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啊高考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两天, 看看国内的网站, 高考新闻显著, 一些照片使人看完想笑.
感慨一番当年自己的高考, 在下当时在河南一农场的农机修配厂当个刚刚摘掉知青帽子的小工人蛋子, 为力争高考准备的时间, 几乎和支部书记"翻脸", 好在副书记暗地里因和书记尿不一壶里, 有点故意为捣书记的乱而支持我, 但请的假工资是没有了.
事到考试那天, 我借辆自行车, 到场部所在地的一分场学校参加考试, 好像我没觉得和平时有嘛不一样, 哥儿们弟兄看我也如同平常, 厂里那些工人干部婆婆大妈小媳妇, 对我去参加高考也没当会什么事, 哪像现在, 一人高考全家动员.
一连三天, 我都是早上骑车去考场, 中午回厂吃饭,  下午还是一个人晃悠着骑车去"高考".
因为我加试了外语, 所以第三天的下午还有那场不算分的外语考试, 也就是说我考了六场.
好不容易结束了, 当官的立马(实际是事前我们商妥好的)让我晚上开始恢复上班, 而且当晚就上的是后半夜, 从12点到早上8点, 开我那台沈阳中捷友谊厂出产的镗床.
当时没觉得, 现在倒回去看, 这场"无烟"的战斗, 高考, 对我来说的的确确是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就是我离开了农场, "人事编制"从"劳资部门(工人)"归到了"组织部门(干部)"; 深远的历史意义就不用说的, 若不是高考改变的一切, 现在的我也只是某地一个退休工人, 整天只能拿着小马扎去看人下棋打牌或打个小麻将赌个三块两块的.
时代的不同, 高考的被受重视, 实在是这条独木桥的走不走差别太大, 谁都可以抬杠地说出那些没上大学而成了功的例子, 可那是"特例", 不能用特例来代表普遍规律, 那还不如说"你为什么不去中六和彩?"来得更特别呢.
小孩比我们幸福, 这是看了高考新闻的结论, 阿弥陀佛.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工人的评论:
那时河南的录取分数比上海低,我自己有数,若在上海只能上个专科最多一个谁也不想去的非重点,现在不对了,越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录取分数线越低,反过来了,上海可以上一本的到河南恐怕连上大专都难了。这是掌握话语权的缘故。
jiurishanren 发表评论于
如今也是another day, another dollars
jiurishanren 发表评论于
我也是骑车去髙考的
工人 发表评论于
上海,北京考生录取率最高,因为这两地大学最多。上海人在河南考,河南本地人可能占不到便宜。至少,77,78年有的省考生进重点大学的分数,在浙江都上不了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