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升天后,门徒们被圣灵充满,放胆传扬福音。彼得在耶路撒冷讲道,“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一天中带领三千人归主(参见〈使徒行传〉第二章)。 美国著名布道家慕迪(D.L.Moody)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有些知识分子蔑视他,去听他的道原本是为了去挑毛病、寻开心。一个医生也是如此,但当他听了 慕迪讲道后,发现无懈可击。他坦白地说:“慕迪把《圣经》中的话一句一句地射向我,直到它们扎进我的心房,象手枪射出的子弹一样。慕迪的能力是由于他舌头 上经常流露出《圣经》的话。”
神借着《圣经》向人说话,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奥古斯丁(Augustine)年青时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但生活放荡不羁。他母亲 是虔诚的基督徒,却无法领其归主,只好终日为他流泪祷告。奥古斯丁渴望与过去一刀两断,但意志薄弱,力不从心。公元386年8月,他坐在米兰住宅的无花果 树下,问神他还要过多久这样空虚的生活,如何才能痛下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此时,他突然听见有童声唱道:“拿起来读!拿起来读!”他认为这是神的启示,主 动翻开《圣经》,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罗马书十三13、14节的经文:“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 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瞬间,疑云顿消,他决志信主。此后45年,奥古斯丁义无反顾,奋力为主作工,成为使徒时代之后最具影响力的 基督教神学家。
我国著名布道家宋尚节也有类似的经历。宋尚节是福建莆田人。父亲是传道人,他从小就开始帮助父亲工作,有“小牧师”之称。后来他有机会 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后来他得到一个到德国深造的机会。与此同时,国内一所著名医科学院也来电促他回国任该学院有机化学 教授。面临重大选择,他举棋不定。刘翼凌在《宋尚节传》中写道:“这一来,他就感到踌躇彷徨了。去德国,可以满足他的名誉心和求知欲。到德国多得知识,多 得几个博士头衔,再回中国时岂非首屈一指?但爱国心又促他在祖国需要人才之际回国服务。……在为名为利盘算不定的时候,忽然有一阵清晰、悠扬的声浪淹入他 心里:‘你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16:26),闻声之下,他张目四顾,房中却寂无一人,他才知道这是上帝警告的声 音。”
次日清晨,一个牧师去探望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并不象一位科学家,倒象一位传道人!”这两件事情使他想起赴美前的决定:赴美 深造后回国作传道人。于是他毅然抛开留德和回国的计划,入纽约协和神学院攻读,成为一个全职事奉的传道人。一句经文,改变了宋尚节一生的道路。他回国后奋 不顾身地工作,在中国和南洋教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成千成万的人因他而信靠了基督。他英年早逝,年仅43岁。他15年的工作,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的卫斯 理”。
神借着《圣经》向人说话,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奥古斯丁(Augustine)年青时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但生活放荡不羁。他母亲 是虔诚的基督徒,却无法领其归主,只好终日为他流泪祷告。奥古斯丁渴望与过去一刀两断,但意志薄弱,力不从心。公元386年8月,他坐在米兰住宅的无花果 树下,问神他还要过多久这样空虚的生活,如何才能痛下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此时,他突然听见有童声唱道:“拿起来读!拿起来读!”他认为这是神的启示,主 动翻开《圣经》,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罗马书十三13、14节的经文:“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 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瞬间,疑云顿消,他决志信主。此后45年,奥古斯丁义无反顾,奋力为主作工,成为使徒时代之后最具影响力的 基督教神学家。
我国著名布道家宋尚节也有类似的经历。宋尚节是福建莆田人。父亲是传道人,他从小就开始帮助父亲工作,有“小牧师”之称。后来他有机会 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后来他得到一个到德国深造的机会。与此同时,国内一所著名医科学院也来电促他回国任该学院有机化学 教授。面临重大选择,他举棋不定。刘翼凌在《宋尚节传》中写道:“这一来,他就感到踌躇彷徨了。去德国,可以满足他的名誉心和求知欲。到德国多得知识,多 得几个博士头衔,再回中国时岂非首屈一指?但爱国心又促他在祖国需要人才之际回国服务。……在为名为利盘算不定的时候,忽然有一阵清晰、悠扬的声浪淹入他 心里:‘你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16:26),闻声之下,他张目四顾,房中却寂无一人,他才知道这是上帝警告的声 音。”
次日清晨,一个牧师去探望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并不象一位科学家,倒象一位传道人!”这两件事情使他想起赴美前的决定:赴美 深造后回国作传道人。于是他毅然抛开留德和回国的计划,入纽约协和神学院攻读,成为一个全职事奉的传道人。一句经文,改变了宋尚节一生的道路。他回国后奋 不顾身地工作,在中国和南洋教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成千成万的人因他而信靠了基督。他英年早逝,年仅43岁。他15年的工作,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的卫斯 理”。
神借着《圣经》哺育出一批批信徒,然后借着信徒再把《圣经》的话传扬出去,使更多的人回归。英国著名布道家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颇受神重用,富于传奇色彩。在他牧会的城里,有一位准备自杀的妇女,到会幕来听她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讲道。而当天司布 真的讲题恰好是“你看见这女人吗?”(详情参见路十四36~50)这个信息抓住了她,改变了她的内心,立刻决志接受基督为救生。另一件趣事是,一位经常参 加聚会的人的妻子始终不肯与丈夫一道前来。一次她受好奇心驱使,在她丈夫去教会后,她乔装打扮一番,也去了教堂,挤在人群中,以免被人认出来。不想,司布 真那天宣读的经文正是,“耶罗波安的妻,进来罢!她为何装着别的妇人呢!”(王上十四6)妇女被点悟,终于放下架子,与丈夫一起参加聚会了。后来那位先生 把这件事告诉了司布真,唯一的抱怨是,司布真不该把他比作耶罗波安。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深感《圣经》话语的能力。加州牧师海福德 (Jack Hayford)一次主日以<生活中的怀孕与生养>为题讲 道。其内容完全与生育无关,而是讲如何在患难中克服贫乏。他以“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唱歌”(以赛亚书五十四章)为内容,谈论神要我们敬拜赞美他,即使在 我们的生活看来完全绝望的时候。他在证道中,突然被圣灵感动,中断了讲道。他对会众说:“我必须打断一会儿。圣灵感动我,今天我们中间有一对夫妇,非常渴 望能有一个孩子,但医生说他们不能生育。神对你们说:‘使家中充满歌声,歌中赐予生命的力量,会制造出新的气氛,使你们的希望能够实现。’”他说完后,又 继续讲道,几乎忘掉了这件事,直到一年后一对夫妇抱着孩子来见他。原来,这对夫妇婚后11年没有孩子,医生说他们不能生育,他们一直在祷告,求主赐一个孩 子。那天证道时,这对夫妇正在会众中。会后他们按海福德牧师传递的信息去做,携手走进家里的每间房间,用歌声敬拜赞美主。果然,神应许了他们,一年后妻子 生下一个女儿!
泰德·迪摩斯门(Ted DeMoss)是一位杰出的商人,曾多年担任全美基督徒商人协会主席。他不久前著文叙述他年轻时一段经历如何 戏剧性地改变了他的生命。当时他从事推销人寿保险的业务,去拜访一位客户。客户开门后,他觉得不必谈了。因对方是一位“满脸白胡子,如同缩水圣诞老人般的 老先生”!其年龄早已不适合买任何保险了。但当时迪摩斯受到神的灵感动,要与这个完全陌生的人谈耶稣基督,虽然他从未做过此事。进屋坐下后,他提议给老人 念《圣经》。可是他连《圣经》也没有带。征得同意后,他在老人房中找到一本满有灰尘的《圣经》(老人的眼已瞎了好几年了)他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只好按朋友 曾告诉的,念约翰福音第三章。他慢慢地念,但越念越心慌,因为他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一再放慢速度,一直念到第18节,“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 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念完这一节后,他默默祈求主给他聪明、智慧,使他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祷告后,他抬起头来,惊异地看到,老先生的胡子已被泪水浸透!“先生,你愿不愿意现在就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你的生命,就在这里!”迪摩斯 轻轻地问道,老先生慎重地点点头:“可以,我要现在就接受,但不在这里。”“你要在哪里?”“我要在我母亲面前。”迪摩斯听后不知所措。因为老人说他已 81岁了,还能有母亲吗?此时老人把手指向橱房。迪摩斯猜想,老人可能把母亲的照片挂在那里,以表怀念。但当他们一起走进橱房后,迪摩斯再次呆住了!他看 到老人的母亲坐在一张帆布靠椅中。她已98岁了,虚弱不堪。老人对母亲说:“妈妈,神派了一个人来我们家。他念《圣经》给我听,我现在要接受耶稣基督。” 母亲听后一阵喊叫。当她恢复平静后,对迪摩斯说:“先生,我不认识你,但我已为我的孩子祷告了80年,从未间断。”首次传福音,就有人决志,使迪摩斯深受 启示:“圣灵为我预备好老人的心,并说服他接受耶稣。他只是让我坐在边线上,看着他动工。从此我没有停顿过!”
也许你会觉得上面所举的例子过于奇特了。其实,《圣经》话语的巨大威力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多少人决志信主、读经后就从里到外彻 底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多少已无药可救、无计可施的吸毒者、酗酒者、小偷、惯犯,在决志后,一夜间将一切恶习全然抛掉,从不再染指。很多人想看神迹, 看了神迹才信基督。殊不知在我们周遭经常发生的、《圣经》的话语、神的道改变人心、拯救人的灵魂的事情就是当代最大的神迹。我和很多朋友都有同样的感受, 在读经时,有时经文会突然象活物一般从书中跳出来,在祷告时,脑子中常会浮现出一些自己并不太熟悉的经句。在听道时,平时早已读过很多遍,觉得平淡的经句 会变得铿锵有力,深深地拨动自己的心弦。往往在这些时刻,这些经文对我们的生活、信仰和事奉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使事情发生急剧转折,使我们更亲近神、爱 神、事奉神。
诚然,《圣经》活泼的话语并不是常常能发挥显著的功效,但这是由于人的失败,没有真心地接纳它。生命之种只有在适合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繁殖。条件不适合并不能代表种子没有生命。人不接纳《圣经》的话,并不能使《圣经》的话没有权柄和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一个人对 《圣经》的渴求、对经文的理解、《圣经》在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信主前与信主后大不相同的原因所在。
泰德·迪摩斯门(Ted DeMoss)是一位杰出的商人,曾多年担任全美基督徒商人协会主席。他不久前著文叙述他年轻时一段经历如何 戏剧性地改变了他的生命。当时他从事推销人寿保险的业务,去拜访一位客户。客户开门后,他觉得不必谈了。因对方是一位“满脸白胡子,如同缩水圣诞老人般的 老先生”!其年龄早已不适合买任何保险了。但当时迪摩斯受到神的灵感动,要与这个完全陌生的人谈耶稣基督,虽然他从未做过此事。进屋坐下后,他提议给老人 念《圣经》。可是他连《圣经》也没有带。征得同意后,他在老人房中找到一本满有灰尘的《圣经》(老人的眼已瞎了好几年了)他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只好按朋友 曾告诉的,念约翰福音第三章。他慢慢地念,但越念越心慌,因为他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一再放慢速度,一直念到第18节,“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 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念完这一节后,他默默祈求主给他聪明、智慧,使他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祷告后,他抬起头来,惊异地看到,老先生的胡子已被泪水浸透!“先生,你愿不愿意现在就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你的生命,就在这里!”迪摩斯 轻轻地问道,老先生慎重地点点头:“可以,我要现在就接受,但不在这里。”“你要在哪里?”“我要在我母亲面前。”迪摩斯听后不知所措。因为老人说他已 81岁了,还能有母亲吗?此时老人把手指向橱房。迪摩斯猜想,老人可能把母亲的照片挂在那里,以表怀念。但当他们一起走进橱房后,迪摩斯再次呆住了!他看 到老人的母亲坐在一张帆布靠椅中。她已98岁了,虚弱不堪。老人对母亲说:“妈妈,神派了一个人来我们家。他念《圣经》给我听,我现在要接受耶稣基督。” 母亲听后一阵喊叫。当她恢复平静后,对迪摩斯说:“先生,我不认识你,但我已为我的孩子祷告了80年,从未间断。”首次传福音,就有人决志,使迪摩斯深受 启示:“圣灵为我预备好老人的心,并说服他接受耶稣。他只是让我坐在边线上,看着他动工。从此我没有停顿过!”
也许你会觉得上面所举的例子过于奇特了。其实,《圣经》话语的巨大威力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多少人决志信主、读经后就从里到外彻 底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多少已无药可救、无计可施的吸毒者、酗酒者、小偷、惯犯,在决志后,一夜间将一切恶习全然抛掉,从不再染指。很多人想看神迹, 看了神迹才信基督。殊不知在我们周遭经常发生的、《圣经》的话语、神的道改变人心、拯救人的灵魂的事情就是当代最大的神迹。我和很多朋友都有同样的感受, 在读经时,有时经文会突然象活物一般从书中跳出来,在祷告时,脑子中常会浮现出一些自己并不太熟悉的经句。在听道时,平时早已读过很多遍,觉得平淡的经句 会变得铿锵有力,深深地拨动自己的心弦。往往在这些时刻,这些经文对我们的生活、信仰和事奉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使事情发生急剧转折,使我们更亲近神、爱 神、事奉神。
诚然,《圣经》活泼的话语并不是常常能发挥显著的功效,但这是由于人的失败,没有真心地接纳它。生命之种只有在适合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繁殖。条件不适合并不能代表种子没有生命。人不接纳《圣经》的话,并不能使《圣经》的话没有权柄和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一个人对 《圣经》的渴求、对经文的理解、《圣经》在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信主前与信主后大不相同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