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2年中印边境战争看中印历史纠葛

酷爱读书,对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有着浓厚兴趣,涉猎多个行业,随时随地汲取各类信息,交友广泛。本博主要为博主原创各相关话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不久前发生的中印边境军事对峙已经告一段落,5月20日总理访印期间双方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更是再次强调了双方的各种友好合作前景。尽管如此,此次风 波还是将中印存在已久的边界问题和50年前发生的那场边境战事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很多人都知道当年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了一场我们一贯称之为“对印自卫反 击战”或“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战事,并且我们取得了“战场上的完全胜利”,然而对当年的很多细节却始终如雾里看花。我借这个机会,试着用尽量简单的语 言描述下当年中印两个新生不久的国家政权间战场内外发生的一切。为了使叙述显得客观专业些,我姑且以“中印边境战争”来称呼这场典型的早期现代局部战争。

   当前中印争议领土主要包括三段,其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争议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中段和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谈中印边境纠纷的起源,不得不从西藏的历史谈 起。中国最早对西藏实施有效统治可以追溯到元朝,清朝建立后对西藏的统治不断加强。清末,由于英国人的挑唆、清朝势力的衰落和其它各方面矛盾,清藏关系不 断恶化。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进一步减弱,于是1913年初,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印度返回拉萨后不久即宣布西藏独立。1913年秋至1914年 夏,中华民国政府、英属印度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三方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在中方代表退出的情况下,英藏双方签署了《西姆拉条约》 (Simla Accord)。英方以支持西藏独立等条件,换取藏方承认了英方代表麦克马洪提出的所谓划分内藏与外藏的“麦克马洪线”,将藏印边境线向北移动了约一百公 里,使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这也就形成了后来中印边境问题中的东段(即藏南地区或印度所称的阿鲁纳恰尔邦)纷争的起源。

    1947年印度独立后,出于对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本着建立南亚次大陆霸权的目标,全面继承了英印殖民时期的各项战略和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政治遗产,同 时继续不断寻求对西藏地区的渗透和控制。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战高潮,朝鲜战争紧随其后,完全无暇西顾。到1960年,印度军队已经完全控制了东段麦克 马洪线以南的地区。而在西段主要涉及新疆、西藏与克什米尔交界处的阿克赛钦地区,尽管英印殖民时期便早已单方面绘制了“约翰逊线”,然而由于这一地区大部 分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印度方面在早期并没有真正染指这一地区。

    虽然“麦克马洪线”的大名我们从学生时代起便早已如雷贯耳,可事实上这条鲜为人知的“约翰逊线”和争议面积远小于东段的阿克赛钦无人区才是62年那场中印 边境战争的真正导火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1957年,中国建成了穿越阿克赛钦地区连接新疆与西藏的重要战略通道“新藏公路”。公路建成不久,印度 就于1958年根据“约翰逊线”向中国方面提出了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要求,从而正式引出了双方的西段领土争端问题。

    1959年西藏叛乱失败后,大批西藏贵族随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印度借提供庇护之机,进一步加紧了中印边境地区的渗透和推进。在东段开始跨过麦克马洪线进行 渗透,而在西段也开始跨过双方实际控制线步步推进。在此背景下,1959年下半年双方在东线和西线分别爆发了“朗久事件”和“空喀山事件”两次小规模边境 冲突。此时历经多年战火洗礼的中国军队还没有被短暂的和平消磨掉锐气,结果是印军的两次渗透都毫无悬念地以吃亏撤退收场。

    当时的尼赫鲁和其领导下的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同时还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所极力发展关系的第三世界国家 中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国内面临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与苏联关系不断恶化、与美国关系毫无改善、处于空前孤立状况下的中国是极其不愿与印度这个为数不多 的“朋友”再发生冲突的。也因此,中国当时在处理与印度的边境纠纷时,其实是采取了妥协态度的。在东段,虽然并未正式承认,却事实上默认了印度方面对麦克 马洪线以南地区的控制;而西段尽管完全由中方实际控制,也愿意承认争议的存在并以此进行谈判。原则上,中国是希望以放弃东线来换取战略上更重要且一直由中 方实际控制的西线,因为虽然东线有个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达旺,人口稠密,但对中国的实际战略地位毕竟比不了西线,在东线的努力更多是出于藏民宗教考虑而 做的一种姿态并作为与印度交换的筹码。即使在西线,中方也做好了必要时在确保新藏公路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让步的准备。换句话说,当时中国几近是抱着求和的心 态来谈的,就算是“不平等条约”,咱也得像模像样地来谈一谈,签个约吧?

    不知是错判了自身实力和国际支持还是对中国领导层的认识过于浅薄,印度方面断然拒绝进行谈判,代之以单纯要求中国在各个方向无条件后撤到满足印度要求的地 方。与此同时,印军继续推行“前进战略”(Forward Policy),东线对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继续推进,西线则化整为零向中方控制区内不间断地增设据点进行渗透。印军在这一时期普遍采用越过中方据点设立据 点,通过在后方不断骚扰和制造摩擦,利用中方息事宁人的态度迫使中方不断后退。对此,我只能说,靠搞政治手腕起家的印度政客们在中国那一代无数艰难险阻中 摸爬滚打数十载成长起来的领导者们面前,实在的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

    到1962年时,双方在争议地区、尤其是西线地区的据点和哨所已经星罗棋布、犬牙交错。62年10月,出于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印度国防部长提出了“里窝那计划”(Operation Leghorn)。这个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在东西两线共集中约22000人的精锐部队发动大规模入侵,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推进至北方5-10公里外的塔格拉山脊,西段占领阿克赛钦全部争议地区。这种目标和狂妄态度显然是中方完全无法接受的。

    战前,至少有一点印度人是猜对了的,就是冲突地区并没有大规模的中国军队部署,毕竟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相比东南沿海和东北边境,中印边境地区显然不是中国的战略重点。

    遗憾的是,有更多印度人没有想对的。此时的印军与中国军队相比,不仅在技战术水平、部队士气、作风传统、指挥艺术等方面无法望其项背,即便在武器装备上, 也早已相差悬殊。当印度最精锐的部队还在普遍使用着英美二战淘汰下来的老式步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和水冷式机枪时,中国军队早已普及了向苏军装备靠拢的 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自动步枪与56式班用机枪结合的步兵班配置。

    更重要的是,双方战前准备和目的完全不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印度高层盲目自信地认为不会遇到中方有组织的强力反抗,从心态上就没有进行一场硬仗恶仗的准 备,而只是想着以庞大军力阅兵般地将中国军队逐退。而中国方面,有鉴于印度军队奉行“前进战略”以来的不断挑衅和步步进逼,同时谈判的大门又被关紧,初步 判断印度对西藏地区有着无尽的野心,因此已定下了对印度进行有限打击的决心。

    此处延伸一下外围国际形势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62年时的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大跃进的失败,处于内外交困的关头。值此时机,台湾方面开始拟定反攻 大陆的“国光计划”。不过根据1954年台美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关系法》的前身),虽然美国对台湾的安全予以保证,却仅局限于台湾与澎 湖,同时这一条约使事实上台湾对于大陆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获得美国的同意。美国对于台湾国民党政权的支持,目的只是为了牵制中国大陆方面的力量以遏制 共产主义阵营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头,而并不希望真的被再次卷入到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战争中来,尤其是此时美苏双方围绕古巴的较量正日益升温。因此,62年6 月,美国明确表示出了不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行动,同时开始对国民党军队的行动施加诸多限制。尽管台湾方面并未因此就彻底放弃反攻大陆的计划,中国政府还 是得以在62年下半年将东南沿海的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西南方向。根据印方资料,战前几个月里,大批中方物资由印度加尔各答港上岸后运往西藏。

    这里又引出此时期发生的另一影响更加重大的国际事件,那就是历时数个月并在62年10月达到高潮的古巴导弹危机。危机期间美苏舰队一度在海上近距离对峙, 双方剑拔弩张,核大战一触即发。在中印边境对峙过程中,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是支持印度方面的。而由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美苏双方都不得不将主要注意力 转移到其它地区。同时,面对可能爆发的美苏全面战争,双方都一度希望拉拢住中国这一重要砝码,这也使得中印冲突初期印度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期望中的来自美 苏各方的强力支援。


    虽然中方更看重西线争议领土的战略价值,但考虑到印军主力集中于东线,而中方行动的主要目标为歼灭印军有生力量,因此实际战争过程中的主要战斗过程大都集中于东线。

    1962年10月6日,无比强大的中方军事情报机构获得了印军将于10月10日依“里窝那计划”发起进攻的情报,中方决策层迅速做出反击的决定。目标从一 开始就是十分清晰的,以东线为主战场,西线为辅,集中兵力,针锋相对地消灭所有在中国境内的印度军队,打击印度方面的气焰,达到既定目标后即撤回攻击发起 位置。老毛以此还提出了“打一仗获得30年和平”的口号。10月8日,成都军区与兰州军区的部队受命开始入藏增援。

    10月10日,印度军队按计划发起进攻。14日,中方再次对印军大规模军事入侵进行警告。同日,美军U2侦察机飞越古巴导弹发射场,而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 则在当天对即将离任的中国驻苏大使表示苏联将在中印冲突中完全站在中国一方。10月18日,中方作战行动计划得到最终批准,定于20日发起进攻。

    实际战斗过程是简单而迅速的,在这里也简单叙述下。先说东线。10月20日,中国军队集中约1万人绕过印军防线正面用早已无比娴熟的方式从两翼发起突击, 直插印军后方。配置分散的印军对此毫无像样的准备,一击即溃。22日中国军队跨过麦克马洪线,25日进占藏南重镇达旺(即前面提到的六世达赖喇嘛出生 地),歼灭印军1900余人,俘获准将旅长。此后,除少量部队向南做有限推进,东线战事基本结束。在西线,中国军队同样于20日发起进攻,作为辅助方向, 这一地区的作战形式主要为对印军据点的逐个拔除攻坚。至28日西线战事结束,共拔除印军据点37个。至此,战争第一阶段结束。中方早于攻击发起后的24日 即向印方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遭到印方拒绝,印度开始向冲突区域大规模增兵。同日,美国开始对古巴实施封锁。25日,苏联《真理 报》发表社论谴责印度、支持中国。
 
    由于印度拒绝和谈,战争于11月14日伴随着印军的反攻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战事仍然以东段为主,印军延公路发起反击不久,中国军队就兵分数路对沿公路 布阵的印军多处同时展开攻击,印军再次毫无悬念地兵败如山倒,解放军追击至21日停止前进,宣告第二阶段战事结束。18日上午,印军在西线对中国新疆边防 部队发起攻击。经中国军队迂回反击,20日攻占该地区印军全部6个据点结束战斗。

    战场之外,由于古巴导弹危机对峙期间苏联未能最终收获中国方面的全面支持。出于对中国的不满,苏联开始渐渐转而支持印度。随着11月20日美国宣布取消对 古巴的海上封锁,导弹危机正式结束,美国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印争端中来。为了争取第三世界国家中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印度倒向自身,美苏纷纷开始向印度提 供武器装备等援助。

    11月21日,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同时中国军队在撤退到1959年11月双方控制线的基础上再主动后撤20公里以脱离接触。事实上就是在维护西段传统习 惯线的前提下把东段刚刚夺取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重新交还印度。多少年来,这一点也一直是海内外引起争议最多的地方。因为历史上极少有这种战场上的胜利者 再未得到失败者任何承诺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胜利果实的例子。不过,在我看来,如果细细分析下当时的各种情况,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无错误。

    首先,中印边境冲突给中国在国际上带来了空前的政治外交压力,除了各方面视中国为侵略者的外交谴责外,美、苏、英等国在战争后期更开始为印度提供军事援助。

    第二,中方战前制订的作战目标,即有力打击印军有生力量已基本实现。收复并长期占据藏南地区并不在中方设定的目标之列。

    第三,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东南沿海“反攻大陆”的威胁,同时考虑到青藏高原后勤补给的艰辛(以东段为例,中国方面人员与物资进入藏南地区需先千里跋涉进入 交通不便的青藏高原,此后还要通过山峦密布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的高海拔还极大限制了中国方面对于空军的使用),为几十公里的纵深而与印方在这一地区 进行长时期高成本的大规模军事对峙或持续冲突是十分不明智的。而如果要确保边境地区的长期稳定,有必要对印度做出适度让步。因此中国方面选择了在确保战略 地位重要的西线的基础上主动放弃东线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结合此次战争给予印度的有力打击,使印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放弃进一步挑起边界冲突的打算。

    综合此后几十年的历史来看,当初期望的目标基本都顺利实现了。虽然双方始终未能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却也至今未再有类似规模的冲突发生,中国也得以将主要 战略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其它方向上。然而,作为相邻的两个有诸多相近情况的大国,尽管近些年中印在各种国际和区域舞台上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双方互为竞争关 系的主轴却始终贯穿其中。现阶段,虽然印度在人口规模上算是追平了中国,可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受教育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给社会带来的能量加成等方面仍非中 国对手,虽然近年来西方屡屡将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不过在我看来,双方间的较量还没有到同一个级别的水平。当然,50多年前印度在那场战争中得到的教训也 时刻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盲目轻视你的任何一个对手,骄者必败这一道理亘古不变。
李操星 发表评论于
“由于古巴导弹危机对峙期间苏联未能最终收获中国方面的全面支持”很想知道苏联想获得中方什么支持中方为什么没给?

写的很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