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一栋漂亮的房子,无论多么富丽堂皇,都不能称之为家。因为它还不够家的档次。只有当夜幕降临,屋里亮起了柔和的灯光,窗户里传出了欢笑声时,房子才可以称为家,因为它有了人气。

家和家也是不一样的。推门入户,看到厨房豪华的台面上堆满了挂满油渍的餐具;高档家具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地板上,墙角里,到处是凌乱的杂物。这样的家应该叫巢,高级的巢。但本质上和鸟兽栖身的巢没有区别.

然而,家还可以是另外一番景致的。

还未进门。门廊里经过精心修剪的花篮已经在热情欢迎你了。步入室内,或听到一曲温馨的音乐,或闻到一缕清新的茶香。房子不论豪华还是简约,都布置得精致得体。哪怕小到一个花瓶,一幅小画,一个笔筒,都摆放得恰到好处。此时,房子不再单单是一栋建筑。它已经被赋予了生命。成了房子主人品格的延伸。可以被称作真正的家了,因为它不仅有了人气,而且还有了灵气。

其实只要你愿意,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赋予生命和灵气。如果你有一部引以为自豪的奔驰轿车。而你对它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是一辆德国造的好车,仅此而以。那么,这辆车仍旧是一堆冰冷的钢铁。你对它的自豪感也不会持久,因为支持这种自豪感的只是一个枯燥的价位。

在一个无事可做的夜晚,你不妨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去汽车的世界中畅游一番。你会了解什么是马力,扭力,发动机是多么的奇妙。 你还可以观看纪录片,如“汽车史话”“汽车百年”。看看奔驰车的创始人卡尔 本茨(奔驰是本茨的谐音)是怎样发明第一台汽油机并把它安装到一架三轮马车上的。随着马车轮子的转动,第一辆奔驰车拉开了汽车百年史的辉煌画卷。你会了解各个汽车家族不同的性格和血统:精致的轿车,狂暴的跑车,彪悍的越野车。一代代汽车和汽车人的故事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这时,你再坐到你的车里。你会发现它的心脏在跳动,肌肉在扩张。 它已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它承载着一种文化,讲述着一种文明。它成了一部有人性的座驾,一匹有血有肉的宝马良驹。

除了车,一块好表,一款精致的皮包,一套精美的餐具,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难忘的历史。了解了它们的品格,它们的血脉后,再回头看着它们,你会发现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内涵了。

有这样一对中国夫妇。他们对古老而又风情万种的欧洲无限神往。但他们觉得还没准备好。不舍得匆匆忙忙踏上那块土地。在二年的时间里,他们悠闲地阅读和观看了很多有关欧洲的史料,文学及影视纪录片。他们看到了在以巴士底狱和凡尔赛宫为背景下法国王公贵族及平民百姓的一幕幕悲喜剧;感觉到了马赛港外,曾囚禁基督山伯爵十四年的伊夫堡的阴暗寒冷;理解了建筑大师贝律铭在罗浮宫的院中建一座玻璃金字塔的独具匠心。二年后,这对夫妇请了四个月的假期。来到法国,在巴黎市区的一个家庭小旅馆住下。早晨,他们从不被闹钟叫起,而是与房主悠闲自得地在门前一边品着咖啡,早点,一边看着鹅卵石小街上过往的行人。他们用了一周的时间游完了凡尔赛宫。细细地看了每个金碧辉煌的房间。因为他们知道曾在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在罗浮宫,他们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玻璃金字塔。感受着大师深远的思想,体会着二种文明互相撞击,融合产生的震撼。

虽然这种精致的旅游并不适合所有人。但相比之下,多数中国人的欧洲之旅显得太粗糙了。十天七国游。十五天十国游。上千年沉积的文明一天就看完。上车睡觉,下车照相。有的人甚至在后半程干脆躲在宾馆里,搬砖头,砌长城。来个“欧洲麻将游”。这样的所谓旅游实质上是浪费金钱和精力。同时也是对欧洲古老灿烂文明的一种亵渎。难怪罗浮宫馆长感叹道:“中国人用二个小时看完了罗浮宫,这是对罗浮宫的侮辱“。仔细想想,造成中国人这种 "去而不游", "游而不赏“ 现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懂,也不想懂。

品味是个很特殊的东西。它不会像股票一样一夜暴涨。它需要在知识和雅兴的土壤里慢慢发芽。没有品味,即使站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也只能趟趟水,湿湿鞋而已。有了品味,哪怕只有一缕细细的小溪从指间流过,你却能感受到那深藏不露, 渊远悠长的源头。





















登录后才可评论.