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讲座(一)夫妻如何终止恶性互动

普及关于家暴的心理以及法律知识,澄清家暴的心理与法律误区,帮助受家暴荼毒的姐妹,推动国内关于家暴的立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节选自黄维仁《爱情心理学》讲座 

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人格之整合与成长。换句话说,“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样善用诗词表达丰盈的情感,而专注扩展(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让自己也能擅长逻辑思考;“急惊风”型的,学习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时学习让自己欣赏并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轻松自然。

最有意思的,是当你观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时,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举个例子来说,有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好象天下没有甚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太太因成长于一个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对自己过高的期许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交往时,紧张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安全感,可以放松下来。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对她欣赏得不得了。婚后问题来了,太太愈有条理,先生愈乱,太太愈要纠正,先生就愈胡涂。例如,先生每次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丢三忘四,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要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果真,先生这个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为什么一个平时很独立的女孩,恋爱后会对男友十分依赖?为什么小小的分手会使人做出异常的事情甚至威胁生命?为什么有外遇时丈夫对元配会冷若冰霜、面若阎罗,但对并不及元配的情人却曲意讨好、柔情似水?“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他是通过研究母亲与其1岁孩子的互动提出的,因为母婴关系与恋人关系有着很大程度的类似:在一起时的心理满足和所谓的分离焦虑;“被无条件接纳”的心理需求和“最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如果婴儿发现母亲不理它,就会哭闹来引起母亲的注意,期望母亲产生内疚来更好的满足自己)。所以有人戏称所有相爱的人心理年龄都会降到3岁以下,退化成为父女或者母子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依附实验,将母婴引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观察母亲离开一会儿再回来过程中婴儿的反应,发现了四种典型的表现:
a.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欲挽留,表现出不快乐,母不在时无心玩玩具,母回来后张手希望被抱,被抱一会儿后就要下地接着玩儿。这样的婴儿长大后在恋爱中表现较好,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不论你需要个人空间还是亲近时,他/她都可以给你。 
 
b.逃避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儿无反应,母回来后也无反应,通过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只是不表露出来。这与母婴平时的相处经验有关,婴儿学会了不期望母亲能长时间相伴。这类的恋人,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等其他非面对面的渠道寻找感情。

c.焦虑型,不安全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哭喊不从更甚于a,母回来后还要打母亲,很久之后才会安静下来,边玩边看着母,怕母亲再离去。给予这类恋人的忠告是:首先懂得怎样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才能在关系中找到快乐。

d.紊乱型依附。母欲离去时婴表现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回来后亦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会出现张开手要抱的同时后退不让母接近。因为婴儿希望爱的对象——母亲,也是造成其痛苦的对象,爱恨交织。这种类型的恋人一般受伤很多,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致命吸引。

孩子在前三年的经验最重要,可以一直影响其行为到青春期,对于他们的情绪,只能进行输导而不是围堵,父母要做到emotion coach(情感教练)的作用而不是emotion dismissing(不会翻译),举个例子:孩子的宠物狗死掉了,哭泣不止,母亲抱着安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悲伤情绪,妈妈以前养的一只猫也死掉了,……”,这就是emotion coach;父亲来了却直接训斥:“哭什么哭?狗死了再买一条!”这就是emotion dismissing。曾经有个女学生来向我诉苦,说花前月下,她依偎在bf怀里,正想说“月亮好圆好亮啊”之类的话,bf忽然冒出一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壮的脚已经踩上去过了!”顿时让她觉得虽然近在咫尺,心却离得比地月还远。安全型的人在四种当中是最适合做爱人的,但是数量比较少,即使是紊乱型的爱人,只要找到领航船,绕开暗礁安全停泊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理想的是安全型的。我应该属于安全型的,“包容、谅解、易相处,尊重爱人”,但是我缺乏交流的技巧。又有点像逃避型,“表现为比较冷漠,但是内心很需要爱情,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情帐户”,加分就是存款,扣分就是提款。举例:对方口渴时,你递给它一杯水,存款;对方十分口渴时,你递给它同样一杯水,大存款;对方十分口渴时,你递给它一个馒头,提款。要懂得投其所好。Man from Mars, woman from Venus。女人喜欢男人用女人的方式存款,对男性最大的抱怨是“他不肯与我沟通,又不听我的话”。两人一起散步,女生一直在说,男生默默,过后男生会对朋友说“今天好幸福,跟gf一起散步”,女生却会对朋友说“今天好没劲,我一直在说,可那头大水牛一声也不吭”因为男性是行动取向,女性是语言取向。怎样才能存1而让对方收到100?

给女性的忠告:男性不管多么成熟,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小小孩,对他的努力多多给予赞赏;给男性的忠告:女性诉苦时需要的不是劝告建议而是认真聆听,并且感其所感,重复“好可怜”、“真惨啊”类似词语。

最后一点,发展健全真我。最好的朋友是遇难时还站在自己这边的朋友。最大的礼物是自己真正的心声,但是不要随便给,否则你会受伤。要通过测试确认是否安全,安全性的朋友会仔细听、理解你的感受、替你保密、也会与你分享他的心声。同时也要从自己做起,当一个安全性的朋友,多恩赐,愿意去鼓励别人。

(补充:)
1、安全型 能安抚自己的情绪,给人空间,会真心原谅你的生气.
2、逃避型 虚假的自尊心,认为人都不可靠,对东西更有兴趣,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内心情绪,不可能发展成亲密关系
3、焦虑型 紧张,要你给他亲密感,怕被抛弃,不断去抓" 危险的时候你是不是站在我这边?我是不是值得被爱,可以被接纳?
distance management 不把心打开,就伤不了我。
4、混乱型 没有存活的计策,会拒绝,但是决不让你走。
了解自己的依附形态,尽量走向安全,懂得处理冲突和差异;刻意去经营爱情和友情;健全的人格不要逃避冲突,受到爱多的人对生气是会原谅的。

解决冲突的办法
1.认识到冲突不是坏事,压抑才是
2.不要争对错,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3.看到伤害对方后他的伤痛
4.吵架的时候学会暂停,安静下来才会思考
5.学习沟通技术,《爱就是彼此珍惜》《窗外依然是蓝天》还是学会经营友谊要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女人对男人最大的抱怨是不会沟通,很多时候女人很以自我为中心,男人也会沟通的很好,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不同于女人要学会存款,也要很好的回应,称赞,关心attention,affection 比如hug kiss 学会倾听,男人是action-oriented对男人要像对小孩一样,要多鼓励,说话要简短。学习看到别人在作改变的地方。专注于黑色的时候,不会看到其他的颜色

1.珍珠时刻:人生是一串珍珠,每一个珍贵的时刻就是一颗珍珠。 you have to be intentional 知道了两个人的珍珠时刻,婚姻时刻
2.恩情仪式:每天早上要微笑,hug,询问;回家的时候也是先要降低电流,不要把在外面的焦虑带回家里;有智慧的人会处理焦虑。有良好的习惯,不管多么微小。要可以经营。
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连结。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问题是疏离感,孤独感,最亲近的人是陌生人。知道你的人会用哪三个字眼来描述你,以及自己给自己的描述。

世界对我们很多的期望,我们怕会受伤,我们怕在别人眼光中被看低,所有我们必须有一个外面的社会我和里面的一个真我。当人们给我的描述跟我自己对自己的描述中间有一个gap,我们会觉得lonely。我们要的是有什么人可以让我能以真我显现,可以互相接纳。一个人可以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真正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但是也不可以把这珍贵的礼物轻易给人,要一点一点地给。

In time of trouble,will you be there for me?will you accept me?am I lovable?当我以本相显现的时候,你能不能按照本相接纳我?这是人间最重要的关系。

要寻找安全性的人,他们的指标是会倾听,不会论断,但会给忠告,你知道他是真的站在你这边。会替你保密,不会乱讲。当你把心慢慢打开的时候,他也会把心慢慢打开。

要找安全型的人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安全型的人,倾听就是爱。还有就是学会数算人生中收到过的恩典,愿意去鼓励别人。

要追求幸福的人,没有不学心理学的权利,要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学习这门人生的功课。学会听说艺术,学EQ。ewa:in times of crisis,never worry alone,找一些安全型的人,自己努力成为安全型的人。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
作者简介:黄维仁博士,芝加哥家庭心理诊所专业双语心理治疗师,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督导、训练与教学工作。Focus on the Family的国际讲员。

资料收集:义工御树林枫






对家暴说不”群组链接【遭遇家暴的姐妹们,以及反家暴自愿人士,入组。】请认准原创防伪图标(如下图红色底板黑色字体的“对家暴说不”题图),以及查对核实此群组管理员名单(汉代蜜瓜,寻ME,老姐,花雨101,Youshijie,随意了,piao11,小泥山, 御树林枫......等)。谢谢

          点击图标即可申请
          




例如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S),律师,妇联干部、人大代表或者你们认识这样的人,请自荐或者向她们推荐我们的群组和博客,期待你们加入此组,与我们一起并肩工作。请点击此处申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