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一本文革时期《解放军文艺》带给我的回忆

镇江论坛

一本文革时期《解放军文艺》带给我的回忆
照片见链接
http://bbs.my0511.com/f460b-t4157419z
最近看到一本1974年第9期的《解放军文艺》,上面刊登了《霜天湖》的电影文学剧本,这本杂志——竟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1974年那个炎热的夏天……‥




1974年6月,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江苏兴化拍摄电影《水上游击队》(拍摄时改名为《霜天湖》)。我们部队有部分同志有幸参加了该电影的拍摄。

电影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年代里一个叫“葫芦镇”的水乡小镇,一支活跃在湖荡地区的水上游击队,以芦苇荡为屏障,以河湖港汊为战场,与盘踞在“葫芦镇”的日寇和伪军展开斗争的故事。

我们部队去的同志主要任务是扮演游击队员和日本兵。在电影拍摄的准备阶段,导演认为扮演游击队员的同志太白,不符合影片的要求,必须尽快把皮肤晒黑了。于是就找了一条船,要求大家每天划船到湖里去游泳。谁知,几天过去了,导演发现大家的皮肤并没有转黑。一了解,原来大家害怕夏天里那热辣辣的太阳,下了湖就一直泡在水里,根本就没有上船进行日光浴。没办法,导演只好专门派人监督大家晒太阳。他一喊下水,大家连忙跳到水里,他一喊上船,大家连忙爬上船。几天下来,大家的皮肤都被晒的黝黑黝黑了,于是导演才点头认可!





剧情中有一场戏是日本兵的巡逻艇遇见了装扮成下湖打鱼的游击队的船,日本兵让把打的鱼送过来,这时,扮演女主角——游击队长喜妹的王馥荔(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将船划到巡逻艇前,用鱼叉将鱼送到扮演日本兵的演员面前,就在他拿鱼的时候,王馥荔用鱼叉把他打到湖里。到达拍摄现场后,导演认为我们的一位排长扮演这名日本兵较合适,就决定由他来演这场戏。拍摄开始了,王馥荔手起叉落,一下将头戴钢盔、脚蹬大皮靴的排长打下了水,只见他身体下沉,两手在水面上乱抓,刚开始大家以为他在开玩笑,谁知随着他的喊叫,整个人竟慢慢沉入水中。见情况不妙,几个同志赶忙跳入水中,七手八脚把他拉了上来,吐了几口水后,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事后才知道,他并不会游泳。

遗憾的是《霜天湖》的拍摄当时还处在文革时期,在电影拍摄了近3个月后,突然被紧急叫停。1974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们连接到命令,赶往靠近西津渡小码头铁路附近的江边码头,接应八一厂的摄制组。到码头不多一会儿,就见江面上驶来了二艘登陆舰,上面装载了山炮,轻重机枪,军用吉普等各式道具,我刚上船,就见一位四十多岁的部队女同志招手叫我和她抬一个道具箱,我抬头一看:这不是电影《奇袭》中的“阿妈妮”吗,事后我才知道,她就是被称为“东方第一老大娘”的八一厂著名电影艺术家曲云,曾经在电影《苦菜花》里饰演冯大娘(文革时,《苦菜花》被禁播,所以不知道“冯大娘”),曲云当时在《霜天湖》里扮演喜妹的妈妈。

实际上当时八一厂是非常看好这部电影的,因为八一厂曾拍摄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名作,但都是在“岸上作战”,缺一个“水”字的作品。现在有了一个“水上战斗”的题材,正好弥补以前题材单一的不足。为此八一厂派出了由王心刚等著名演员组成的强大摄制阵容,并特地从国外进口了彩色胶片。

另据电影《渡江侦察记》(1974年版)改编执笔人季老(季冠武)先生回忆,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准备拍摄《水乡游击队》,并且专门成立了“水上组”创作班子。就在准备去苏北里下河地区体验生活时,突然得到消息,八一厂已经先行一步完成了剧本创作,就要开拍了,于是上影厂只好放弃了原先的拍摄计划,解散了“水上组”。

有关这部电影为何未能拍摄完的传言很多。我当时听到的版本是:临近9月底,枯水季节到了,芦苇开始发黄,实拍出来的效果不美。然而在文革的那个特定年代,好多事情是没有答案或者是合理答案的,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回忆及因回忆而留下的遗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