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治国,国之贼

以智治国,国之贼

老几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是:“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要明白这段话的意思,有必要简单重复一下老子的用词。老子的“智”是人为的智,是“智慧出,有大伪”的智,是“世智辨聪”,街头巷尾的知识,不是明了自然法则的根本智慧;“愚”是这种人为的“智”的反面。“稽式 ”即法式,自然法则。

因此这段白话意思是说: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主张让民众掌握智巧诡诈,而是引导人们回归憨愚纯朴的本性。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心机智巧。所以用智巧诡诈治理国家,是祸害国家;不用智巧诡诈治理国家,是造福国家。明了这两者,就知道了判定治国的准则。经常运用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高深幽远,能返归事物的本源。只有愚朴归真以后,才能实现无为而治,使一切顺乎自然。

华人大都是反老子的,特别推崇“聪明”。随便举个说明“智”,也即是“聪明”的例子。在澳洲买件衣服,看好试过,看价交钱,走人,很简单,几分钟。回家穿上很坦然。在中国则不然,前面过程一样,精彩在后面。我们推崇“聪明”,所以是“满天要价,落地换钱”。本山卖拐,范伟上当,聪明耍笨蛋,吃亏活该倒霉。笨蛋吃亏变聪明,聪明更聪明。于是讨价还价就是大本事,你来我往,时间既不是生命,也不是金钱,任何交易都得这么耗着,看最后谁熬不住了,亮出底牌完事。即便这样,你回去还得嘀咕:我是不是被骗了?总之,花钱耗时买嘀咕。卖买双方尽是些顶尖聪明的大“智”!

所以老子反这样的“聪明”“智”,认为只有摈弃人为的“智”,到了“聪明人”看起来是“愚钝的”地步,才能回归本真。没有了卖拐的赵本山,范伟变回到原来那个淳朴的本来,这样世界还能不顺吗?

后人常将“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作为老子愚民思想的一个证据。如果 这也算是“愚民政策”,那么“愚”一下也未尝不可。

到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全面全方位的。

首先,是对统治者,一方面是“阴”的一面,要求君主“事无”,无为,不要妄为,不要没事找事,追求什么主义。要像空气一样,德而不显,存而不在,务而不索;做到 “太上,不知有之”,使民众不知君主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事有”,无不为,是“阳”的一面,要奉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搞平衡。因为“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否则两极分化严重,必然导致对立,焉得无事?这就是老子说的“事无事”,孔子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以为老子只阴不阳,只柔不刚,说明你没有入道。(顺便说一下,老子搞平衡,是有讲究的,是“弱者道之用”,方法不对,也不是“道为”。)

其次,无为而治对精英阶层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智慧出,有大伪”,前面已经说过了。举几个例子。比如大跃进时,某些精英证明亩产如何上万斤等等,结果是饿死人无数。再比如说,胡赵时期,改革开放,欣欣向荣,就等着腐朽的老人死掉,就可以慢慢过渡到民主政治。结果精英们为了显能,迫不急待,结果为了自由的口号,使得老人政治有了借口反扑,灭了自由的希望。随后的六四事件,到处都有“智慧”害人害事的影子。所以精英阶层也必须有“事无事”的思想才行。

最后,就是这章老子说的,就是百姓要淳朴“愚”憨。这样,才不会受“智慧出,有大伪”的煽动。否则都是暴民刁民,如何能够清静无为?

说了这么多,没有实施的办法也白搭。 那么老子的办法是什么? 老子说了,让人们心无所想,肚子吃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管把自己的体格练的健壮。这样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就不敢妄为捣乱了。没有妄为,就没有什么可以治理的了。澳洲就是这样,人吃饱了,就到体育场健身房强健体格;雅兴来了就把政客们骂一通。投票时不管谁说什么高尚的话,只投政策对自己有利的一方。民众不用“聪明智慧”,聪明人的心计谋略就没有什么用处,就是这么简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