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莫言儿时的饥饿与寂寞(ZT)
莫言儿时的饥饿与寂寞(ZT)
——摘自张洁平《作家莫言饥饿寂寞中建立文学王国》
原载《亚洲周刊》二〇〇七年第三十一期
莫言出生农村,由于家庭在划分阶级成分时被定为「富裕中农」,因此便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莫言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回家放牛、放羊。「许多孩子可以去上学,我被甩到这个群体之外,非常孤独。有时候在田野里,一天都见不到一个大人。整整一天,只能跟牛羊交流,一抬头,看见碧蓝的天空上一群群小鸟,非常婉转也非常凄凉地叫两声。寂寞得不行,我就跟牛说话。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觉牛可以听懂我说话,田野里的树木,地上的青草,都是可以跟我交流的 」。
孤独而漫长的童年时代,在莫言的作品里,留下深刻的影子。莫言说:「童年时代长时间的孤独,培养了我和大自然之间非常密切的感情。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植物、动物的感情比对人的感情还要深厚」。「后来写作,我写田野风景的时候常常会流连忘返,忘记写人。本来想写一对男女的恋爱,站在一棵树下,结果我写树去了,把男女忘掉了。回头一看,写了好几千字后,爱情只有两百字」。
二十一岁时,莫言终于逃离农村生活,加入解放军。用他的话说,部队生活带来的最大改变有两个,一是终于可以吃饱了,二是终于穿暖了。
「我在农村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一直是半饥半饱。到部队的第一顿饭,我吃了八个馒头,我旁边一个小老乡,吃了十二个馒头」。「在农村,十五岁以前,没有穿过衣服。不是我们有暴露身体的癖好,而是没有衣服可穿。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从城里下来的师范毕业的女老师,捂着眼睛跑掉了,跟校长哭着说我们耍流氓。校长说他们没有衣服,所以他们不穿衣服,你要是不能教就离开吧。后来这个老师留下来了,也渐渐习惯了。她发现这些孩子虽然不穿衣服,但是灵魂都很干净 」。
「饥饿与食物,是我小说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刻骨铭心的记忆,莫言把它们留在自己的王国里。「一九六零年我五岁,正是中国大陆最饥饿的年代,童年印象里最深刻的,除了孤独之外,就是饥饿。饭桌上摆着现在连猪狗都不吃的食物,草根、树皮这一类的。村子里所有树的皮都被剥光了。我还记得有一次学校拉来一些煤炭,亮晶晶的,比较轻,有时能看到一些植物的化石,一个同学开始啃煤炭,还说很好吃,然后所有的孩子都开始吃。老师来了,问好吃么,我们说好吃,结果老师也跟着吃。有一节课,老师带头,和学生一块儿,每人拿着煤在啃」。莫言说,这样的细节让很多人觉得是胡编乱造,但这确实是真实的事情,「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块煤炭尝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吃,而是越嚼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