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生存线上挣扎的中国文艺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也许以往我接触的纯文艺人有限,对他们的生活只看到光鲜的那一面,一直以来也没有深入了解,可这次回加州,也可能是碰巧,遇到几位中文文艺人员,跟他们交谈之后,便有感而发有话想说。

先说我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在湾区很有知名度,很多人包括我都非常地敬佩她,不仅她专业方面很受欢迎,为人处事也令人尊敬。这样一位文艺人,以前我们在一起都是谈论公事得多,不会太深入谈及私事,这次因为我的日程安排方面的困难,我和她总有时间上的冲突,估计她想跟我解释清楚,便提到这几年她十分的辛苦,做一份全工,还兼好几份半工,所以总在工作与工作之间疲于奔命。即便如此,因为房租一直上涨,她决定买一间小住房,她说的房子价钱令我错愕,我还真不知道湾区有那么便宜的房子,估计一定很小,可房子看好,贷款迟迟批不下来,我不知道怎样能帮助她?跟一位工程师朋友提到硅谷这么多有钱的工程师和中国人,对这样一位令很多人尊敬的文艺人才, 却没有一个人伸手援助,难道我们不觉得我们这些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需要这些文艺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精神上的享受吗?

在洛杉矶,见到几位电视台的采访人员,提到如今国内的同业人员,他们说收入无法相比,地位就别谈了。当然国内的电视采访人员或记者拿很多的封口费,据说若是采访有问题的单位或企业,这些单位或企业往往会给记者发封口费,动辄二三十万人民币。说到跟美国电视工作人员之间薪金上的差异就更不能提了,至少是他们三倍以上的数字,那还是普通的价格,著名的就是天价了。

而这些在美国从事中文新闻方面的人员,电视台的新闻主播不过一个月两千美金的薪水,算一算年薪只有两万多, 还不如一个餐馆打工端盘子的侍应生。他们那天来采访我,这种户外采访,一小时电视台付给他们的薪水只有十块钱。只比加州最低小时薪金多两块半而已,而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在国内时还有一定的名气,只不过苦于英文不过关,只能从事中文为主的行业,我听着这些我从来不了解的情况,目瞪口呆!

想起以前读过一些在国外生活的文人的文章,充满艰辛生活的磨难和灰暗的世界里发出的呐喊,以前常归为作家本身的个性和看世界的角度,现在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纯文人尤其是那种无法与新世界融合又被旧世界隔开的这种纯文人,没有很好的谋生手段,很容易被自己的同胞拿一把,这种屈辱和艰辛真是不足与外人道来。

再谈到中文的职业作家这个行业,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从事中文职业作家的人,做到像严歌苓那个地步的不谈,如果只是一般般的地步,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何以为生?都说文学是件奢侈的东西,从莎士比亚到大、 小仲马再到中国作家协会以前养着的那些老爷作家们,都是不需要为生存担忧的,如果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哪有那个闲工夫花前月下、诗词歌赋、无病呻吟?

这样一想,不仅为自己有了饿不死的职业沾沾自喜。想起前一阵子还在感叹中年职业女性对职业的鸡肋感,其实,职业上的见闻丰富我们的人生,职业所供给我们的经济条件,使得我们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如一位电视主持人说的:有多少人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但其实从事一份行业还能拥有一份爱好是幸运的,把爱好变成职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很多时候爱好的乐趣反而减少了。

呵呵,话又扯远了。说回海外的华人应该正视对从事中文文艺业界人员的的待遇,是这些文艺人经常解了我们的乡愁,也是这些人时不时慰籍我们流浪在异乡的心,我们跟他们不过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分工,为什么我们可以吃饭,他们就要喝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精神领域里的建设者们谋的一份应有的尊重和报酬吗?

点击下面的链接,读更多这个系列:

洛城媒体相会(亨利宋救场)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读者...再约硅谷纪实(多图)

回娘家三次落泪的经历


解剖刀刀 发表评论于
这在出国留学和打拼的中国人中实在是太普遍了。我亲眼见过中央美院著名教授在Mall里替人写生,音乐学院教授给毫无基础的孩子做家教,中央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在餐馆端盘。本人也打过几个餐馆的洗碗工,受尽那些黑工的欺凌。

听得蒙特利尔的一家小床垫厂的台湾老板说过,我这个厂小得只能垫底,但若开成个高能物理研究所,也许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因为,他那里有好几个中科院或大学的物理学家在打工。

从备受尊敬的大学教授突然变成了一个不够格的最底层蓝领,这个巨大社会落差造成的心灵震撼非常人能忍受的。但我们要生存,有对个人和家庭未来的憧憬,于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也许有人命好或直接就读学校,出国没经受过多少折腾。但我和周围的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种从新投胎的日子。到现在,一想起那含辛茹苦,时时处处被应激的日月,都不禁阵阵鼻子发酸,眼睛湿润。

我们曾经付出的太多了,所以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我们大多在事业和前途上屡屡受挫,当年颇指气势的英才们最后一事无成的伤感地老去了。我们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了儿孙们在文明社会的优越环境里爽朗地生活着。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代移民难得的甚至是唯有的成就感。那就祝福我们的后代吧!
咪咪 发表评论于

作者实在无意炫耀自己的意思吧? 干嘛上纲上线? 我看诸位跑文革那阵子, 抡起棒子来, 全是一顶一的武林高手, 呵呵

打酱油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准备参战, 陪几位练练?
redwest 发表评论于
没有国外的学位和英语不过关,就很难生存。想象一下,我们也是很辛苦地读书和适应美国文化,才进入中产阶级的。挺合理。严歌苓通双语,不是单纯的中文写作。
beautyinautumn 发表评论于

刚从纽约城里回来,在城里又吃了一张罚单,回来接着挨了两块砖,还是认识的人扔过来的,哎唷喂,差点儿没被砸得趴下了!:)开玩笑!

本来觉得我的文章说得很清楚,这样看肯定是不清楚,引起与我本意完全不相符的看法,便想再补充几点。

第一: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有二,一是为湾区一位文艺朋友的近两年辛苦的生活经历心痛,我记得那天跟她谈完她的辛苦,我立刻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跟一位做贷款的朋友谈可不可以帮帮这位朋友贷到款;另一件事就是跟我的一位工程师朋友谈怎样可以帮助这位文艺界的朋友,不要让她那么辛苦!我记得当时对工程师朋友感叹:湾区这么多生活还算优越的国人,难道就不能爱护和支持这样的一位受人尊敬的文艺人?工程师朋友说没有人知道文艺人员的生活原来这样辛苦!我回头想我自己不也不是太清楚吗?

第二,在洛杉矶,几家电视台的记者跟我做采访,我们一起吃了个工作午餐,所有有了段闲聊,闲聊是从某个著名电影明星在中国的奢侈和来美之后的拮据谈起的,这样很自然就谈到他们这些文艺界的人员在美国待遇太低,尤其是与中国的同行相比天差地远,我才了解到他们的工资低的令我吃惊!我当时就说我要写一篇文章表达我的看法,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上,回来之后,才有了那篇文章。

我以为我是为他们呐喊,不想被人解读成“优越感”“居高临下”等,我自己也反省是不是我的锋芒太露?或者用词不当?不管是如何造成的这种看 法,我这里说明一下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这与尊敬、贬低根本谈不上!我正因为尊敬这些人,才会为他们心痛,才会为他们呐喊不公!
一件事情一篇文章,会引起不同的解毒,不奇怪,我也不会再介意,本来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呈现出来的图像就不会一样!但是,我还是很开心,这篇文章引起了大众关注,在文学城就有一万多人次读过,万维和海外文轩还有更多的读者,并且绝大多数的读者能从正面解读我的意思,或者更好的解释了各种可能帮到文人的办法和建议。比如,这里的立委的评论,就让我深思且连连点头,他说“好像这也不单是中国文艺人的问题,历来的文艺人的大多数(市场化的通俗文艺的极少数幸运儿不算)都很潦倒。纽约大街上也常看到那些潦倒的街头艺术家。据说北京圆明园附近也集中了一批潦倒的艺术家。理想社会应该是政府来调节市场和纯文艺,保证真正有天才的文艺人能尽兴发挥。。。。”据我所知,欧洲如德国,政府就给文人团体津贴,最近,有一文轩的文友就是组织了一个德国中文作家组织,问政府要求津贴。

文轩的另一位文友,在中国是学经济的,到美国却开始学文学,经过十年的艰苦struggling, 他终于明白靠文学养不活自己和家庭,作为男人他有更多的责任,他选择再回到商界,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文学,今天他谈起这一切,说的话跟立委说的两条腿走路是一个道理。

当然,我不是说让文人都去转行,但是如我文中所说的文人如果挣扎在生存线上,那有那许多精力和闲情去追求艺术的完美?

说到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腰特别疼!知道为什么吗?我曾经也是学文的!来美国改学企业管理,在企业里翻滚了这么多年,人到中年却发现对文学的一腔热爱无法放弃,又回头拾起,开始业余写作,也是正如立委所说 “其实这个“业余”所花的精力和时间往往比那个糊口的“主业”还甚”,我也希望劳有所获,可是,今天给文人付稿费的出版社有几家?如果,我也跟美国中文电台电视台的从业人员一样以文字糊口,也会一样挣扎在生存线上,还可能更惨!将心比心,这怎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的腰可真的比谁都疼!除了腰疼,我心还疼呢!

我之所以用了那个“沾沾自喜”,可能打个双引号会好一点儿,因为,不久前,我才写了一篇文章《谈谈中年职业女性》,里面感叹人到中年的女性特别是有自己爱好的,职业反而有些像鸡肋,弃之可惜嚼之无味。 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经过这件事,尤其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著名电视主持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梦想做什么什么,就是没想过要做主持人,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惆怅,但是有一天忽然想通了,因为他发现能真正做自己梦想中的事情的人少之又少,今天他能有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还能保持自己的那份爱好(他的梦想中的事情变成了爱好),他应该自己觉得是幸运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也意识到,我能拥有一份饿不死的职业,并且还能有能力继续自己的文学之梦,不应该老是埋怨自己不幸运,唉叹为什么不能辞了工作从事专业写作等等,我也应该和他一样,心生感激,老天这样的安排一定有其美意!这大概可以说是我那句“沾沾自喜”的来由!

哈哈,红花,这几段都是针对你那几句话写的。你的这块砖砸得我真疼!没想到一写就打不住,该说得我希望都说清楚了。

不过,没关系,大家伙如果还有看不惯的地方,尽管砸砖,我就当是棉花做的!:)

也转一些万维和文轩的评论和我认为更好的补充:


林玫phoenix:在美国你用中文报道新闻,你说能有多少市场?美国电视台的新闻编采起薪就差不多15-20万,主播更高了,我们州地区ABC主播年薪都是几百万的。现在国内电视台职员待遇也很高,不需要封口费年薪就很可观,普通新闻一线记者年薪就20万以下,制片人都30-40万,总监一级都50-80万,象孟非一级的名主持就更高年薪200多万,还不包括自己出去代言

海云:薪水待遇天差地远,最主要还是对人的尊重。这些人其实在华人中很有影响力,就像我说的那个湾区我的文艺人朋友,工程师朋友很想认识她,可谁都没想到她生活那么辛苦,这种反差令人叹息,所以,我听了就告诉他们我要发出我的声音,哪怕很小声,哪怕没有用,我要说出我心里的痛惜!

融融:美国的作家也很可怜的,除了畅销书或者得奖,很多人靠写专栏来养文学的。想靠文学作品谋生在哪里都一样,十分困难。

海外作家业余写作的也很多,业余有业余的特色,大概只有张翎比较出色。她说,被转为影视作品之前,出版的小说没有赚过钱。

海云:我也觉得业余有业余的特色。文学创作本身就是在一种生活的积累基础上加以创造的东西,职业写作为了写而写,反而不如作为一种爱好,因为热情和喜爱而写更感人。

纽约站:很羡慕那些英语流利的华人,有一份令人尊敬的工作,足以过上体面并有尊严的生活.你说的湾区朋友的际遇,虽然令人觉得心酸,但有一份全工,又能做几份半工,至少也算幸运.而在我的身边,我发现有不少的文化人过着屈辱的生活,连份象样的工作也没有.就像我一样,以自己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找份自己喜爱的兼职的工作也不易,更不论去谋求什么有尊严的工作了.虽然自己算不上文化人,但从这个侧面去探研,你说的电视工作人员,也显得是幸运了?你关注中国文化人在美囯的生存环境,我代那此生活在底层的文化人向你说声感谢!
海云:是的,当人的尊严都谈不上的时候,谈何精神领域的创造?所以,我呼吁为了这些生活在国外的文艺人谋取一份尊敬和合理的收入。

雨林: 也许这样的待遇,不仅只发生在海外的华人从事中文文艺业界人员中。 Harry Potter 的作者 JK Rowling,在出名前的境遇也让人嘘吁不已。 谢谢海云写下这样沉重的话题。 有些社会问题也许长久找不到答案和途径。

但是, 我们在体悟, 在思考, 在设法。

HenrySong:商业社会,就是如此,市场决定一切。

二十多年前,我结识了一批画家朋友,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大牌,在洛杉矶能街头画头像挣点钱已是不错了。当然,也有其实本事不怎么样,可却很会经营的聪明人,消尖了脑袋转身向国内“发展”,自诩个著名留美华人画家的头衔,蒙国内人挣钱。那时候沾点洋气在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搞纯艺术在商业社会是很难生存的。中国日益向商业社会发展,纯艺术一定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为中国人公司打工,人家就是欺负你英文不好,别无出路。这是所有中国人公司的共同点。我很痛恨那些专门欺负中国人的中国人,可那些中国人,不欺负自己同胞,又有什么别的本事呢?你让他去欺负老美,他敢么?

我对我所有在中国人公司上班的朋友的建议就是,每天记帐,把所有工作加班加点的时间全纪录下来,最后找机会和老伴算总账。告他违反劳工法,看他还以后再继续欺负中国人。

作者:13579aaa 留言时间:2012-03-04 02:31:47
美国是个市场化发展到极致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一切服务以社会需求来调节。所以,呼吁为从事中文文艺的工作者提高待遇,是不切实际的,原因是中文受众太小,或者说社会需求太小。如果美国有5000万到一亿华人,美国中文电视台主持人待遇一定会高。目前情况,实际美国中文电视根本没啥存在的必要,因为想看中文电视的可以直接收看国内电视节目,内容既丰富,质量也高。延伸一步说,中国文艺工作者根本不适合移民海外,失去了国内读者和观众这个土壤,就算你技艺再优秀,有什么用呢?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2-03-04 04:38:32
13579aaa说的是严酷的现实,不得不同意。
博主说的“伸手援助”的事,好像有些个难为了其他华人。
如何帮助呢?捐款?成立基金会?帮一个艺人,还是帮所有有困难的艺人?




作者:mayl 留言时间:2012-03-04 08:12:41
作自己擅长的专业难以维持生计,就只能兼职另谋出路了,比方说,开个店,做点生意?




作者:皇城根儿 留言时间:2012-03-04 08:20:22
最好的帮助就是帮他们拉广告。而广告的多少和价位又取决于收视率。收视率的问题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决,从策划到主持。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2-03-04 11:03:25
学学蒋大为吧。人家有加拿大国籍,在中国发展。今年春晚还见到他的身影,尽管岁月已不饶人,嗓音变哑。但至少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大陆政府敞开着门,有能力的文艺人士应该到中国去发展,那儿有资金,有观众,有市场。前几天看了一场电视音乐会,出场的全是八十年代中国第一次青年歌唱比赛获奖者,几乎清一色的外国国籍,几乎一致的在中国寻求商机。

常常看美国影视,华人中出现的以女性据多,而且确实以 Chink 眼据多。所以中国的文艺人啊,如果是女性,有着(或手术)Chink 眼,尚可考虑在此地发展,其余就歇歇吧。文艺界能有龚雪的定性,嫁鸡随鸡的又有几位?

还有一位当初当学生时敬重的关贵敏,一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让多少人如痴如醉。可惜八十年初得了肝硬化,后来选择“神韵”,期望大师帮助治疗,年前听说病逝,至今秘不发丧。如果关贵敏留在中国,情况一定不会如此。

咱万维上也有几位曾经的文艺人,多以记者或其它文字为生。在这嘎哒,当西文记者没门,也只有与几个当地中文小报小刊小坛拉拉关系,弄点耸人听闻吸引当地华人眼球的,或许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

中国文艺人们,如果耐不住寂寞,还是尽快向中国发展吧。




作者:xu3331 留言时间:2012-03-04 12:09:28
...... 很容易被自己的同胞拿一把 ......

的确。本人经验,在海外倒是老外能敬重你,同胞却乘机 --- 拿一把。

这个世界,中国人也许太多,互相争斗、尔虞我诈。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2-03-04 12:21:28
我见过不少美国文艺人也在生存线上挣扎的
汉至 发表评论于
一句话:越高尚的职业,眼前的利越小,甚至不及普通的打工者,然而,他们的奉献,往往会带来奇特的关怀,出现伟大的人物,这又不是普通的行业可以出现的。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胫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也“。
绿叶红花美 发表评论于
这样一想,不仅为自己有了饿不死的职业沾沾自喜。想起前一阵子还在感叹中年职业女性对职业的鸡肋感,其实,职业上的见闻丰富我们的人生,职业所供给我们的经济条件,使得我们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海云,你不必为了印证“文艺人”在生存线上挣扎而非要把自己的“沾沾自喜”写进来,这让我有一个感觉:站着说话腰不酸。

说真的,我读了几遍,也觉得你太秀你的优越感了。真不知道,这个优越感来自哪里,或者从何说起。

本来不想说话的,但是还是想表达一下意见。
mm走西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pretty_woman2的评论:
我同意你讲的,我的京剧老师曾是国内某省有名的青衣,国家一级演员,他们一家也挣扎在生活的最基层,但我周围所有认识他一家的人都很尊重他们,他们的需要是尊重,而不是同情,除非有谁用实际行动改善他们的处境。
我很抱歉,虽然和博主不熟,但也有几面之交,更有共同的好友,我知道你来美国已二十年了吧,可是你的文章真的让我觉得和"pretty woman" 有同感。周末愉快。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海云妹妹,俺支持你,对别人怀有悲悯之心总是比漠不关心要强。

美国的文艺人,记者,作家等等除了“THE BEST GETS ALL”的个别人之外,所挣薪金都不算高。 中国的文艺人,记者比其他行业的人挣钱多是有其政治原因的。
BeautyinAutumn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我刚到美国没多久,负面的看法,居高临下......这也太搞笑了!这篇文章没那么深奥吧,那么难懂吗?

谢谢大家的评论!如果一篇文章没读懂就论断别人的种种,我还真的是无言以对。

各位,周末愉快!
pretty_woman2 发表评论于
也许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中状态只是他们奋斗中的过程.人可以牺牲一点物质,不惜打几分工,还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的精神领域是很丰富和值得尊敬的.

李安当了多年家庭主夫,在他没出名前也是你眼里的"美国的生存线上挣扎的中国文艺人".我周围也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没有改行去做热门赚钱的行业,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PASSION在海外,一有时间就写东西,画画的都有.也许他们还不出名,但是我对他们除了尊敬还是佩服.现代这个社会,可以很执的做一些事情的人不多.他们根本不在乎你这样的人如何看他们,因为不管在那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过正常的日子就很好了,精神上非常快乐!
其实作者写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国外见闻还好,但是建议少一点主观的个人评论.特别是如果你是职业的,靠写吃饭的,学会看到每个人每个行业的积极的一面也许你的文章会更有吸引力.我觉得你对海外华人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呆久一点,多看看,你就会明白我说啥了.因为看你的一些文章的感觉,就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差不多...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每个行业里都有上中下。单说搞民乐有拉堂会的,也有中国二胡演奏家马晓晖、闵惠芬、宋飞等人走进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美国甚至世界主流音乐圣地,更不要说马友友、朗朗还有许多成功的画家、设计师,他们的成就怕都不是此文作者一个小会计闲时写点口水文学能比肩的。一概而论,自以为是,轻言贬低某个行业的整体,实在不厚道。
真有本事的行行出状元。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不觉得居高临下啊,觉得作者的关注还是真心的.我曾经在亚特兰大见过一些搞民乐的中国人,参加华人晚会表演,或者应美国一些团体的邀请在人家吃饭的时候在旁边演奏助兴,她们对待每次的演出机会都很认真,但少有的一些演出结束以后也就回到超市,餐馆去打工。她们的那份执着让我很佩服很难忘。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因为此篇上了“城头”所以溜进来看看。
首先,你提到在美国混得不够好的“文艺人”仅是个例,有的是比你混得不差之人,不必刻薄。其二,人的精神之高贵、学问之深浅难以挣多少钱度量,快乐亦是,没必要轻易厚己薄彼,估计你文中提到的人买多小或多大的房子也没劳烦你捐款。
“文艺人”背景的们需得离这女子远点,以防自取其辱......
fuer 发表评论于
这里有几位博主特别喜欢高高在上的同情别人加炫耀自己。
人和人不能一样,请尊重别人,也尊重别人的选择。
renzangjuhuo 发表评论于
纯文艺的人出国之后会失去生存的土壤。这点在出国前应该想明白。

女孩子还好了,运气好的话嫁个能挣钱的男人。相反,男人就不行,
与其这样混不如回国寻找自己的职业天空。

总之,无论在哪里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晨曦)的评论:
这倒没有觉得。
(晨曦) 发表评论于
作者的几篇文章都有居高临下的意味。这篇也不例外
笑薇.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我们可以吃饭,他们就要喝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精神领域里的建设者们谋的一份应有的尊重和报酬吗?"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残酷。那么你想怎么办呢?你在号召人么怎样帮助他们呢?还是随便发表一下感慨而已?
HappyNow?! 发表评论于
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用文字 “请大家告诉大家”,那些 穷秀才 会难堪吗?!
o-tree 发表评论于
"把爱好变成职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很多时候爱好的乐趣反而减少了。"

爱好变成职业后,功利成分也多了,要为生存而写。。。
Workforwal 发表评论于
It is the same for English writers. Average sdlary for reporters with a college degree is 32000. Less than most people who waiter the table in US. Only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pay them with tax money.
汉至 发表评论于
什么叫文艺人?
横跨太平洋 发表评论于
同情吗?记得12年前来加拿大,我朋友整天抱怨移民不如难民,后来生活好了,不提这事了。允许难民居留是出于同情。
到任何陌生的地方,没有交流渠道和交流能力,还想发财吗?很难。
几颗汗滴 发表评论于
难道我们不觉得我们这些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需要这些文艺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精神上的享受吗?

我基本上不觉得。我想大家也基本上不觉得,要不然美国这个经济社会自然不会让他们生存线上挣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