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儿流浪记1--------我们的素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旮旯儿流浪记--------我们的素质

时近三月,东京还是冷飕飕。一个人徘徊在不忍池岸边,看着水中鸭子悠闲的样子,这已经是我为数不多的人生乐趣了。
岸边的长椅上坐着两个年轻人,摆弄着手中iPhone津津有味的交谈着,走近了一听原来是中国人。原来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小春上的一个人的言论,说什么来日本的中国人比去欧美的素质低。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各抒己见,很是尽兴。不由得我也听有些投入。来日本已经十年,每当想到目前窘困的现状的时候,心头不免涌上阵阵酸楚。
回到上野公园东边旮旯儿的帐篷里,想着刚才的话题,又陷入了无尽的遐想。

来日本的中国人的素质低吗?单说我的话,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日本的中国人混到我这份的估计没几个,所以我不具备代表性。只是话说回来,想当初我也是满怀梦想的来到日本,也满腔激情的奋斗了几年的。不过,关于素质还真没有认真考虑过。
刚来日本时见到日本的秩序与日本人的彬彬有礼,第一个念头就是日本人素质真是高啊。素质这个词好像从90年代后期就开始在中国慢慢流行起来。去过西方发达国家的人都不尽感叹外国人的素质真是高。不过,素质到底是什么呢?素质怎么才能提高呢?能提高吗?

在上野公园里落脚的像我这样的人有不少,可以说是日本的最最底层了吧。日语就叫ホームレス,无家可归者。不过我们可不这样认为,我们的家就在上野公园啊,就在帐篷里啊。记得当初刚在这里落户没多久的时候,有个白人游客看到我的一个同行在帐篷外边打盹,就说了句homeless,被我的同行听到,马上爬起来大喊“ホームレスじゃねえ”,把那个游客吓一跳。我顿时感慨万千啊,中国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日本ホームレス都有这样的骨气,素质高啊!

日本政府照顾我们,会定期给我们提供伙食,起初领取食物的时候还有些不安,怕抢不到食物,没想到日本同行们整整齐齐的排队,没有争吵,没有拥挤,每人都领到了。饭后我就请教了一个前辈,问他怎么大家都不争抢,还要排队呢。他说肯定每个人都会有,所以不会去抢,就算不够,也要先来后到,你要是插队抢的话以后会被大家排斥的,得罪了大家你在这也没法呆了。我靠!日本ホームレス竟然都有这种觉悟,素质高啊!

我们所说的素质到底是什么呢?是坐车排队,给老人让座,不随地吐痰吗?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胸怀大志?还是有车有房,妻妾成群?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总会把素质挂在嘴边比来比去的呢?日本的ホームレス就是中国的要饭的,我这个大学出身的中国人同行怎么会觉得他们的素质还比我高呢?

在上野公园住久了,我的行为方式已经和我的同行们没有什么差别了。该争的还是要力争,该礼让的就要礼让,该帮忙的时候也会帮忙,该求人的时候也会低头求人,渐渐地有些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我已经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无家可归者了。
曾经总是怕吃亏,时刻准备着一争高下的我,现在也有了如此境界,不是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我只是知道在这个环境下靠以前的做法无法生存,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的素质的提高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素质的由来不也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吗?我们所推崇的西方人的素质,也是他们的成长环境的各种约束造成的。这种约束有制度上的,有社会上的,有文化上的,有信仰上的。总之,人的社会属性导致人的行为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我们推崇的西方人的素质,其实都是源于潜意识中或多或少的对西方社会和西方生活的憧憬。日语有个词叫生活様式,我们憧憬的所谓素质其实就是这个。我觉得我的同行们的素质高,也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感叹他们的行为,让我看到了要饭的人的另一种活法。
素质就是生活样式,就是生存手段的表现。在中国要饭要是像我的日本同行这样做的话,你会饿死的。我有时侯给日本同行们讲中国同行们的谋生手段,听的他们直咧嘴,跟我说什么人要有尊严,要自食其力,靠!素质高的找抽啊!

提到日本留学的人比去欧美的人的素质低,日本和欧美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是一种误解。欧美的范围太广了,欧美加起来的经济规模就是一个日本的六倍啊,人口也是六倍以上,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每个人周围能接触到的成功人士中自然也是欧美留学背景的人会多一些。而且,近代日本自身就师从欧美,欧美也确实有值得人们去憧憬的地方。

说来说去,我们中国人现在对素质很敏感,很纠结,其实还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国现在发展的很快,和世界上很多国家比,已经不错了。只是,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差距,毕竟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我们的差距更多的是人文上的差距,我们羡慕公平,渴望公正,自由,正义,博爱,我们羡慕的东西是就是一个普世价值。。。。。

正想的兴奋时,邻居来叫我去捡缩料瓶了,原来刚刚上野动物园来了大批游客,这么个大丰收的机会我岂能放过。工作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