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紅燒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梅菜扣肉·紅燒肉

 

印象中,似乎客家人很喜歡梅菜扣肉。

 

追本溯源,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先秦時期或避亂或流放,遷徙到粵閩贛一帶的山區。山區勞作辛苦,人體需要的熱量自然高,肥美豐腴的紅燒肉,自然成了客家菜系的代表作,由此衍生的梅菜扣肉,香芋扣肉,深入民心。

 

曾經是福建客家人的媳婦,永定縣下洋鎮的客家土樓内,還有前老爺的一間祖屋。曾經跟著前老爺奶奶和前夫去過一趟他的老家,大山大嶺之間那巨大的圍樓,和那土樓裏面有關係或沒關係的人,用他們的熱情和純樸歡迎這個初歸媳婦。只記得當時明月,四野寂然,鄰家小孩好奇的張望,腳下不時有犬只穿梭…洗塵宴上,自然少不了的一道菜,就是梅菜扣肉,只是比較起梅縣梅菜的金黃,永定的梅菜來得黑亮細碎,質感粗糙,蒸出來的肉汁墨黑墨黑,嚼下去有股微酸的發酵味,沒有絲毫靈動的生氣,彷彿要將身體裏最後一點油脂吸干。想來,這道菜,倒也跟那土樓厚實的圍牆,小小的窗戶和保守的民風極爲相襯,也那段日子我生活裏的一點縮影

  

  倒是懷念高中三年在學校食堂搭食的日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食堂實在亦沒有什麽好菜,一餐下來就是兩角五分(人民幣)的消費。兩角錢的紅燒肉,五分錢素菜,那素菜很多時還是最便宜的綠豆芽。然而,就是這個紅燒肉,直到今天我認爲是做得最美味,中學畢業之後再找不回的味道。肥瘦相間的五花腩,每塊切得像半個麻將牌大小,用醬油和糖燜得香味遠播,拿半透明帶皮的肉塊顔色錚亮,陽光下閃著活潑動人的光彩,就像我們年輕茁壯的青春年華。最可愛是那肉汁,正好拌著二兩白飯和豆芽,風捲殘雲般慰籍了二八年華的轆轆飢腸,陪著我度過迎接高考的那段非人歲月

 

  不由你不相信,什麽樣的環境,就出什麽樣的菜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