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一个人生只有一次童年,而一个快乐的,玩得开心的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自信和幸福的最大“本钱”。而快乐的童年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亲生父母的保护,把这个喧嚣而残酷的竞争世界和孩子的单纯美好世界相隔离。可在中国文化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亲生父母剥夺亲身孩子的童年,让孩子生长在不必要的压力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保护,从而没有幸福感,快乐感,长成人后更没有自信和自爱。
为什么中国人这样虐待孩子而不自知呢?我总结几条简单的原因,1,在中国那种封闭的竞争环境中,不当“人上人”,就绝对是“人下人”,会被人踩,被人害,再加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大家就在所以理所当然地孩子折腾起来,你的孩子考了100,我的孩子要是只考了99,肯定就成了你的孩子的“人下人”了,所以今晚我的孩子就别想睡觉。这一点在中国也许勉强管用,于是很多中国人也把这一套带到西方社会来,殊不知西方社会根本不吃这一套。西方社会看重的是人的管理才能,创造才能,在平时人际关系中,看重的是人的自信,真诚和爱心;2,绝大多数中国人似乎都认为世俗的成功靠的全是后天教育,传统的中国人生观也认为人生下来时一张白纸,或者更糟-“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一定要把天性抹杀掉,并且以为后天知识越灌输得多,人的创造力就越强。殊不知,人生下来,基因里有着无数代人的积累,而正是这些先天的“密码”,才是人的创造力的根本,而好多中国父母最擅长的,就是把这个先天的“秘诀”最有效地,尽快地“解决掉”,在孩子已开始知事时就采取各种措施压制孩子的天性,直到其消失殆尽。所以在中国人中往往很难找到有主见的人,因为他们的“主见”早就被父母抹杀了,他们脑子里装的统统都是“他见” - 父母的“见”,老师的“见”,或某某“家”的“见”。这也解释了为何历代中国人中匠人居多,真正有创造力的天才极少;3,这一点听起来太阴暗,最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代代相传恶性循环的长辈对晚辈的践踏。老子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于是儿子也别想过得舒服。当然,这样的父母也许不是大多数,但绝对不少。
人生本来就不容易。好多自以为是的中国父母,偏偏还要把本来可以轻松的时光-童年,活活地搞成一个高压的人间地狱。人生固然充满竞争和压力,但对付这个压力的最有竞争能力的,是自信的人,而不是没有任何创造力只会做功课的“机器”。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注意到过,那些在待人处事中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笑脸常开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都有爱他们的父母;而那些满脸愁容,不懂得笑,每天精神紧张的人,往往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和待他们严厉,甚至虐待他们的父母。这些成天心理充满压力的人,尽管苦苦挣了份好工作,有优厚的物质条件,仍然不能活得开心自在。更糟糕的是,他们还把自己不开心的理由推到“物质”或者“事业”方面,认为自己不开心是因为钱挣得不够,事业不成功,名气不够大。如此翻来覆去地折腾,如海水止渴,欲饮欲渴,落个一辈子不幸!
很多中国家长对养孩子如临大敌,不停地看各种子女教育的书籍,且不求实际地照本宣科。其实,养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没有“方法”的方法 - 即以爱,代替教训。而这个“爱”,估计很多中国父母也不懂(其实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说起来也不可思议,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都在这么多人中消失得一干二净!),那么我再说得的平白一点,就是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给孩子尽量多的玩耍的时间,让他们快乐。并且,千万不要以为你们那个被毒化了的僵化的头脑比你们的孩子们的初生的大脑更高明,在和孩子的关系上,不要动辄摆出高高在上的“家长”威风,不要在孩子表现出比你们更明理时觉得丢脸。好多中国人羡慕其他民族中的有那么多人具备所谓“高贵”气质,殊不知,那就是因为人家从小开始就被当成“人”在看待。只有以平等的人格关系,以“尊重”和“爱”,才能养育出真正有尊严的高贵的“人”。
在此引用一句笔者最喜欢的一个格言家马特·罗宾(Marty Robin)的一句格言:真的英雄是那些不把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搞得更加艰难的人(What is heroic is not making life any hard than it has to be)。所以,请那些成天逼孩子赶作业的中国父母,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