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伦·凯勒的老师之“严厉”对比中美的子女教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很多中国人认为西方父母对孩子太娇宠,其实很多西方父母有严厉的一面。看过根据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生平改变的电影“奇迹创造者”(The Miracle Workers)的人,大概`忘不了这个细节,凯勒的私人老师沙利文刚来到凯勒家吃饭时(海伦当时才6岁),沙利文发现海伦不是自己坐着,而是一边围着饭桌转,一边用手抓别人的盘中食物。父母当即向沙利文解释,说她从小就有这个习惯,而父母从来心疼她,没有纠正这个习惯。然而沙利文绝不妥协:当海伦走到她旁边要抓她的食物时,她就用手挡住,然后把海伦的手拿开,意思是你在我这里不能这样。从未遭受过任何拒绝的海伦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反复向沙利文面前的食物伸手,沙利文就反复地推开她,最后海伦明白了,自己的老师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于是开始“耍横”。此时沙利文把奉劝她的父母和兄弟关到门外,单独和海伦展开了一场“恶战”。家人在外面只听得见餐厅内“战火”不断(餐具几乎全在“战争”中被砸碎了),几个小时后,门开了,海伦先出来,委屈地倒在母亲怀里,然后沙利文出来说,她(海伦)自己叠了餐巾,学会了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这是我看过的最具“家庭暴力”的电影,却是根据海伦·凯勒的传记改变的有根据的故事。影片中沙利文没有主动对海伦“施暴”,但每当海伦对沙利文出手时,沙利文毫不留情地还击,并且抓着海伦的手去把她扔掉的每一个餐具捡回来,然后把海伦摁在她自己的座位前,然后抓住海伦的手让她学会自己吃饭。海伦是个非常“野蛮”的孩子,因为她作为“人”的一面完全没有被萌发,但沙利文以更加“野蛮”的手段,制止了海伦的“野性”。

虽然这是电影,但在现实中,在美国呆得久的中国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邻居美国人家的孩子欺负了自己的孩子,过后发现邻居家长带着孩子亲自到自己家门口给自己的孩子道歉。这样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责任感。

其实和美国人打交道多了后,常常也会听到美国人抱怨说中国(或亚洲)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从严要求。事实上,我也常常看到在外表现骄横的中国孩子,常常看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不守公德的行为视而不见。然而我们中国人不是常常自豪自己的教育严格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骄横”的孩子?我的答案是,不是中国父母不严,而是严的不是地方。

中国父母对儿女严的地方最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这大概是出于中国人普遍的强烈竞争心态(不要说这事移民特点,在大陆很多中国人一样的生活在强烈的攀比竞争的氛围中)。而除了“技能”之外,中国父母在其他方面往往很“宽”,孩子要啥有啥,在外耍横也不被责备。我也常常看到有中国孩子很小就有自私,虚荣心态,或说谎,或不尊重他人,但这些都被中国父母看成小事而忽略了。或许,很多中国父母自己都是这样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这些倾向看成日后生存的“优势”。

然而,我个人却恰恰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因为,如果我们认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除身体健康之后的)人幸福的最大保障,良好的道德作风,诚实和毫无虚荣的坦荡性情,才可能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更不必说,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而能力,由于多半是天生的(个人观点),所以过分的“严”,不但不能拔苗助长,反而在孩子的心理中埋下自卑的阴影,在日后的生活中害人害己。

我个人还发现,一些中国的孩子学会说谎的现象往往和父母的技能上的高压有关。想象一个孩子认识到如果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标准,会受到“惩罚”,而如果努力了还达不到标准,“惩罚”就会是“永远”的,这时绝望的孩子往往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失败”说成是自己能力之外的其他原因,欺骗父母,也宽慰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特技”,除了父母的教育失误之外,我实在看不到别的原因。而这种从小学会的说谎,往往一生难改,是很多人一辈子“自欺欺人”的最根本原因。更不能不提一下的是,这样的教育,也正是很多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而西方父母对孩子从小的道德严要求,也不能不说是他们的社会具备良好的次序和公德的最大原因之一。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孩子,那些地方该“严”,那些地方该“宽”,就基本上不言而喻了:在“孩子”的学习上,只要孩子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就应该“宽”- 使劲表扬!这个时候,表扬才是爱,因为无条件的父母爱其实是一个人一生自信的资本。而在孩子的道德上,尤其是诚实方面,如果孩子一旦出现有意说谎,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严”。这里的“严”,绝不是棍棒的严,而是态度的严肃。父母在此时应该毫不含糊地告诉孩子,不能说谎,更不能欺负他人。这样,孩子在日后做人上才会有一个道德的底线。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的确希望我们很多中国人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看到并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从培养“有用的工具”的歧途,回到培养“健康的人”的正轨上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