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旧史13】清使代表团

政治|传媒|历史|诗词|股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八六七年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年(兔年);捻军起义受挫

               美国第十七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第二年;美国购买阿拉斯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7年,清政府决定派遣第一个外交代表团前往西方国家重新商讨新条约问题,并请求即将离任的美国大使安森•伯林盖姆(即蒲安臣)担任代表团团长。伯林盖姆驻华期间,摒弃法﹑德﹑俄等列强传统的”武力外交“套路,主张开展“公正”的外交活动,获得清政府的好感和信任。经美国政府同意后,伯林盖姆辞去美国驻北京使节一职,率领两位清朝官员-总理衙门记名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谷等一行三十人前往美国及欧洲诸国商讨新协定事宜。

    Anson Burlingame,安森•伯林盖姆,曾是一位律师,为前马萨诸塞州共和党国会众议员。1861年被委任为美国驻中国使官,在美国国务卿威廉•苏沃德的授命下力求在东方建立美国的势力。美国打算与领先的欧洲国家一样在亚洲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和传播基督教,为了让中国走上西方的道路,西方国家也鼓励中国政府派遣外交代表团到国外去考察和商讨。

     最终,清政府采纳了建议,要求伯林盖姆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率团前往西方主要都城作巡回访问,包括伦敦﹑巴黎﹑柏林和华盛顿。1868年,伯林盖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威廉•苏沃德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扩展协定。《协定》新主题是保护美国商业在中国港口和城市的利益,另一重大突破是就放松对中国的移民政策,允许中国人依据“最惠国待遇“可以在美国自由移民和旅行。新协定并规定,一国人民居于另国可接受学习和教育,两国公民享有对等的权力。

    《条约》最终的议题是保护清政府内部权力免受外国势力干扰。美国政府承诺重新建立外交框架,确保美国政府不介入清朝地方政府的权力事务。《条约》扩大和加强了美国贸易在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理念,确保了廉价中国劳工大量涌入美国(铁路,矿产等)公司,美国产业界很为庆贺这一进取性的协议。

     伯林盖姆随后以清朝“钦差大臣”的身份率领代表团又去到了欧洲。在英国的温莎城堡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接着又去前往法国晋见了拿破仑三世,却却一无所获。他们又经过瑞典,丹麦,荷兰等国,接着在普鲁士与“铁血首相”俾斯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共识。最后他们到达了俄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极力回避中俄边界领土纠纷,让伯林盖姆忧心忡忡,遂感染肺炎病倒。

     1870年2月23日,蒲安臣因肺炎病势严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突然逝世,终年50岁。清朝政府为表彰他在担任驻华公使时“和衷商办”及为清朝出使期间“竭尽效力”和全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授与安森•伯林盖姆清廷一品官衔,以及抚恤金一万两银子。他的遗体从俄罗斯送回美国,波士顿市政府在著名的法尼尔厅(Faneuil Hall)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内悬挂起美国的星条旗和中国的黄龙旗。
     安森•伯林盖姆被安葬于波士顿西郊剑桥的奥伯恩山(Mt Auburn)墓园。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蒲安臣的逝世写下如下悼词:“他对各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仁慈胸怀,已经越过国界,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世界公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