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幢叠伞 宝塔称奇
赵朴初 题 安阳天宁塔 层伞高擎窣堵坡, 洹河塔影胜恒河。 更惊雕像多殊妙, 不负平生一瞬过。 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人, 于1977年4月30日访安阳天宁寺塔时所作的一首七绝, 现刻于天宁寺塔前的石碑上。 |
安阳 天宁寺
郭沫若 安阳 题诗:
1959年6月30日
访安阳殷墟
我来洹水忆殷辛,统一中州赖此人。
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
观圆形殉葬坑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雨中踏寻王裕口,坑葬惊看有众奴。
铜卣铜鼎并骷髅,十贝为朋影模糊。
此当尚在殷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
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如今人民已作主,推翻旧案莫踟躇。
安阳赋
作者: 刘臻仲
殷商古都,彰德故郡,亦称相州,谓之邺下①。望岱宗之高岑,倚太行之崇阿。纵贯两路,京广与京珠并驰;横沮二水,漳涛与洹波共流。控两湖之锁钥,扼燕赵之门户。处四省之交界,居豫州之北屏。城以古屡见经传,名因高蜚誉寰中。称文字之都,称周易之都,称中华第一古都;乃旅游名城,乃书法名城,乃历史文化名城。
安阳好,自古帝王京。河亘机枢,山耸形胜,凤翥鸾翔,维王者兴。帝喾都于亳,巍峨陵冢犹在;夏廑居西河,迤逦城廓堪徵。盘庚迁殷,茅茨重重,开八代之宏基;箕子朝觐,麦秀渐渐②,悲故国之凋零。铜雀藏二乔,笙歌艳舞阑珊夜,凭几多尸骨沉醉;兵燹焚三台,华宫琼楼都作土,惜一代繁华无踪。邺后五朝③,咸都于兹,各领风骚,盛衰有凭。然则俱往矣,良可慨也!
安阳好,豪气壮天穹。武丁拜相,一鸣惊人;傅说登坛,百废振兴。妇好征土方④,中华第一女将军;西门治邺郡,政坛最早循吏旌。苏秦拜相,殷畿有台;扁鹊讳兹,汤阴存冢。楚霸王破釜沉舟,强渡洹水;信陵君窃符救赵,兵发将城⑤。蔺相如一代贤相,韩稚圭三朝公卿。伟哉,岳飞报国,铁军大破朱仙镇;壮哉,翟让揭竿,瓦岗群雄撼隋廷。刘青霞毁家救国,乃妇女解放之先驱;孙占元捐躯异域,实国际主义之英雄⑥。
安阳好,文渊在兹城。善应松涛,掩映三万年祖先洞穴;渔洋古镇,绵延六千载华夏文明。殷墟发掘,华夏震动。王陵遗址考商史,殉葬白骨证血腥。学者考古八十年,信史上推三百冬。卜契龟甲之骨,乃有祖文滥觞,帝宫基址犹念千年谶(chen)烟炽;鼎铸司母之器,谁作镇国之宝?青铜冶场若见百世炉火红。殷历诞于殷时,彦堂有考;商人始于商代,今仍其名⑦。“厚德载物”,《周易》推演古往今来;“静女其姝”,《诗经》咏歌邶卫之风。钟灵毓秀,历史名城,墨客骚人,焉能不兴会于此?于是,吐凤才人,骖鸾妙士,趿履沓来,络绎接踵。汉魏三曹,豪歌遏云水;建安七子,悲吟动秋蛩。沈佺期熔铸四韵,开律诗之先河;李延寿实录二史,侔司马之伟功⑧。神笔蔡君谟,三绝碑上留三绝;文宗欧阳修,秋声楼内赋秋声⑨。稠禅武传少林寺,荆浩墨泼林虑峰。郑廷玉乃关汉卿之流亚,宋西隐为明太学之师宗。流蕙千载,陶冶熏蒸,今日艺苑,更加繁荣。书坛惊叹安阳现象,名家迭出,佳作纷呈;异域频邀邺下书家,数渡扶桑,几赴狮城。弘国粹而多有好古之士,尚雅事会当展万种风情。李剑晨系水彩画之泰斗,谢国桢乃明史界之耆英。崔兰田奠定崔派艺术,张宝英光大悲剧哀声。王勃云:“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文脉流徽,异彩纷呈,安阳谓为文明渊薮,宁为虚乎?
安阳好,风景旧曾谙。重游林虑山,群峰参差八万仞,莫非天上海市?再访红旗渠,清流逶迤三千里,喜捧银汉仙泉。山乃造物所赐,堪与五岳并峙;渠是山民凿开,敢教世界惊叹。东望硝河,红果欺枝,芬芳岂不醉人?西上北蒙,蜂蝶恋花,秀色当然可餐。洹河飘玉带,傍城而碧;岸柳拂丝绦,风清天蓝。钟鸣禅寺,千载月华照浮屠;波静澄湖,九天日影濯清涟。袁林松耻伴卖国冢,珍珠泉倒映柏门天⑩。圭塘桥畔幽篁怡远客,马氏庄园古柏茂参天 。千年古城墙,唯留残垣一隅,秦砖汉瓦,依稀前朝风韵;九府新巷陌,但见华屋千家,明宅清居,参差盛世人寰。唐子巷里,谁家玉笛翻新韵;高阁寺外,何处雁阵写奇观。东部新区,高塔与崇楼并峙,最堪称煌煌帝都换旧貌;西部钢城,钢花与霓彩齐放,真个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政界领袖,艺苑名人,莅古都而竞折腰,题诗词则墨宝存。毛泽东视察殷墟,纵论洹上人物;江泽民亲莅安阳,提倡奋斗精神。“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诗含灼见;“洹河塔影胜恒河”,赵朴初禅语精深。国际易经沙龙,继绝学于不朽;世界甲骨论坛,倡奇文以再藩。文字建馆,肇宏规于斯地,四海瞩目;殷墟申遗,毕大功于是役,五洲欢欣。奋进开拓,秣马厉兵;改革开放,风雨雷殷。古城当轴,再绘宏图;邺下百业,弃旧鼎新。继往开来,安问云水当年?盛世伟业,且看鹰击长空。
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
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
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
塔身有五层重据,从下往上逐级增大。
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
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
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
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寺原建于隋仁寿(601-604)年间,
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
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
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
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进行两次整修,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
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壮观。
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
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
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余为假门。
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
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正南面为三身佛像;
西南角是释迦佛说法像;
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
西北角一幅是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
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
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 像;
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塔的正南门前有一平台,高约2米。登平台进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
塔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
平台正中矗立着一个高约10米的葫芦状小塔刹,大体和北京北海公园的小白塔相仿。
=============================
安阳城赋
予观夫安阳胜状,在洹河以南。南通汤阴,东连白璧。逐鹿中原,定鼎华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政通人和,气象万千。
殷墟博物苑,世界文化之遗产;文字博物馆,华夏文化之藏馆。
记述文字,承载文明,囊括历史。挥毫泼墨,谈甲论《易》,多会于此。
此则古都之大观也。
。。。。。。
古都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八大古都”之首。
位居豫北,与晋、冀、鲁三省毗邻,是交通枢纽。
安阳是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司母戊鼎)的故乡,
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
《周易》的发祥地,
甲骨文的发现地。
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安阳建设,合理规划,科学发展,荣换新装,感慨万千,奋笔疾书,遂作文以记之。
另《左传·成公十七年》记载有“声伯梦涉洹”,
以及《战国策·赵策》:“苏秦说赵肃侯,令天下之将相盟于洹水之上。”
上述记载均证明“洹水”之名早在三千多年前即已流传开来,
也说明洹河是安阳境内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河流。
洹園
【图片源自网络 -- 撰辑于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