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日中同文同种,文化差异不大,其实蛮不是那么回事。
日本具有独自完整形态的戏剧是中世纪出现的“能”。“能”(或称“能乐”)成于观阿弥(1133-1184)和世阿弥(1363-1443)父子两代,却由世阿弥注入了日本上代文化主要是和歌文化中“空寂” 、“幽玄”之美的核心意识,奠定了此后日本戏剧的演出精神。
冈晴夫教授曾将“能”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论述,认为“能”的表演是趋向于内部的、封闭的、沉潜的。“能”的舞台遍布着浓郁的严肃气氛,彷佛在进行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演员仅仅站在舞台上,便会充满一种复杂的情绪和感情,演员戴着毫无表情的假面,仅用微微抬起头、或者微微低下头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它把激烈的、颤动的感情,压抑在演员的内心,极度地潜藏下去,想要立体地、诗一般地表现一种“静寂” 、“幽玄”的日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境界。
我至今也认为冈晴夫教授的描述,是解码日本人的钥匙。
源于《万叶》和
歌的“空寂”及由此发展而成的 “幽玄”,强调的都是将颤动的心绪,对物的悲伤、哀怜、爱怜的情感极度地潜藏下去,静寂地加以忍受,观阿弥和世阿弥父子两代创立的“能”,则在形体上表现了这种凄清孤绝的姿首,直观地表现着日本人的精神形态。不具备这种精神形态的人是很难理解其凄绝孤特的内涵,反而会觉得郁闷和受折磨的。日本人则由于习惯了隐藏感情,压抑内心,带着面罩生活,所以他们是很容易被唤起精神上的共鸣,感到生活和世界就是这样的。日本人普遍具有的执拘、内向、自恋、自怜、暧昧、孤僻、不善交际等性格特点,与其独特的精神形态是相通的。
与开放、表露型的中国戏剧相比,日本的“能”及此后由“能”衍生出的“歌舞伎”,在精神风格上是完全与之不同的。日本戏剧体现的是日本人的审美精神和形态特征,其展现上的鲜明和强烈恐怕是其他的艺术样式很难与之较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