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位婆婆的事例我经见很多,还有的情形是儿女已迁去澳洲,或回国工作,父母在本地留守看房,用有限的退休金帮忙供应房贷,或将房子分租出去,老人家住在客厅里,更有甚者,辛劳一生的父母为了多收租金,自己住进车库,每人每天伙食费定额只有三块纽币•••••,这是一个特殊的,人数不小的群体。
这位婆婆人直爽又健谈,我把针扎好,进行艾灸的时候,她就跟我聊了起来。她和老伴住在一橦只有两个房间的女儿的投资房里,女儿一家离这儿不远,每周都会来看他们,还会买东西来或开车带他们出去吃饭。听我夸她女儿孝顺,她就接着往下说,女儿买这房花了40多万,贷款30几万,每周还贷500多纽币,她和老伴从每周540纽币的退休金中拿出400块帮孩子还贷,自己留下140块生活。140块纽币一周用在伙食上应该还可以,如果没有其他特殊花销,我思忖并应对着,这140块不能全用完,还要存80,预备回国时买机票用,不能给孩子添麻烦,她一股脑把底儿全交出来了。俩人60块的日子可就有点紧张,现今这物价涨的多凶,老婆婆面露囧色,可不是呗,买个鱼呀肉呀,都捡便宜的,有时候看见啥好吃的,也不舍得买。我的神经敏感又脆弱,听她说到这儿,己是无以应对,看来我能做的,只是尽快把她的痛苦缓解,让她先少受这一份困扰。
华人的父母都是这样,不愿给子女再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都不会开口讲给子女,原本可以自由自在颐养天年,为了减轻儿女负担,做家务,带孩子,种菜,送报纸••••••, 把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严重失去自己;早前就还有人指给我看,在周末早市儿的一隅,一个体弱年迈的华裔老妇摆摊一元一把儿地卖着自己种的青菜,而她的孩子是左右闻名的医生。他们也许并不缺钱,也许还很富裕,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品质失准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华人的整体形象。
瞧,我又管闲事儿,谁让我又赶上了呢。
我看这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能全归咎于老人们,毕竟父母已有微词,只是没有大声讲出来,倒是做儿女的要换位思考,要去体恤,当你们端起咖啡的时候,当你们融入洋人社会的时候,把自己也西化的纯粹一些,把自己与父母做一下区隔,你是你的,父母也应有自己的生活,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悠然自得的晚年;或,就算是由你来帮忙,奉劝他们收敛一下自己的美德,自私一次,为自己想想,毕竟他们已进垂暮之年,夕阳无限好,••••。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实情已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