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郑风 子矜》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舞台上,20位轻纱罗裙的少女怀着迎接春神的喜悦,和鼓和乐、载歌载舞,用清亮的歌喉、婀娜的舞姿尽情抒发对春天的期盼与眷恋。那轻快的旋律,那蓬勃的朝气,不正昭示着更加绚丽的明天吗?
北京舞蹈学院于2009年3月20日至22日在保利剧院推出大型舞剧《铜雀伎》,该剧将从汉代就已经失传的绝技“踏鼓舞”重新改编、整理搬上舞台,力图弘扬最纯粹的中国式的美,诠释中国的历史和情怀。
大型中国古典舞剧《铜 雀伎》是一部含有浓郁文化韵味和历史感的舞剧,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第一版。该剧由81岁的北京舞蹈学院元老级教授孙颖先生后(2099年12月去世)担任主创编 剧、编导,所有舞蹈动作都来自于重新解读的古代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孙颖教授曾表示,在当前舞蹈、舞剧中喜欢加杂芭蕾动作、抄袭现代舞思路的流行趋势下, 《铜雀伎》将弘扬纯粹中国式的美,诠释中国的历史和情怀。
据介绍,该剧的主题舞蹈是从汉代就已经失传的“踏鼓舞”,这是当时一种舞伎在鼓面上一边用脚打击节奏、一边在鼓上鼓下腾跃舞蹈的奇技,《铜雀伎》不仅挖掘继承了这种舞中奇技,又经过了很多变通发展。
24年前的一台民族舞剧《铜雀伎》让北京舞蹈 学院汉唐舞教授孙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展现在舞台上,这些年的孙颖教授不仅创作出《踏歌》、《谢公屐》和《楚腰》等汉唐舞蹈的代表作,还在北京舞蹈学 院建立汉唐舞专业,培养着汉唐舞的人才。如今,孙颖在汉唐舞的深入研究中再次重排《铜雀伎》,并于3月19日登上保利剧院的舞台。
记者获悉,此次登台的演员将是汉唐舞专业的学员。孙颖老师日前在与记者谈到钟情这部舞剧的时候说:“当看到中国古典舞普遍注重技术化时,我希望我的《铜雀伎》能够带动中国古典舞走向更有文化的层面。”
1985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的《铜雀伎》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以至于当年的主演们一直想争取复排。
再次排演《铜雀伎》,孙颖教授说:“现在排 演,我会有新的思考,对中国古典舞大环境的思考,也有对舞剧人物的重新认识。有人对中国古典舞的现状曾经提出质疑,但这几年中国古典舞的环境并没有更多的 改变,还是以看谁转的圈多掰的腿高为标准,更多的舞剧在结构上和舞蹈语汇上过多地借鉴了芭蕾舞和现代舞的模式,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特征。所以我希望这次的演出能 给中国古典舞的现状提出一些思考。从《铜雀伎》本身来说,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专业,这是这次排练的基础,专业中的学员是按照我们理解的古典舞方法排练的, 中国古典舞一部分来自文物资料的记载,一部分来自戏曲的流传,达到身形韵的结合,这些在我们的训练中都有体现,也会在新排的《铜雀伎》中有所体现。”
孙颖教授说:“其实理解中国古典舞并不难,只要有一些文化基础就可以,只是现在的一些舞剧太缺少文化的含量。我们的编导应该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再多一些深入研究,那么他创作的东西肯定会更有文化。”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它是在 街陌谣讴 的民歌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 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其特点是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宋书·乐志》),即歌唱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因此而得名。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朝会、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
初期的相和歌几乎全是来自民间的 街陌谣讴.最简单的是所谓 徒歌 ,这种形式犹如今日的 清唱 ,它的特点是不用乐器伴奏,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演唱形式。先秦时期已涌现了一些著名的徒歌歌手如秦青、韩娥等,他们的歌声声震林木、动人心魄,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西汉初年,最著名的徒歌能手是鲁人虞公,刘向称他 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汉代徒歌在民间特别流行。《后汉书·五行志》中保留的一些童谣、歌谣就是用徒歌形式演唱的,有一些后来配上弦管,用乐器伴奏演唱。
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舞蹈相 结合,成为一种有器乐、歌唱与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称为 大曲 或称 相和大曲 ,它是最能反映当时艺术的水平。后来它又脱离歌舞,成为纯器乐合奏曲,称作 但曲. 大曲 或 但曲 是相和歌的高级形式,其结构比较复杂,典型的曲式结构是由 艳——曲——乱或趋 三部分组成。 艳 是序曲或引子,在曲前,多为器乐演奏,有的也可歌唱,音乐可能是委婉而抒情的,故称为 艳.它可以是个唱段,如《艳歌何尝行》;也可以是个器乐段,如《陌上桑》。
相和歌: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书·乐志》,是对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其中,既有原始的民歌, 也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属于汉代乐府歌曲中的一类,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乐府是古代的一个音乐机构,秦代已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 汉代。后来,人们把汉代乐府官署采制的歌谣,以及魏、晋直到唐代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或者模仿乐府风格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所以,乐府又成了一种音乐名 词或诗歌体裁。初期的相和歌称为“徒歌”,主要是指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而无伴奏。《晋书·乐志》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徒歌”进一步发展,成为清唱加帮腔的形式,称做“但歌”。《晋书·乐志》载:“但歌四曲,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倡;一人唱,三人和”。又有《乐府·古题要解》载:“乐府相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这里的“谣”指的就是“徒歌”;“讴”指的就是“但歌”。它们的曲式,一般结构简单,大都由单个的“曲”组成。曲又分为吟叹曲与诸调曲两类。曲一般保持着民歌“有辞有声”的本色。“辞”即歌词;“声”是衬腔所唱的虚词,如“羊、吾、夷、伊、那、阿”之类(《古今乐录》)。“但歌”再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相和歌,是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晋书·乐志》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 相和,执节者歌”,这句话其实已经解释了相和歌的表演形式,是指在弹弦乐器与吹管乐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唱者击节而歌(节为一种打击乐器),形成了乐器伴 奏与歌唱相互应和的形式。再综观相和歌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出这里的“更相和”三个字的读音应为“gēng(耕)xiāng(香)hè(贺)”,即交替着与 歌唱者相互应和之意。至此,“相和歌”应念“xiāng(相)hè(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