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由血小板凝血因子逐级激活导致纤维蛋白交联形成血管内凝血。可以溶解纤维蛋白的酶有不少,比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蛇毒激酶。这些酶都需要注射入血甚至需要用导管直接注射到血栓形成部位才能发生溶栓作用。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一样,经过胃肠道会被变性分解成短肽链然后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吸收进入人体。
有一天大半夜老妈突然打来电话说有种叫纳豆激酶的东西,口服就可以溶解血栓。要我求证真伪。一种激酶可以溶解纤维蛋白很平常,这种激酶可以跨越胃肠屏障保持结构功能的完整性。这就太不寻常。好在科学事实都是可以查证的。我们就来查查有没有纳豆激酶通过胃肠原型吸收的证据。
在NIH的论文库用Nattokinas查到80篇文章。作者不是日本就是中国。绝大部分是关于纳豆激酶的抗血栓作用,本文就重点分析体研究纳豆激酶经过消化道吸收的有两篇论文。
第一篇论文,用ELISA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口服100mg纳豆激酶后血中纳豆激酶的水平随时间的改变(1)。结果发现,口服后约13小时,血中纳豆激酶的水平达到高峰。这个实验有一个重大漏洞。用纳豆激酶抗体结合的可以是原型纳豆激酶,也可以是变性的纳豆激酶还可以是纳豆激酶分解后的短肽。所以即使实验得到阳性结果也不能确定纳豆激酶可以完整吸收。
要确定纳豆激酶不受破坏吸收入血,必须通过血清样本凝胶电泳,把经过电泳分散的蛋白转移到醋酸纤维膜上,最后用经过标记的纳豆激酶抗体与蛋白结合显色,出现显色条带必须符合纳豆激酶已知的分子量(纳豆激酶是由2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酶,分子量27.7 KD)。
第二篇论文就是这样作的。作者宣称给大鼠经十二指肠灌注纳豆激酶后3-5小时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了纳豆激酶的存在(2)。不过这个结论同样经不起检查,作者说的血清电泳纳豆激酶出现的在37KD,而不是在纳豆激酶应该出现的28KD的位置(Fig.2)。就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在体外用纳豆激酶溶解血栓然后将样本作蛋白电泳,这次纳豆激酶出现的位置正是28KD(Fig.3)。很显然,用血清样本做出来的37KD的阳性条带不是纳豆激酶。
随便查阅一下有关纳豆激酶的公共资讯,百度百科写得很清楚:“纳豆激酶是大分子的单链多肽酶,可被肠道消化液(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液等)分解成氨基酸片段或分子量更小的肽链。”。一个由2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任何动物的消化道不太可能为它的吸收而专门准备通道。
蛋白质通过消化道完整吸收不是绝对不可能。曾经有人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经过胃肠道是要完全分解才能吸收,尼罗河就发文揭露过他们的谎言(当然有科学事实为据)。有些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物质,是有可能很少部分通过粘膜上皮的吞饮入血。这种情况如果是病原或者过敏原,很可能是有意义的,如疯牛病“朊病原”和Bt毒素转基因食品。但是如果需要一定物理剂量才能产生作用的药物,其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纳豆激酶口服是否有效的问题还可以从免疫角度来考虑。这个酶来自细菌,对人体来说是异种蛋白。如果完整进入血液必然激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实验用的抗纳豆激酶抗体就是用它免疫兔子制备的。抗体与纳豆激酶结合不仅导致其失去活性还有可能导致异种蛋白变态反应。
把生物大分子消化分解成小分子吸收后作为原料在体内重新合成机体自身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进化过程形成的物种隔离机制。正是因为有了这道消化壁垒,生物种群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科学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纳豆激酶口服溶栓如果是真的,当然是很多病人的福音。但是非常结论要有非常证据。
1. A pilot study on the serum pharmacokinetics of nattokinase in humans following a single, oral, daily dose.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13 May-Jun;19(3):16-9.
2. Transport of Nattokinase across the Rat Intestinal Tract.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5; 18(9): 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