但,这样的天气,换了不是我们预定的,我也坚决不去了。
余华有篇小说名叫《斜风细雨里的呼喊》,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尽管已经坐在车里,视线里白茫茫湿气腾腾,天地间混沌一片。我仍然一边不懈的埋怨着天气一边不懈的埋怨着老爷,我觉得我们必是疯了,带着孩子们不住温暖的家,往山里跑。这时候,车不是诺亚方舟,家才是呀。
老爷有本事在我着急上火的时候,置身事外。但是我知道他期盼着天气的变化。天边看得见的乌云滚滚,怎么可能呢?开了有一段路了,老爷终于说“现在只有祷告了”,过一会儿又说“实在不行,我们夜里再回来,不就两小时路程吗?”
“那我们真是有病了 --- ”我话还没完,车,滴溜溜的转了一个大弯,突然,我发现前方的路竟然是干焦焦的,再抬头看天,哇,你都不能相信。五里不同言,十里不同俗,再没想到几十里路不同天。天,虽是近黄昏的暗度,确是晴的。
我们再回头望calgary,仍是水天泽国。从turney vally向sheepriver这段,显然是没下过雨。这样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该多么鼓励在家里犹豫不决的人,雨帘不该遮住你的视线,因为这里是一片另外的天地。我急着拿起电话---这才想起,没有信号,我们和外界已经断了联系。
前方的天空尚有晴朗的光亮。老爷的嘴角泛起笑意。真是个意外。可是,也算是凭着信心走出来的。尽管于我而言,信心---弱的像出生婴儿的哭声。
以前看过人家自编自演的福音剧,天堂那边的人和地狱那边的人,都想传递消息回来,都很迫切,然而苦于渠道有限,唯有有心的人才能找到微弱的讯息。
我不知道假如我信誓旦旦的跑回去,告诉我认识的人那边的天是光明的,会不会有人跟我走?但是,那是我第一次非常非常的想这么做---传递一点有关信心的信息。
sheepriver的group camping site已经重新装修过,道路和设施都很好。小敏他们家三个人占了小小的一角搭起了帐篷,我们的车开进去时,三个人拦在路中间,举起手向我们欢呼。很勇敢的三个人,在恶虐的雨天里,不能确定后面会不会真有人来的情形下,早早的来到这里等着。
又有一家人来了。车从入口处的栅栏边慢速开进来。我们试图通过车判断是谁家。当真人现身时,还是引起一阵欢呼。天,终究黑下来的,山里的寒意更浓。每一辆车的到来,都在人的心里滚过一阵短暂的温暖。一共有七辆车,七家人,按照原先约定的来了。
其中,若冰一家是第一次camping,孩子幼小。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没有迟疑、忧郁或者干脆考虑放弃?若冰的回答只有一句:“下雨怕什么?”---我可以认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我知道,他们做什么事,其实都是坚定而认真的。所以,今天,不奇怪。
小顾自己带着两个儿子,6岁和8岁的。却也没想过在这样的天气里退缩,那是真正热爱“玩”的人。
蒋老爷他们家的车,我是认识的。camping这事,即使搁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也不见得是孙老师的“tea”,但是我偏偏看到她走下车,在这样凄风苦雨的时候出门,尾随而来。巧或不巧,生活里有好些困难的日子,俺们两家人都不经意的绑在一起,仿佛拴在一条绳上的两条蚂蚱。看到他们,我心里不禁升起一股由衷的欣慰“倒霉蛋集合,都全乎了”。
小戴的帐篷在远一点的地方。他们是那晚最后一个到达的。也没想到他们会来。正如有时候,我们不明白他对福音广传的亲力亲为,但是老爷说“至少他有热情”。二十年前,我们认识他时,没有觉察到他身上有这种热情的潜力,是什么激发了他?
每一个举动的背后,都有着原因。那天晚上,我特别想细究一下每一个到来的人的原因。
七月二十四号夜里的温度真的很低,虽然我们带了heater,也只是一巴掌的暖和,空气里的冷,让人难以入眠。谁也估计不到七月还有这样的寒冷。我们挤在一起彼此取暖,才在凌晨时分,却不过疲劳,浅浅的睡去。
第二天阳光普照时分,该来的车和人,喧嚣着涌入。一片热闹欢腾。
中间的那块草地上,男女老少组成了一只混合球队。那个乱劲,我一下子理解了当年的阎锡山为什么会说“这么多人,抢一个球,给他们一人发一个”。
另一拨人,深入大山hiking,在路边遭遇一群牛队,它们本是坐卧安宁,对车队视如无睹,对人群却倍加防范。我们试图靠近时,所有的牛都全部列队站立,怒目而视,充满了敌意和挑衅。
吕光宇拍了照片,记录了我们hiking经过的地方和“与牛对峙”的瞬间。
没有这些照片,这样的细节很容易混淆,忽略,忘记。
然而,七月二十四日,星光下那个寒冷的夜晚,夜晚里那七顶帐篷,却像浮雕中间凸起的那部分,让人在回忆里,率先想起来---有一瞬,突然联想到多年前,我们看过的那个美国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