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欧洲(二)

笔名丑女,能文能悟,敢爱敢哏;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已文会友,谢谢碰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穿越欧洲(之二)

在荷兰中西文化,文学国际交流研讨会上,我是最后一个“被”要求发言的。走上讲台最终目的是想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事先还是征求了主办方池连子女士的意见:“我的发言会引起争议”。池莲子可能没有想到“严重性”很爽快地说:“我很想听听你的不同见解。”


还记得前年在奥克兰举办的《大洋洲笔会》上,我的演讲《走出唐人街文化》是最有争议的,几次被所谓的“爱国者打断”但是我不怕,我们走进自由世界就是为了要自由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只是时间太短了,只能选择最有冲击力的话语。在与会中我发现来自中国的学者们无不以研究“老子”“易经”为自豪。甚至在我眼前出现过这样的幻面:讲者身穿汉服,手持折扇,摇头晃脑,满腹经文。


我决定从于丹“开刀”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天早餐时分,我就听到了反对声:丑女,你的讲话要注意,大陆的嘉宾很不高兴。其实,我只讲了“皮毛”而已。

由于航班的问题,我早到了一天,为了抓紧时间了解我神往已久的荷兰这个郁金香和风车的故乡,我和泰国的三位文友还有大陆学者w决定乘其他人报到的时间去参观海牙国际大法庭。

四月的荷兰,阴雨绵绵。当我走进它,呼吸它,触摸它,注视它,如同情人般的贴切,温暖,亲和。

成千上万辆的自行车使我这个来自有着“自行车海洋”之称得起自行车长大的人惊叹不已。大树下,街道旁,草地上到处可见停靠的自行车。在自行车道上,随处可见穿着整齐的白领,朝气十足的年轻人,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自行车,自如,自信。我曾在小火车上问过一位荷兰的女士,她回答:因为荷兰是个平原的小国家,没有大片的土地建车库,另外,汽车的尾气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从微小处见精神。荷兰人民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旁的大陆学者也感触颇深:目前的中国,汽车成了权利,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开车者只顾车子的等级,大小,全然不顾开车会给交通,空气,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在浏览了著名的海牙国际法庭之后,我和学者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差距与结合点。

在这个被称为“丹弗特”的小镇上穿梭,学者惊叹道:这么小的一个地方竟有这么多的教堂,你说这是为什么?我说:这就是西方的宗教文化。深入民心,血脉相承。我常用几句话很实用解释这种现象:多一座教堂,少一座监狱;多一个教徒,少一个罪犯;多一本圣经,少一本龙虎豹;(出自王晋军)多一个牧师,少一个贪官。宗教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基础。

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我困惑已久的问题:虽然都说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史,可是它的文化核心是什么?学者沉思片刻,说出了六个字:儒教,道教,佛教。

在古世纪的青铜雕塑下,这六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我灵魂深处炸开,这么多年的牌坊轰然倒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