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他们无意中对性别问题的杰出思考,还是他们对于世界运作貌似简单但却深刻地诘问,孩子们拥有一种奇特的方法,能够剥开复杂的文化现象,直指其赤裸的 本质,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一层层假设。比如科学和宗教之间由来已久的分歧,从伽利略到卡尔·萨根,还有一些当今最负盛名的科学家,这一分歧在他们的脑 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这一问题带来的巨大文化包袱并没有阻止纽约州一位名叫菲利斯的小女孩,在1936年的一封信中,她竟然把这个问题提给了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封信 收录在了《亲爱的爱因斯坦教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往来信件》一书中——这本可爱的信件集同样展现出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界女性的鼓励之情。
河滨教堂
1936年1月19日
我亲爱的爱因斯坦博士,
在我们的主日学课上,我们谈到了一个问题:科学家祈祷吗?问题的起头是我们想问自己可不可以同时相信科学和宗教。我们写信给科学家和其他重要人物,试着得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如果您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将深感荣幸:科学家祈祷吗?他们祈求些什么?
我们是小学六年级的,在埃利斯小姐的班里。
尊敬您的,
菲利斯
仅仅五天之后,爱因斯坦就回了信——文化巨擘回应孩子们天真的好奇心时是不是很可爱?——他的回答与卡尔·萨根在几十年后、托勒密在几千年前所弘扬的一 样,都谈到了科学的精神素养。6年前,爱因斯坦曾与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进行过一次传奇性的谈话,那一次,他用更为复杂的语言和令人难以理解的说辞探讨了一模 一样的课题。
1936年1月24日
亲爱的菲利斯,
我会试着尽可能简单地回答你们的问题。这是我的答案:
科学家认为,(世间)发生的每一件事,包括人类的事,都源于自然法则。因此,科学家不可能去相信事件的进程会受到祈祷——也就是一种表现出超自然力量的愿望——的影响。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于这些力量的实际认知是不完善的,因此归根结底,对于存在最后、终极精神力量的信念依赖于一种信仰。即使目前在科学上有了一些成就,但这种信念仍然很普遍。
可是同时,每个认真追求科学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法则中体现了一些精神力量,这是一种远远超越人类的力量。这样一来,对于科学的追求就导致了一种特殊的宗教感,这种感觉无疑与一些单纯信徒的虔诚相当不同。
致以亲切的问候,
你的A.爱因斯坦
圣经罗马书一章,19-20节说: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