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游客走北京,透过人海看美景

暑期回国探亲,总希望能趁老人们身体还健康时候带他们到各处走走。当LD征求老岳母的意见时,老人家表示想去北京想登长城。考虑到岳母已是84岁高龄,对她的这个愿望我们是既支持又担心。对北京旅游,我的一个印象就是累。我从前常回北京外公外婆家过暑假。那时候总是花5块钱办张学生月票,再去办张游泳体检卡。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地去公园,去博物馆,去什刹海或陶然亭游泳。只要在地图上标明是公园的地方,我都去察探过。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北京景点对脚力的要求很高。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等都是让人脚痛腿软的地方。但在考虑再三之后我们还是结合老人的情况制订了北京游计划,同时也作了随时更改取消项目的准备。


1) 第一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登长城。八达岭是旅游团的主攻战场,如果去那里人山人海是少不了的。我们不想凑这个热闹,所以决定去怀柔的慕田峪长城。


2) 慕田峪长城的这个烽火台是冯小刚拍《非诚勿扰2》的外景地。老岳母不但走到了这里,而且通过陡峭的瘫塌楼道登上了烽火台。象那个帅锅一样站在烽火台上。


3) 定陵的地宫。这又是一个人挤人的地方。已完全没有从前进地宫时的阴森可怕的感觉。


4) 皇后凤冠。


5) 我父母在我们回国前就先去了北京。以前我们去北京都是住在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的家在东城干面胡同社科院大院。和夏鼐,卞之琳,钱钟书等一票大师住同一栋楼。那栋楼在60年代初刚盖好时,应该是超时代的。外公当时分的是大套。有四房一厅,全部房间都是拼花地砖。并有阳台,壁橱,厨房和配备抽水马桶及陶瓷浴缸的卫生间。这套房即使放在看今天也不算过时。外公外婆去世后我也出了国,有二十多年没去北京了。这次回去看时,那房子经历了半世纪的风雨,已显得有些破旧。舅舅都搬出去住了,屋子主要成了储藏间,就等着以后拆迁了。所以这次我父母去北京后就住在舅舅家里。舅舅家这个楼盘位置极好,楼下直连着紫竹院。通往颐和园的皇家游船码头就在窗前。


6) 莫斯科餐厅曾经是北京少数的高雅餐厅之一。五六十年代的北京顽主,要是没去过老莫吃西餐,是比较掉价的。但时至今日,老莫也成了昨日黄花,被千万家新锐餐馆所淹没。虽然亲戚们对老莫的的评价是质次价高,但我们还是去了这家昔日的图腾吃了一餐。


7) 我母亲50年代研究生毕业后曾去苏联留学。她在苏联学习其间游玩了不少地方,也拍了很多照片。小时候我们看到她在苏联拍的那些照片时,深切地感受到老大哥的先进和威风。但当我们坐在老莫吃着俄式西餐,听着俄罗斯的歌手演唱中俄歌曲时,感觉很多从前的梦想已成为如今的现实。


8) 从老莫餐厅出来后,带着三位老人去了奥运中心。灯光下的钢铁鸟巢妖娆了不少。


9) 颐和园也是旅游团的主战场,很多地方人多的只能迈碎步前进。


10) 躲开人流,清静一会的办法是买票去那些通票不包的园中园。这些园子多是精华。没了旅游团的喧闹与人流,才容易感受到旅游的愉快心情。这是颐和园内德和园的大戏楼,慈禧观戏的场所。


11) 长廊的彩绘。这幅应该是陆文龙战八大锤。


12) 排云殿和佛香阁又是一要买票的清静场所。老岳母一步一个台阶直上佛香阁,难度不低于前一天的慕田峪长城。


13) 铜亭。颐和园的铜亭和石舫是我以前印象较深的建筑。现在铜亭还能靠近。石舫已是惨破不堪,不让进了。以前那可是颐和园雨中观湖的好去处。


14) 当年大学学的专业是物理。有一次杨振宁来校做报告提到了颐和园中有一对联有“物含妙理总堪寻”的句子。当时感觉这个句子很符合心情,就记住了。这么多年过去后,句子没忘,心情却变调了。这次在颐和园找到了这付对联,想到当年那么多学物理的学生现在分布于三教九流中,真觉得这句该改成“物含妙质总堪寻”。



当郊外景点的游玩顺利结束后,为方便游玩市内景点,我们移居到了王府井步行街口的一家四星酒店。住王府井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老人玩累了中午还可以回旅馆歇歇。住在那里的几天,我们早晨就乘车去隆福寺吃早点。品种巨多,价格非常平民化,只是我们肚量跟不上趟。每样只能小试几口。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炒肝了。明知炒肝不属健康食品,我们还是忍不住多吃了几回。因为住在王府井,晚餐主要就在王府井吃。东来顺涮羊肉和全聚德烤鸭都去吃了。全聚德还过的去,烤出来的鸭子还是我喜欢的口味。东来顺真是颓废到家了。我们在别处吃过的那些火锅和豆捞都比它强。想当年在金鱼胡同西口东安市场里的东来顺吃涮羊肉时,吃完后还流口水。。。这么多年来别人都在进步,它还在坐吃老本。我对它从前的良好印象就此破灭了。不过还是得承认,王府井真是黄金一条街,就是靠着这水平东来顺还是生意兴隆,王府井一条街上它就开了三家铺面。


15) 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对面的狗不理。


16) 从前的天安门是只让走中间的正道。现在的天安门是正道不能走,要走旁门边道。


17) 国旗卫队。身材不错,肌肉少了些。


故宫,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的地方。

18) 闹中取静的出家人。


19) 宫中猎奇的外国人。


20) 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我们以前没有去过的园子。恭王府应该算是最漂亮的王府了。加上又是和坤的旧宅,现在去那里参观的旅游团也是如过江之鲫,布满整个园子。这是不知那一部份的79团正在集结。


21) 恭王府安静角落里的小丫头。


22) 什刹海三轮车胡同游。领头的这位在给我们做讲解。这种精明强干的模样,不知怎么地我就想到了敌后武工队里的好汉。


23) 回国前就在网上订了国家大剧院的歌剧《白毛女》的首演票。这次新版《白毛女》主要是采用了原始版的剧本。新版主演是总政歌舞团的谭晶。满台跑龙套的加上庞大的合唱团和乐队,阵容真是气派。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王昆也到场祝贺。可惜国家大剧院安检巨严,小相机也不让带入。照不了像。只有这张是散场后,取回小相机后再进到剧院厅中照的。照完就开始清场了。


24)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也是整的是绝对气派。而且对国民免费开放。不过可能要排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队才能拿到票。最好的办法是去买张票。一则省去排队,二则可以看一些特别的展览。


25) 左右两幅都是名画《开国大典》的原稿。由于不同时代的不同需要,两幅画上出席大典的人物有所不同。


26) LV的展厅


27) MM们都是认真的参观者。


28) GG不知是否感受到了压力。


29) 一对情侣在摄影。


30) 男老外在摄影。


31)女老中在摄影。


32) 天安门城楼上转一转。


33) 天安门城楼上瞧一瞧。


34) 天坛现在还是民众娱乐的重要场所。下棋,跳舞,踢毽子,唱红歌大家都不亦乐乎。


35) 祈年殿下,天圆地方,绿瓦铺顶。 对于上天,皇帝只能使用臣子们用的绿瓦。


36) 天坛的斋宫以前我去的时候一直没开放过。现在斋宫和神乐署都已开放,也算是这次去天坛的新收获。天坛的斋宫是皇帝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地方。这是斋宫的正殿无梁殿。内悬乾隆御笔钦若昊天。这里的物件摆设都是清朝遗留下来的,没有改动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