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夫卡
首先这里得讲讲什么是现代文学,这种东西一般都难得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由于现在人大多看的,写的,仍然是类似古典文学的东西,也许叫现代主义更好。大慨一点说,就是上个世纪那些跟古典文学有很大不同的文学作品。
在我看来,有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描写疯子。
古典文学一般并不去写疯子,比如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对疯子不感兴趣。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参与反对沙皇而被带到了刑场,他并不知道自己只是陪斩,于是枪响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倒下,其感受可想而知。换一个人多半会疯掉,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文学家,就换了一种疯法,来集中精力写疯子。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个写疯子的大家,准确一点,是第一个因写疯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家。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只能算一个过渡性人物,他写的疯子是不正常的人,但到了他以后,就开始把疯子当作正常人来写,由此得到了一个荒诞现象,正常人反而成为了疯子,或则说,我们都是疯子。
在把疯子当正常人来写的作家里面,卡夫卡影响最大。
卡夫卡更是一个天才死后成名的绝好实例,他的一生平凡到没有什么好讲的地步,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终身未婚,因肺结核40岁就死了。生前发表过一些作品,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临死前曾要求朋友把他的手稿统统烧掉,但他的朋友对他的才华坚信不疑,出版了他的手稿,并为他立传。
于是,他就成为现代文学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
上个世纪有人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 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我们知道,那三个人奠定了西方古典文学,可想而知,卡夫卡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这个评价并不过分,《二十二条军规》不过是《城堡》的翻版,有你永远进不去的城堡就有了你永远逃不脱的二十二条军规。《变形记》加上易普生就是《推销员之死》。
可以在无数地方看到卡夫卡的影响,比如电影《低俗小说》(Pulp Fiction)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而那里面就有卡夫卡的影子。那位黑老兄,可真是有些疯疯癫癫,杀人之前,首先大谈上帝,最后那一段,更是不可理喻。
《维基百科》说鲁迅:
“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
《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 着一定影响。”
《野草》从古典文学的观点上看,说的基本上是疯话,但疯得说出了现实,疯得极有哲理,这就是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大慨很多人就是认为现代就是一个疯子的时代,好像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知道,中国古时候有一种酷刑,叫做千刀万剐。卡夫卡有一短篇小说《In der Strafkolonie》(在流放地),就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种机器来干这种事,人干难免有差错,一不小心就会把受刑人给弄死了,达不到目的。机器该是多么好,不会错,还会把血止住,总之要人慢慢地,受尽痛苦而死,可见科学技术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后来的统治者良心发现,决定把这个机器不用了,仁慈地要人痛快地死。但操作这个机器的军官不干了,他认为这个机器是世界上最好,最完美的东西,非常地喜欢,或则说,他已经和这个机器融成了一体,没有这个机器,他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于是他就跳进了这个机器,最后地体验一次。不料机器突然出了问题,一下子把他给搅得粉碎,结果他非常遗憾的没有达到目的。
用正常的观点,这军官肯定是一个疯子,但是,真实生活中并非少见。
我经历过文革,就知道有人真的会这样做。有人不是揭发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这不是就把自己放在那个上机器上慢慢地剐是什么?还会有人被自己的同志,不是敌人,送上了刑场,临死前还要喊什么万岁,还没有想明白,被革命彻底地异化了,那不就是卡夫卡笔下的疯子军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