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京都很多次,每次都是跟好几个人一起去的,边走边说没有细看过。2014年2月22日在京都长走后的第二天,又在京都信步长走了一天。其实那天买了公共汽车的一日乘车卷,但是看到清静的街道就又开始徒步行了。
那天第一次去仁和寺(ninaji),还没进们就被它的气势吸引了,细看里面的庭院和建筑,感到用“雍容华贵”形容它最合适。
仁和寺能不华贵吗?它是天皇出家修的寺庙。光孝天皇886年出家为僧,在这里建庙,遗憾的是他出家后第2年就驾崩了,他的儿子宇多天皇继承他的遗志,于888年建成。明治维新以前仁和寺一直是皇家的寺庙,明治维新以后彻底断绝了和皇族的关系,被称为“旧御室御所”(“故宫故居”的意思吧)。
那天游逛仁和寺是一直在想宗教的吸引力,是什么精神力量吸引好好的皇上出家当和尚?我一个大凡人至今没有得出结论。
1 仁和寺正门。第一次看这么大的庙门。


2 进正门后的宽敞通道。


3 通道上看到的南院门。


4 南院需要买票参观,门票500日元/位。


5 南院的木建筑要脱鞋参观,最先看到的是插花。


6 还是插花。这两个插花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闲静wabi”、“古雅sabi”。早就知道了这两个词,始终不能解释清楚,就借用字典的解释了。


7 回廊上挂着这样一块匾。关于这个匾的来历,网上议论颇多,文学城ID pssby 提供的中国人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8caf890100ryg5.html 与日本网上的议论基本一致。

8 换个角度,可以看清两面的小字。


8 换个角度,可以看清两面的小字。

9 回廊一角。


10 枯山水。


11 枯山水。


12 和服很配这里的景色。


13 房间前面的阳台与回廊连成一体。


14 院子的另一侧。


15 一角。


16 回廊的另一侧。


17 一角。


18 一角。


19 回廊中的小院。


20 回廊中的小院。


21 忘了走了几重院,看屋檐有好几层了。


22 如果是春天或夏天树木会更好看吧。


23 走廊。


24 出口处。


25 五重塔,京都象征性标志。


26 金堂。


27 钟楼。


28 藏经库。


29 牌上写着:僧侣们休息娱乐的地方。


30 这里是赏樱名地,这里的樱花品种独特,叫御室樱。(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