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Francisco Pier 24 Photography Exhibition “A Sense of Place"
旧金山Pier 24 摄影展杂记
虫庆通勤
2014/5/2
在摄影当下危机四伏的险状下, 读到《纽约时报》一篇有些危言耸听的“摄影重新定义- The Next Big Picture, with Camera Optional”的文章: http://www.nytimes.com/2014/01/26/arts/design/with-cameras-optional-new-directions-in-photography.html?_r=0
其中提到了旧金山的 Pier 24 私人摄影博物馆。 于是趁来旧金山的机会,在2-18-14这天仔细参观了这个以前很少听说过的博物馆 – 原来是2010才开展的:
http://www.pier24.org/exhibition/current.html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 A Sense of Place, 策展人精心策划,效果非常,严重推荐! 有很多挂墙的巨幅大作,囊括 Jeff Wall, Gursky, Edward Burtynski, Todd Hido, Paul Graham, Wolfgang Tillmans, Thomas Demand, Stephen Shore, Robert Adams等人的作品,非常震撼。这么多摄影大作同时集中展览, DC 的 National Gallery比不上, 芝加哥艺术馆的摄影部远远不如, 应该比MOMA也强很多。
这个Pier 24 是纯私人办的。 一位投行赚了钱的老板Andy Pilara从2003年开始,收集了很多摄影,决定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于是自己出钱向政府租地、装修、再雇人,而且不收门票。但是每天只放60 人,因此需要预约。我去时不知道,网上登记时才发现需要提前很多时间。幸好电话中被告知每天都会有人cancel,总算补额去成了。
这次展览办到2014年5月,然后装修两个月,再办新展。想看的童鞋请抓紧 – 每天放60人,周末不开。“The museum admits only 20 visitors per two-hour time slot (10 a.m.-noon, 1 p.m.-3 p.m, 3:15 p.m.-5:15 p.m.) from Monday through Thursday, along with a few small school or museum groups, and reservations must be made online. A glass door at the entrance is unlocked only after your appointment is confirmed via intercom.”
拉丁裔的Cinthya Soto。3x16 张放大的彩色6x6 胶片。
Cinthya Soto 前的两位拉丁朋友。
这位Becher 夫妇typology的大弟子,是秉承 ”抛弃美丽自然风光,关注人工社会景观” 的主张。
有人(Peter Galassi)说Gursky是可以像帕拉图一样将极复杂事物成功地高度简化(如Platonic Solids), 同时也像亚里斯多德一样百科全书、海绵式地把所有事实囊括。
这位是当代的 Ansel Adams。
(from Exhibition Catalog)
Witnessing the landscape completely burnt to pitch black, I was seized by the illusion that I myself had burned up. It was a refreshing sensation, as if the self I had been, up until that time, was no longer. I had been reborn anew.
以Denver为基地的西部风光大师,专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70年代的 New West 西部作品,标志着 New Topographics 的崛起,历史性地打破了 Ansel Adams 唯美风光、感叹自然的紧箍咒。
这是一张巨幅lightbox,像机场大广告,靠背后日光灯照亮成巨幅幻灯片。
初看让人觉得是一般的街道抓拍。但稍微一留神,就觉得不对。
这么大的画幅,远看构图复杂完善、耐人寻味(这点像135),近看细节丰富(这必须是大、中画幅),但远近都被景深概括(那一定是小光圈)。
但这又和抓拍型的瞬间构图、快拍矛盾。
原来,这是那种工程浩大、拍电影似的博物馆摄影。构思是通过实际街拍的照片取得,然后按图在工作室搭建场景,雇了40个群众演员,精心选取服装道具,加上很浩大的灯光,仔细摆拍,隔天拍一次,总共花了一个月拍出来的。这幅摄影一共花了作者一年时间。
Wall以学艺术和艺术史博士的出身,摄影之前作过很多现代画。70年代就做好的决定,要独树一帜,目的是达到旧时宫廷画的视觉效果。 他的出发点,是要突破当时Walker Evans, Robert Frank, Gary Winogrand, Stephen Shore已经达到的记实型摄影的顶峰。目标是冲出摄影尴尬的ghetto生态,而和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巨幅绘画争高下。
内容是 压缩板的人间闹剧和社会上种种争斗的反映,也有些或者只是对人类同伴发自内心的喜好。这是在二十、 二十一世纪效法十九世纪Manet 和Seurat 描绘当代人生活的绘画方法。
记得街拍大师森山大道把自己比喻为狗。 Wall 觉得与其像狗一样四处晃荡,等待、抓拍机遇扔出的几块主体、构图完美的骨头(那谁也这么说的), 不如自己搭建场景和瞬间来实现理想的主体、构图。
摆谱做假,对他丝毫不成问题。因为除了摄影,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等,从来没真实过。依他的观点,摆谱、摆拍挺好,能让摄影向其他视觉艺术看齐、皈依。
这种巨幅摄影的作为也为后来Becher 派的 Gursky 等、美国的Greg Crewdson、Philip-Lorca diCorcia开了先路。
我拍得不好,但也许能看到那位穿西装、与青年们格格不入、局外人的中年卖花人这一重要看点。
也是以假乱真、现场感很强的巨幅照片。
Thomas Demand 是雕塑出身。这是他用纸板按实物大小作的雕塑(搭积木、办家家?),然后用大画幅拍出的照片记录。
按照观念艺术的路数,艺术家的贡献在于构思、想法、理念,而非物化 – 当年挣扎中的纯粹的观念艺术家坚决反对被招安,反对作品实体被有朝一日贴上标价商品化, 所以用摄影、录像记录创作思路、过程或作品后,原作一律销毁!
这也很现实,哪有那么大地方存放一件件巨大的物件?
17. Thomas Demand。 Tikrit, Iraq. 萨达姆。侯赛因的厨房
这是作者按照片+想象,拼搭出萨达姆被抓获时住所的厨房。
这是用镜头从spaghetti 盒子内拍的关于空间、光线的思索。
想象力丰富,似乎是要挑战我们关于生存空间、工业制品的一贯思维。
似乎懒懒散散,不经意随意拍的小景, 实际上是仔细、严谨摆设的结果。这么漂亮的静物,俺摆不出、拍不出。
这是那种beauty in the banal、反叛青年派的. 认为美景不需要跋山涉水、不需要豪华奢侈、不需要时装美艳, 是可以随意找到或制造出的。
Tillmans 是雕饰、工业设计出身,也做过时装摄影师。
有些伤感,忧郁,又很 罗曼蒂克.
好些灵感来自晚上在SF、Bay area 开车转悠所看到的大雾下的房屋、灯光。新版 Raymond Carver 的小说都是用他的摄影作封面。
23. Paul Graham. 从街拍出发,变成了当代艺术。
(from Exhibition Catalog)
“You don’t need a multiplicity of images. You show what happens, then what happens next. And so you shift your focus.” “What you thought mattered shifts quickly and transforms itself into another thing that matters for that instant.
(他的网站上,有一篇“The unreasonable apple” ( http://www.paulgrahamarchive.com/writings_by.html), 猛批 Jeff Wall、Thomas Demand 那种观念式的博物馆摄影。
24. Stephen Shore. 他的8x10大画幅摄影,都差不多是 comfort food 了。
(from the Exhibition Catalog)
To see something spectacular and recognize it as a photographic possibility is not making a very big leap. But to see something ordinary, something you’d see every day, and recognize it as a photographic possibility – that is what I am interested in.
看似容易,做起来难。 俺在车里也捣鼓过很多次,达不到他的水平。
Friedlander’s road pictures, taken over the past decade, are about three things central to his life: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landscape, and photography. He uses his rental car as a deceptively simple framing device, borrowing the built-in borders of its rear-view and side-view mirrors, windshield, and side windows. The result is a collection of brilliant observations about American people and places, their idiosyncrasies, eccentricities, and obsessions, and his love of all.
(Elisabeth Biondi, 2010)
26. John Chiara. Embarcadero at Interstate 80, 2013.
这是 Pier 24 commission 的作品。
(和几位摄友讨论后的其他观感)
Cinthya Soto的巨幅很漂亮。 虽然感觉是和 Walker Evans 的一样亲切,但却有身临其境的独特的感觉,一切似乎伸手就能摸到。
Wall 的街拍的确很震慑。 近看远看, 不光是那种有无限细节的大幅, 而且有传统街拍的迷惑性、不确定性, 再加上一些或隐或现的张力、社会引申, 的确很耐看。
摄影的将来是在网络还是墙上,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网络把传统摄影的dissemination这个最关键的环节的成本代价问题彻底解决了, 但是视频、声频, immersion、投影、雕塑、 3D printing,蜂拥而来,是不是逐渐取摄影而代之。。。
关于摄影的将来, 上次和芝城两位扫街大湿去听过 NYT文中提到 MoMA Quentin Bajaj 摄影主任的一小时报告, 很有启发。 他的重点将是挖掘外国、全球化 ,特别是关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摄影(法国人有很多非洲殖民地,所以比较敏感?), 以及与别的艺术形式整和。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肤浅, 不象当年摄影出身Szarkowski 老主任那样,虽然后人觉得他比较保守,但他的确有那种定乾坤的洞察力。
这似乎是这类学艺术史博士的统病: 对摄影感受不是很透骨, 又想有所作为,就把文化理论界的东西再翻一遍, 没有自己原创、深刻的思想, 最后恨不得把摄影取消, 融入当代艺术之中。 倒是很佩服学艺术史出身的 Wall,有主张,再身体力行, 打出一片天下。 不过据说MoMA 大环境就是这样, 大主任不是艺术家而是哈佛伊斯兰文化博士,全力推行这一套。 我们这边Art Institute 的摄影主任也是类似的人。 很可能摄影在他们的带领下就会消亡了,
不过一定还会有别的 judgement seats。。。
再加一张展览外的Todd Hido 淑女私房照, 再 sentimental 一下.
YN 大湿的博克里有很多背景资料、连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0476/100451.html
特别感谢之前SF讨论的朋友。
谢谢点看,请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