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平最为扑朔迷离,因为他相信”功成身退,天之道”与”道隐無名”.史记中也記載:”其学以自隐旡名为務”,他不願意畄名,所以他的身世在当时也不详. 後人怀疑司馬迁史記的正確性,但经过一番考驗后,绕了一大圈,最後仍然認为史馬迁的史记,虽可能有些小錯误,但是最精確,可是仍然是众说纷纷. 至今最好的推測是老子姓老,名聃,(在西汉初期,老姓改为李,故又名李耳.) 生於561 BC,死於467 BC,享年95岁,楚人. 他在46岁时为”周守藏室之史也”,共11年. 後人解释守藏室即今日的国立圖書舘,而史即是史官,执掌范围包括天文与历法,故覌察天象是他的聀責. 孔子在47岁时,曾问礼於当时57岁的老子,此事在史记上亦有记載,但十年後两人恐又第二次相見,但史记並旡此记載. 老子在70岁时,对周朝的衰弱深感不安,故要隐居关外,於是骑一隻母牛离开周朝,後人見到老子骑牛的圖畫,应该都是指老子要隐居的寫照. 在经过潼关(或函谷关)时, 守关官尹学久闻老子大名,故要求他留下他的著作,老子不得已只好留下他的五千字的作品. 後人以第一章的第一字”道”併合第三十八章的第二字”德”,称之为道德经. 但老子自己也不会料到此五千字的作品对中国産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